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GPS点及全站仪检查的差异
zhuofeng41
zhuofeng41 Lv.12
2011年10月30日 22:00:34
来自于工程测量
只看楼主

情况介绍我们单位在青海格尔木的项目,前段时间去做的厂区GPS控制,E级,3台接收机边连接扩展图形。联测甲方的项目控制点3个,3个点能够包围厂区,厂区做了9个点,共12个。当地是6度带中央子午线93度,当地中央子午线是95度。现场控制点的距离都不大,在300米左右,外业采用中海达的8200E单频接收机施测,规范选用GPS规范

情况介绍
我们单位在青海格尔木的项目,前段时间去做的厂区 GPS 控制, E 级, 3 台接收机边连接扩展图形。
联测甲方的项目控制点 3 个, 3 个点能够包围厂区,厂区做了 9 个点,共 12 个。
当地是 6 度带中央子午线 93 度,当地中央子午线是 95 度。
现场控制点的距离都不大,在 300 左右,外业采用中海达的 8200E 单频接收机施测,规范选用 GPS 规范 2009 版,解算软件使用 HDS2003 最新版
解算的时候,基线全部合格,但是检查 1 个同步环闭合差超限,在 3 毫米 左右,因为基线短,规范要求在 2 毫米 ,返回来怎么处理基线(设置采样间隔截止角删除不好卫星等能用的手段)仍然超限,没有重测,就调整到闭合差稍降了些
这也说明了新版 GPS 规范在精度要求上较老规范要高,中误差的计算公式里的比例系数及固定误差均按照仪器标称值计算
下面,进行网平差,最终结果,平面精度均在 5 个毫米以内
说实在的,格尔木,盐湖城,海拔较高,在 2700 左右,但是场地很平,高差很小,遮挡也较少,卫星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基线残差图显示精度较好
问题
施工单位用新买的南方全站仪检查,其中顾及到了格尔木当地的气象改正(温度气压)和折光系数,平面坐标差别在厘米级,低于 2 个厘米也满足规范要求,但是有的点超过了 2 个厘米
很是奇怪,解算结果应该在 1 个厘米以内,全站仪检查却超过 2 个厘米
内业重新检查并解算,天线高等外业资料无误,内业时变换中央子午线 93 95 度,固定不同的已知点,选择固定 3 个已知点或者任意 2 个已知点,解算结果相差都在毫米级,均不超过半个厘米
想与大家讨论的是为什么用全站仪检查会有这么大的出入呢?是解算的时候有什么没有考虑到的地方吗?
期盼高手参与讨论,解决心中的困惑
免费打赏
zhuofeng41
2011年10月30日 22:04:46
2楼
期待高手,有经验的同行参与讨论,帮助小弟解决这个问题
中间考虑到可能是全站仪的气象设置问题,因为按照平原地区的设置到高原地区肯定不合适,很可能会有厘米级的偏差
今天给现场施工单位测量人员联系,他说全站仪是在格尔木当地买的,全站仪设置的气象参数已经改过来了,是格尔木当地的参考值
我就更加不解了,思来想去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为什么GPS点的软件平差结果用全站仪检查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回复
lomefeit
2011年10月31日 20:10:25
3楼
应用统一的投影参数计算。

当地中心偏离中央子午线2度?这已经比较远了,考虑变形影响。
GPS坐标可以归算到测区中央子午线并投影到测区平面后再和全站仪实测平距比较。

另考虑棱镜常数,0,30,-30的问题。
回复
zhuofeng41
2011年11月01日 16:29:57
4楼
晕了
我把中央子午线调到95,投影高调到测区平均高程2680,固定点Z4及它与另外1个控制点的方位角Z4-Z5
再次解算,结果相差在毫米级
已知点Z4,Z5位于厂区北侧,紧邻厂区,Z2位于厂区南侧3公里左右,厂区大小1000米长650米宽,Z4-Z5有同步观测基线,长度806.657,不管怎么改设置,这个GPS基线长度是不变的,然后根据已知坐标反算长度Z4-Z5是806.681,显然按这个精度旋转缩放,会放大GPS网
这两天在网上查了不少资料,就是按照刚才最开始的做法,解算出来Z5与已知成果相差还是在毫米级
回复
zhuofeng41
2011年11月01日 16:30:47
5楼
棱镜的话,跟全站仪配套都是南方的,常数方面应该没有问题
回复
zhuofeng41
2011年11月01日 16:50:01
6楼
同时我也想了,厂区就这么大,也非常平,而且联测了3个已知点,3个已知点包围了厂区,如果已知点精度高的话,我从已知点往下发展低一级的E级控制点,误差肯定比较小尤其新做的点距离很近300多米,即使有长度变形,应该也比较小能满足要求的。
现在一检查错的比较多,是不是因为已知点的原因呢?从解算结果来说,中误差都是在几个毫米,比例系数是-63.1863ppm,但是在解算时我选择固定2端的Z5,Z2,检查Z4坐标与已知成果就差2,3个毫米而已,这么说来,3个已知点内符合精度可以。
现在的情况就是,现场控制点是6度带的,而且已知点成果是青海测绘院刚去复测的结果,设计施工都是用的6度带的坐标,如何改进或者如何处理能更好些呢?
回复
wjrhyq425
2011年11月01日 21:27:52
7楼
看了楼主的问题,还有师兄们的观点,小弟试想:南方的全站仪测距还是有些不太稳定,决然没有徕卡的稳定,请问平距这么远,是否有对向观测呢?怀疑平距是否。。。
回复
zhuofeng41
2011年11月04日 20:30:05
8楼
全站仪肯定不是很好的,只能评价为入门级,1万多1套买的
稳定性,测距精度都不好说
回复
zhuofeng41
2011年11月04日 20:37:53
9楼
GPS基线解算中,有个基线平距806.656,这个跟全站仪测边有一定的可比性,以为它还没有引入二维约束及投影的问题
基线长806.656,根据已知点(投影坐标)反算806.681,这中间有2.5厘米的偏差
据此我认为已知点精度可能不太高
所以按照固定1个已知点及已知点与另外1已知点的方位角联合平差,仍选用93度中央子午线,投影到抵偿高程面高,又解算了下,解算后这条基线按坐标反算为806.663,其他坐标呢则偏差到1.5到3个厘米,发过去让他们检查了
目前先到这步吧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