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钢厂反渗透无法处理帮忙呀!!!
dada92337
dada92337 Lv.2
2006年06月06日 10:13:27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我在做某大型钢厂的反渗透!运行半年,自身酸洗两次效果不好,我用专用清洗剂进行酸洗、碱洗,洗后数据:一段进水压力8公斤,二段进水,6.5公斤,电导170。设备投产初期,一段进水压力11公斤,二段进水,9.5公斤电导为6左右,在清洗过程中,有大量垢物洗出。测试结果非常不好,本人怀疑是膜污堵严重将膜空隙损伤,请教各位帮帮出出主意!!!!!!请问阻垢剂加多少会有负面影响 预处理系统流程概述: 原水——自动过滤器——水箱——除铁增压泵——换热器——除铁过滤器——除铁水箱——超滤增压泵(加杀菌剂)——精密过滤器——超滤(加还原剂)——超滤水箱(加阻垢剂)——反渗透增压泵——精密过滤器——反渗透装置——中间水箱_——混床增压泵——混床——软水器

我在做某大型钢厂的反渗透!运行半年,自身酸洗两次效果不好,我用专用清洗剂进行酸洗、碱洗,洗后数据:一段进水压力8公斤,二段进水,6.5公斤,电导170。设备投产初期,一段进水压力11公斤,二段进水,9.5公斤电导为6左右,在清洗过程中,有大量垢物洗出。测试结果非常不好,本人怀疑是膜污堵严重将膜空隙损伤,请教各位帮帮出出主意!!!!!!请问阻垢剂加多少会有负面影响
预处理系统流程概述:
原水——自动过滤器——水箱——除铁增压泵——换热器——除铁过滤器——除铁水箱——超滤增压泵(加杀菌剂)——精密过滤器——超滤(加还原剂)——超滤水箱(加阻垢剂)——反渗透增压泵——精密过滤器——反渗透装置——中间水箱_——混床增压泵——混床——软水器
下面照片的垢样有,酸碱都能容,但实在不知道是什么

1149559998895.jpg

免费打赏
gaojunhai8888
2006年06月07日 08:22:14
12楼
运行中浓水压力是多少啊?清洗时PH值有何变化吗?产水电导这么高,应该是产水密封圈存在泄露,建议查找.
回复
dada92337
2006年06月07日 08:51:50
13楼
清力PTP-0100加入量超量会结垢吗,膜做过穿管取样。数值均较高。
回复
dada92337
2006年06月07日 09:08:05
14楼

[fly]浓水压力五公斤多点,清洗时PH值上涨,涨到一定量就没变化了[/fly]
回复
gaojunhai8888
2006年06月07日 09:20:03
15楼
运行中浓水压力升高,清洗时PH值上升,说明二段有结垢现象存在。运行中电导升高怀疑产水密封圈泄露时,最简单的方法是取样测定每个膜组件的产水电导,进行对比,对产水电导比较高的膜组件检查。阻垢剂对于一般水质加药量应该在3—5ppm。
回复
dashanwu
2006年06月07日 09:28:25
16楼
以下是引用yhyks68在2006-06-06 16:32:14.0发表的内容:
一、这种情况我认为有可能是阻垢济的原因,根据你的工艺流程超滤未堵,保安过滤器反而成了这样,这中间只有阻垢剂了。
二、这种沉积物我在自己的工程中见过,属氢氧化铜沉积。行业不同应该挂不上边呀?有一种方法可以试出来是否是氢氧化铜,用20%的盐酸溶解一些沉积物,在溶解液中加一点氢氧化钠,如果呈蓝色肯定为氢氧化铜。[/quote
1、你所谓的氢氧化铜沉积,可照片上的垢好像是白色的吧,你用盐酸溶解后再加氢氧化钠那还不是氢氧化铜,氢氧化铜怎么又变成蓝色的呢?没有明白!
2、我觉得这套装置要好好的排查原因,一项一项的来。你要问嘛,大家不在现场,都靠自己得经验猜,猜总是不现实的!
回复
dada92337
2006年06月07日 09:30:01
17楼

阻垢剂加药量大会产生什么现象呀??成什么状态,什么颜色的?是溶于酸还是溶于碱呢???
回复
yhyks68
2006年06月07日 09:43:10
18楼
16楼的你可能没有在铜箔行业作过水处理,溶液一开始为硫酸铜溶液,在加碱后形成氢氧化铜。硫酸铜沉积后为白色,加碱沉淀后为蓝色。
回复
wangshuxu011
2006年06月07日 10:35:01
19楼
应该检查密封件的密封情况,具体可用电导率仪对每个膜管的出水进行检测。垢样是铜盐的可能性不大,水中的铜离子毕竟很少,沉积的可能性更小。阻垢剂出问题的可能性也不大,通常商品阻垢剂的溶解能力是很强的,一般不会形成沉淀和污堵。
回复
wxn21
2006年06月08日 14:24:55
20楼


二氧化硅:20 mg/L,很可能是硅垢了.
问一下你的除铁工艺是什么?除铁后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还有多高?
回复
mr_bitter
2006年06月11日 12:00:12
21楼
水质不好,硬度很高
二段压差很高,肯定是无机盐结构
kinglee的药剂一般,效果不是很好
而且很乱,假货非常多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