景观本身就是一种载体,所有生态交替都要从它上面穿过,它是基础设施的未来。” ——澳大利亚景观设计师理查德·韦勒(Richard Weller)
景观本身就是一种载体,所有生态交替都要从它上面穿过,它是基础设施的未来。”
——澳大利亚景观设计师理查德·韦勒(Richard Weller)
2楼
基础设施与景观有着很强的联系,景观作为基础设施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得到论证:
1、从形式上讲,基础设施被认为是一种载体,其它事物可以从它上面或内部通过,作为一种支撑结构,它通常消失为其它事件或活动的背景(图 1)。景观一切自然过程和人为过程的载体,所有生态交替都要从它上面穿过,因此归根到底,景观是基础设施的最基本的形式,人们可以把整个城市环境看作为由建筑和基础设施组成的人工景观。
图一
2、从功能上讲,景观能够行使基础设施的功能。这方面的最早案例是19世纪80年代奥姆斯特德设计的,被称为“蓝宝石项链”(Emerald Necklace)的波士顿后湾公园。通过将绿地、林荫道与查尔斯河和后湾公园联系起来,通过较长的线性系统来降低暴雨期、解冻期和洪水期的洪峰流量来减少洪水对波士顿的侵袭,它既行使了公共空间功能、同时又行使了市政基础设施网络功能(图 2)。
图二
回复
3楼
3、从联系性和网络特征上讲,我们知道城市的基础设施,诸如公路、桥梁、下水道、水管线路、通讯电缆等具有网络化的特征;同时从生态规律的考虑,城市中孤立的单个公园、广场、绿地、雨水的收集等都不宜于生态过程发挥作用。因此,生态过程的本身也需要网络体系来支撑,这就为两种体系的协同整合,成为统一整合综合的景观基础设施提供了可能(图 3)。景观基础设施就是要将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结合到一起,创造出连续而系统的公共空间体系。
图三
4、从综合性上讲,景观的手段将交通基础设施嵌入到城市的肌理之中,把公共空间与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到一起,从而将传统上单一功能的市政工程融入到更加综合的城市公共体系之中。通过综合协同,景观基础设施在无生命“灰色基础设施”与有生命“绿色基础设施”之问架起了一道桥梁(图 4、5)。它的综合结构使得城市既具有整体统一的特性,便于理性发展,同时又有利于创造令人激动的城市复杂性和丰富性。从而实现区域内从简单、功能单一的城市形式向复杂、多职能的城市形式的转变。
图4、5
5、从城市发展与生态关系出发,景观基础设施为城市区域提供了一个新的弹性框架,这里完整复杂的生命体系和动态过程成为支撑城市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的载体。作为对传统的、刚性的和单一形式的市政基础设施的超越,这种具有时代特征和前瞻性的基础设施提供了更加可塑性、合作性和以过程为驱动的操作方法。
回复
4楼
由此可见,景观基础设网络为城市形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基底和框架,通过这些线性滨水走廊(新型的水利设施和公共空间的整合体)的连接,彼此形成一个大公园。这里“公园”不仅仅意味着休闲,而是在更广泛的层面被理解为能行使“城市”功能的复合体,所谓景观化的城市(City = Park)。在景观都市主义的体系中,基础设施不再是一个高性能平庸的城市机器,而是一种能使钢筋混凝土的城市自由呼吸,一个有生命的综合的人造有机体系。
回复
5楼
感谢分享 好东西啊
回复
6楼
好,学习学习
回复
7楼
深港双年展上看到了这个东西的大展板,当时就有点诧异他的大尺度,唯一疑惑的,是怎么能保证这些水源不是死水,并且不会受到二次污染?
回复
8楼
这个是论文还是啥 讲一种思想??
回复
9楼
我觉得主题化的园林景观以后会受到关注。
回复
10楼
看图片,太夸张了,不过钱是要花出去的
回复
11楼
好东西,学习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