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振型组合数应不大于结构自由度数(结构层数的3倍),振型组合数是否取值合理见《周期 振型 地震力》WZQ.OUT中的X、Y向的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2、《周期 振型 地震力》中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大于15度时,应将该数值回填SATWE“总信息”的“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选项并重新计算。3、结构基本周期按照0.08~0.1*n(或保留缺省值),待计算后将《周期 振型 地震力》WZQ.OUT的第一振型的周期(不管是平动还是扭转)重新填入计算。
2、《周期 振型 地震力》中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大于15度时,应将该数值回填SATWE“总信息”的“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选项并重新计算。
3、结构基本周期按照0.08~0.1*n(或保留缺省值),待计算后将《周期 振型 地震力》WZQ.OUT的第一振型的周期(不管是平动还是扭转)重新填入计算。
4、周期比第一扭转周期除以第一平动周期(A级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高规》P25的4.3.5条
5、位移比(楼层竖向构件最大水平位移/层间位移):A级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高规》P25的4.3.5条。 (如位移比出现大于1.5,但因最大层间位移角接近1/3000,根据《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5.2.4条第二款之规定,可放松位移比的要求。其他各层(X Y向)均小于1.5。故位移比能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3.5条规定的要求。)
6、最大位移角(楼层层间最大位移/层高△u/h,△u=层剪力ΣVi/层刚度ΣDi)见《高规》P30的4.6.3条(例如1/800),在《结构位移输出文件》中(WDISP.OUT)查看。
7、刚度比:(1)剪切刚度主要用于底部大空间为一层的转换结构及地下室嵌固条件的判定(例如一层框支);(2)剪切刚度主要用于底部大空间为多层的转换结构(例如二层以上框支);(3)通常工程都采用地震力与层见位移比,执行《抗震规范》3.4.2条和《高规》4.3.5条的相关规定。
8、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相邻层侧移刚度比)在《结构设计信息》(WMASS.OUT)查看楼层抗剪承载力、及承载力比值(A级高层建筑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层建筑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高规》P28的4.4.3条
9、刚重比(结构刚度/重力荷载)在《结构设计信息》(WMASS.OUT)查看<结构整体稳定验算结果>X向刚重比 EJd/GH**2;Y向刚重比 EJd/GH**2。结构刚重比EJd/GH**2大于1.4,能够通过《高规》(5.4.4)的整体稳定验算;该结构刚重比EJd/GH**2大于2.7,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高规》(5.4.1)
10、剪重比在《周期 振型 地震力》查看Floor Tower Fy Vy (分塔剪重比) (整层剪重比) My Static Fy,WZQ.OUT中按照《抗震规范》5.2.5规定已得出最小剪重比数值(如3.2%)。(如该值不满组要求,说明该结构有可能出现比较明显的薄弱部位);后面紧跟着有效质量系数需大于90%。
希望大家能分享和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