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楼
水中颤蚓灭活实验研究
黄廷林1,武海霞2,陈千娇1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2.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摘 要:水源污染及水质恶化导致水体中生物群结构发生改变,部分水生物大量繁殖,由于目前不能被有效去除,致使在水厂乃至入户水中时有出现,这是给水处理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本文对水厂中新发现的水生物-颤蚓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几种常用氧化剂对其进行了灭活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投药量、pH值、接触时间下比较几种药剂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臭氧灭活效果最佳,2.5mg/L投加量下可达100%灭活;次氯酸钠、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在增大投药量和延长接触时间后也具有较好的效果;过氧化氢在实验条件下对颤蚓无杀灭作用.
关键词:颤蚓;灭活;氧化;饮用水
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水处理构筑物中常出现水生动物,有时甚至污染了清水池和管网,发生多起用户投诉事件.饮用水中的水生动物不仅引起人体感官不适,病毒和细菌容易寄居其体内,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危害人体健康,这已成为目前城市供水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2004年西安市某郊县自来水中曾出现过摇蚊幼虫,2005年1月该水厂处理构筑物内又发现大量线状红色小虫,体长1-2cm,体宽约0.1mm,在水中伸缩爬行.经初步鉴定属环节动物门、寡毛类、颤蚓目、颤蚓亚目.由于线虫体积小,伸缩能力强,不易被常规处理工艺去除,对安全供水构成新的威胁.
在水体富营养严重时常可发现大量颤蚓,因为该种类能耐受由于有机物大量被分解而造成的低氧甚至缺氧环境.颤蚓是淡水底栖动物群及严重污染区的优势种之一,因而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污染(富营养)指示生物,国内外学者常用其来划分、评价水体的营养类型.一般颤蚓的密度分布与水体营养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该郊县供水水源为灞河的地表水,发源于秦岭山区和骊山丘陵区,河流出秦岭山前水质尚好,但由于近年沿河一些企业和居民点任意排放污水、废渣、生活垃圾,河流水质恶化,以有机污染为特征,易产生寡毛类孳生现象.
供水系统中常出现的水生动物是水蚤和摇蚊幼虫,各地已相继开展研究并采取措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对颤蚓类动物研究尚不多.因此,本文对常见的几种水处理氧化剂-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臭氧、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对摇蚊幼虫的灭活效能和影响因素进行初步试验研究,做了一些初步探讨,为解决此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1 生物特性
颤蚓在水底软泥或沉积物中穴居,肉眼可见.其头部不明显,身体分节但不分区,体表具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性成熟时体表产生环带;卵生,直接发育(指幼体孵化后其形态与成体无大差异),集群生活.体细长,由于血浆中溶有血红蛋白而呈微红色,而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进行氧的传递,使得颤蚓能在缺氧甚至无氧的条件下生存一段时间.为了更易于获得氧,它们常将身体的后端伸入水中并不停摆动,以利于更有效地进行呼吸作用.
颤蚓中的典型种类-正颤蚓的生活史分蚓茧内发育、未成熟和成熟3个阶段.刚孵化不久的幼虫长约2-4mm,体宽不到0.2mm,实验室中观察到其漂浮在水面或沉在盘底,未筑巢,活动不剧烈,肉眼很难分辨.成熟虫体体长达15-50mm,体宽0.5mm左右,另外还出现环带,由相邻的几个体节体壁的上皮细胞膨大形成.未成熟和成熟颤蚓分别见图1、2. 温度对颤蚓影响很大,不仅直接影响体温和活动,也直接影响其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一般说来,活动温度在5-30℃之间,最适温度为20-25℃,28-30℃能维持一定的生长,30℃以上生长停止,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导致死亡.
最适生长pH值为6.8-8.5.实验室中观察到颤蚓在pH>11与pH<3的蒸馏水中10min全部死亡,在pH=10、4、5的溶液中2h后部分死亡,其余活动较缓,20h后全部死亡.
2 化学氧化灭活实验
2.1 实验方法与材料
2.1.1 实验体
在水厂发现的颤蚓多为营浮游生活的幼虫,但由于体细小且活动不剧烈难于观察,故取体较长、体色和活动正常的虫体进行实验.
2.1.2 实验试剂
灭活实验所用的试剂为目前水处理中常用药剂,包括次氯酸钠、二氧化氯(实验室现场制备)、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臭氧(现场发生),各种药剂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值.
2.2 实验方法
取30条颤蚓(体长约5-6cm)体放于白搪瓷盘中,注入试验液约500mL.每个浓度设2个重复,同时做空白实验对照.在不同时段观察颤蚓的反应和状态,随时检出死亡个体,记录死亡数.
3 实验结果
3.1 以蒸馏水为试验水样的灭活结果
3.1.1 不同药剂投加量下颤蚓灭活效果
以pH=7的蒸馏水为试验水样,臭氧浓度为1、1.5、2.5mg/L,氧化剂投量在2.0-10mg/L之间设5个浓度梯度,接触时间为30min.试验结果见图3.
由图3可以看出接触时间30min时,臭氧、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的灭活效果都较好.在中性条件下,各药剂的灭活性能顺序为:臭氧>次氯酸钠>二氧化氯>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氯在8mg/%可以达到100%的灭活率,次氯酸钠在6mg/L便可以达到100%的灭活率,而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效果甚微,即使在高投加量下对颤蚓的灭活率也很低.
3.1.2 不同接触时间下颤蚓的灭活效果
中性条件下,5种药剂投加量均为2mg/L时,延长接触时间至3h,观察颤蚓对化学药剂的反应,实验结果见图4.
总体说来延长接触时间有助于提高化学氧化剂的灭活效果.次氯酸钠和臭氧起效很快,1h后就能达到100%的灭活率.另外,高锰酸钾在1h后灭活效果显著提高,在3h可达100%的灭活;二氧化氯效果不如次氯酸钠,在2.5h处才达100%灭活.过氧化氢对颤蚓活性基本无影响,实验中观察到颤蚓体色、活动均较正常.
3.1.3 不同pH值下颤蚓的灭活效果
为了考察化学氧化剂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颤蚓的杀灭效果,在pH 5-9范围内对灭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考虑到过氧化氢效果很差,而臭氧在pH值5.6-9.8范围内氧化效力不受影响,故仅进行了其他3种试剂的灭活实验.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投量4mg/L,接触时间30min,高锰酸钾10mg/L,接触时间1h.实验结果见图5.
由图5可以看出,灭活效果基本随pH值增大而减小,但受pH值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高锰酸钾受pH值影响最大,因为在酸性溶液中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而在中性、碱性介质中其氧化性减弱;次氯酸钠与二氧化氯对颤蚓的杀灭效能受pH值影响不大.
3.2 原水中颤蚓的灭活效果
以灞河源水为溶液底质,对次氯酸钠、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灭活颤蚓效能进行比较.药剂浓度在2.0-10mg/L之间,接触时间为30min,高锰酸钾延长至1h.原水水质条件如下:pH值7.89-8.02之间,浊度2.8NTU,CODMn=2.04.实验结果如图6.
3种氧化剂在天然源水中的灭活效果均不同程度的低于蒸馏水中的效果.30min时,高锰酸钾不论在何种试验水样中,基本无效果,延长接触时间则效果明显好转,10mg/L的投量下接触1h可达到100%的灭活率.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情况相似,在2mg/L和4mg/L时原水中的灭活效果明显低于蒸馏水中的灭活效果.
3.3 滤后水中颤蚓的灭活结果
以滤后水为底质,进行次氯酸钠、高锰酸钾、二氧化氯三种氧化剂在不同投加量下对颤蚓的灭活试验,接触时间30min,高锰酸钾延长至1h.滤后水水质:pH=7.68;浊度2.2NTU;CODMn=1.71.结果如图7.比较图7和图3、图6,发现3种氧化剂在滤后水中的灭活率也低于蒸馏水中的灭活率,但高于原水中的,因为原水中的杂质消耗了部分氧化剂.化学试剂投量为10mg/L时,均达100%灭活.
4 灭活机理探讨
几种氧化剂对颤蚓灭活效果存在显著差别,与虫体生物结构特点和化学氧化剂对生物体氧化性能有关.颤蚓属于环节动物门中的寡毛类,其体壁的结构由角质层、表皮细胞、环肌及纵肌组成,肌肉层内为体腔膜.表皮细胞中有发达的腺细胞.化学物质致毒机理可能是:化学试剂与机体接触后,被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其体内的蛋白酶遭到破坏,酶的活性丧失,进而使它不能参于氧化还原系统的活化,导致代谢机能发生障碍.生物体的死亡可能因某系统中毒直接所致,也可能是各组织受损的综合结果.
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可直接氧化细胞膜磷脂、蛋白质等产生有机自由基,也可直接氧化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而形成有毒的过氧化物.另外,臭氧还作用于酶系统,使酶失去活性.二氧化氯的灭活机理原则上和一般氧化剂相同,但是也有其独特之处,二氧化氯可以破坏生物的外部细胞膜,从而增大了细胞膜的渗透性.高锰酸钾在水溶液中遇到还原性物质释放出新生态氧,使生物组织遭到破坏.次氯酸钠是次氯酸通过细胞壁,与细胞的原生质化合,破坏细胞的代谢机能.
颤蚓灭活前后虫体变化见图8-图12.受各种氧化剂作用后死亡情况略有不同,臭氧作用最快(图10),实验开始10min后身体蜷曲、僵硬并有淡红色液体流出,活动变缓,部分虫开始死亡,之后身体逐渐溶解断裂,1h以后身体溶解加剧,最后仅剩透明絮状体,这说明臭氧氧化性很强,在投药量不高的情况下对生物的灭活作用就很显著.高锰酸钾作用时间一般在1h后,颤蚓死亡特征是身体舒展并僵硬,轻触无反应,部分体节略有溶解,体色变化不明显,见图9;在二氧化氯溶液中,颤蚓死亡特征是虫体完全伸展,死亡后身体逐渐溶解,体色呈灰黑色或褐色,见图11;颤蚓在次氯酸钠失去活性时身体略有蜷曲,体色稍有褪色,溶解现象较少,见图12.由颤蚓在各种溶液中的特征可以看出,几种药剂对颤蚓的作用强度和时间各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各自的氧化性及对生物体的作用方式.
5 结论与建议
(1)原水中生物常在温暖的春夏季开始繁殖,但此次颤蚓出现在水温较低的冬季,建议对灞河水源水质和水体中包括颤蚓在内的生物群进行监测,对颤蚓生长史做进一步研究,以便能事先预测颤蚓的爆发时间,为安全供水做好充分准备.
(2)在几种常规水处理药剂中,臭氧在消毒中的常规投量和接触时间内,能杀死水中全部颤蚓;其余药剂在增大投药量和延长接触时间后,才能杀灭全部颤蚓;二氧化氯的效果同次氯酸钠相当,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原水中出现颤蚓时,建议采用臭氧氧化进行预处理.
(4)几种氧化剂对颤蚓的作用机理各不相同,氧化性越强,灭活效果越好,作用时间越短不同.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