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能源问题始终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生产国。我国一次能源和电力生产的增长速度很快,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7%,而能源消费年均仅增长4.6%,可见还存在着较严重的能源缺口。据不完全统计。由于电力能源供应不足,全国约有20%以上的工农业生产能力不能发挥作用。这不仅限制了经济发展,积压和浪费了建设资金,同时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为了缓和我国电力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应坚持能源的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把节约能源放在优先地位。据报道,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节能潜力约为20%,我国一般为40%,个别可达50%,可见节能潜力之大。电气节能就是遵照国家的能源开发利用政策。在电力生产、输送、使用各个环节中,研究分析电能消耗的规律,不断改善用电状况,减少损耗浪费,也就是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和对环境保护无:妨碍的一切措施,以实现电力供需的平衡。
二、电气节能存在的问题
多年以来,人们只顾盲目用电,电气设计人员只管按照前人的经验来选照明、动力和电源等设备,头脑中考虑节电甚少。待工程竣工后以及运行期间出现——些无谓的能耗,虽然深感遗憾,也只能任其存在,因为无法作出有效的定量分析,也就找不到一种让人信服的解释。再加上普通的单位和企业没有认识到我们国家一直处于能源医乏的状态,也就忽视了优选节能设施和日常的节电教育,以至造成能源使用严重浪费的后果,直至最近几年,多个省份出现限电拉闸才体会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形势继续恶化,将进一步加剧能源问题对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摆在决策层面前的最现实的问题是如何通过一套有效的系统,了解各单位、城市乃至区域的实时用电情况,以便于快速进行资源优化,确保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对耗能严重的单位和地区给出量化的数据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建筑电气节能环保的途径
(一)建筑电气节能的三原则
节能就是应用技术上现实可靠、经济上可行合理、环境和社会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用能设备或工艺的能量利用效率。建筑电气节能的原则如下:
1.实用原则——满足建筑物的功能满足建筑物的功能,也就是说要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满足照明的亮度,满足特殊工艺要求等等。
2.经济合理原则——实际效益建筑电气节能不能因为节能而使得实际投资过高,应该按照实际情况考虑实际经济效益。
3.技术先进原则——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将与建筑物功能无关的能量消费实施节能措施。
(二)建筑物电气节能途径
1.利用自然光源
充分利用自然光源,不仅实现了节能环保的功能,而且还实现了经济效益。由于 建筑的照明面积非常大,所以充分利用自然光源进行节能,其潜力和效果非常之大。自然光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在施工过程中,对自然光源充分利用是非常倡导的做法,在节能环保以及经济合理方面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2.建筑电气设备节能
建筑电气设备节能主要以下方面进行:
(1)变压器
变压器应选用节能型的,以减少铁芯的涡流损耗和漏磁损耗,同时要将变压器的负载率提高到41%-63%,总损耗最小,具体数值随着变压器的不同而不同。住宅小区为提高变压器运行期整体效率,其变压器的计算负荷率应该高于最佳负荷率,80%-85%最为合适。
(2)电机
用变频调速的方法来减少电机轻载和空载运行。同时采用变频调速器,水泵流量进行节能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的,当所需流量减少,水泵转速降低时,其电动机的所需功率按转速的三次方下降。
3.高效照明和节能控制系统设计
T8,T5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CFL)、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电子镇流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应广泛应用。T8的节能量可达10%,T5比T8的节能效果还要好;紧凑型荧光灯(CFL)要比普通灯的寿命长、节能效果好,并且安装简便,非常适合在家庭以及其它室内场所安装;高压钠灯代替高压汞灯,电能可节约37%;金属卤化物灯代替高压汞灯,电能可节约30%;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光的转换效率高,寿命可达50000小时-100000小时。而在建筑物的公共场所照明应采用节能控制系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照明时间。
除了正确选用光源产品外,选择高效照明灯具与光源合理配套使用,在满足照明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有效节约照明用电。
四、结语
节能降耗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在建筑工程电气设计时应大力推广和实施国家的节能方针,在充分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配置建筑设备,并对其进行有效、科学的控制与管理,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节能将是个永久的话题,有效的节能将是赖以人们生存的一个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人们所掌握的那些节能途径是不能够永远适应的,所以,人们对于节能无时无刻都不能松懈,不断地创造出更多的、更先进的节能途径才是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的唯一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帅。关于建筑电气照明节能的探讨[J]. 山西建筑, 2009,(03)。
[2]张盼领。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问题的几点探讨[J]. 科技风, 2009,(04)。
[3]吴海英,欧文权,何滔。 我国建筑电气节能的有效途径探讨[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9,(04)。
[4]陈文林,郭栋。 住宅电气节能的应用[J]. 陕西建筑,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