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么多帖子和图纸,在我看来都是扫盲阶段。做了3年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大大小小设计和工程加起来也有接近百万平米。不少知名设计院的地源热泵图纸都是我画的,给他们盖章出的图。自认为设计精通,施工基本了解。不涉及到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的问题我都会解答。工作比较繁忙,不定期集中回复问题。有什么问题请跟帖提问,谢绝拜师,求QQ,每人一句我都做不了事了。有时候会很忙,大家问的问题我有空一定会回的。
看了这么多帖子和图纸,在我看来都是扫盲阶段。
做了3年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大大小小设计和工程加起来也有接近百万平米。
不少知名设计院的地源热泵图纸都是我画的,给他们盖章出的图。
自认为设计精通,施工基本了解。
不涉及到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的问题我都会解答。
工作比较繁忙,不定期集中回复问题。
有什么问题请跟帖提问,谢绝拜师,求QQ,每人一句我都做不了事了。
有时候会很忙,大家问的问题我有空一定会回的。
[
本帖最后由 yangshuo1112 于 2011-5-25 14:57 编辑 ]
42楼
回复
43楼
回复
44楼
加我QQ372893878 有技术问题请教
回复
45楼
看了这么多帖子和图纸,在我看来都是扫盲阶段。
做了3年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大大小小设计和工程加起来也有接近百万平米。
不少知名设计院的地源热泵图纸都是我画的,给他们盖章出的图。
自认为设计精通,施工基本了 ...
看来楼主的设计水平肯定不错,以前的图纸能够出一套平、立、剖详细的图纸现在没有几家设计单位能够做到。但是随社会文明的进步,我们的图纸又发展到三维立体图了。请看这张屏幕截图
上面这张图纸右边的墙体把机组遮挡住了,把这堵墙拿掉再转个角度看机组
今天向楼主请教的问题就是按现在的要求出三维立体图,目的就是让一幢建筑里面所有诸多工种在施工前通过三维图纸就能相互正确避让,在正式施工中就避免冲突。这样可以节省人、材、机。楼主看后,能够回复肯定能做到,那今后本单位的大小项目,暖通这一块就专注的让楼主来设计。
[
本帖最后由 ankuolx 于 2011-5-24 09:18 编辑 ]
回复
46楼
新手,随便看看,学习学习~……
回复
47楼
我也问两个问题:
1、一般如何如果得知项目所在的土壤性能参数?
2、你的私有软件的输入条件有哪些,输出的参数又有哪些?
3、有的设备可以制冷、供热并能提供生活热水,而生活热水的不稳定性非常大,如何在软件计算中体现?
回复
48楼
太好了。。。。
回复
49楼
43楼的朋友,江水源是很好的选择
回复
50楼
来看了下楼主这位高手开的帖,除了对他敢说自己3年做了上百万平米的项目表示敬佩之外,也自惭于小弟在这行干了好多年也不敢说自己精通。
言归正传,大家的问题还是不少的,只是没怎么见到楼主的回复。
针对31楼的朋友的问题,我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问题一,回答:
地源热泵系统的室外部分是没有做任何自动控制的,可以这么说,室外地埋管部分没有任何的传感装置传递信号给主机或者源水泵,所以不存在多少组地埋管与主机开启数量以及容量的匹配。当然,水泵是可以做变频的,但该变频水泵采集的信号只是主机启停信号和水温信号。因此,当系统负荷降低时,系统的运行情况有如下方式:
a)如果没有采用变频水泵,只可能实现主机启停与水泵联动,水泵只能实现自身启停,单台水泵无法主动调节水流量,故地埋管部分的水流量只会因为水泵运行的数量而改变;
b)如果采用了变频水泵,可以实现主机启停以及主机分级卸载时与水泵的联动。水泵可以随主机数量的启停而启停,也可以根据水温改变而调节水流量,这样地埋管部分的水流量也会改变;
值得说明的是,没有任何的设计说明中说雷诺数低就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因为设计要求是对效果提出的。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能力是可以通过土壤热物性测试得到的。
地埋管换热器有多少,实际工程运行的时候就要用多少,除非是坏掉或者是人为的关闭一部分管路,因为减少管路使用是没有意义的。根据能量守恒,要排掉或者取出的热不论多还是少,都要通过地埋管实现,设计的地埋管数量是根据设定的设计条件算出来的,可以满足最不利的工况即可,而负荷降低时,相对地埋管就可以减少运行时间了,没有必要关掉地埋管用以匹配主机的卸载。
问题二,回答:
问题一的回答中提到,实际工程不采用地埋管联动关闭的方式。
问题三,回答:
关于热平衡一直是地源热泵应用的热门话题了。我个人认为,热平衡的最好解决方式就是在设计阶段做好辅助冷热源的设计。您问的问题都是运行之后的监测与调控问题,对于真正解决热平衡问题不能起到治本的作用。
其实地下能量的蓄积是需要时间和持续性的,各位在这边发帖的都是专家,能力会扩散的,这个原理大家都知道。地下即使是岩土,也是存在着很多地下水层的,虽然不像地表的河流一样,但也是具有很强流动性的,一个地下区域内的能量是可以通过地下水迅速传递走的,这个就像我们空气中的风一样,对流换热么;有些地方,地下水匮乏,就没有热扩散了么?当然不是,热传递是一直存在的,因为有温差啊。但热传导性差或在短时间有大量的能量堆积的时候,就会出现我们所说的地下热不平衡问题了,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把这部分能量转移掉。
对于地源热泵,就是利用冬夏交替使用来实现一个区域内的热平衡的。那这么看这个问题其实就简单了,保证我冬天和夏天的取热排热量平很不就行了,在设计上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按照取热和排热量绝对值中小的来计算埋管的数量,而大的那个反算其多余的负荷,进行辅助冷热源选取就可以了。
问题四,回答:
负荷变化剧烈这个词我不是很懂,恕小弟才疏学浅。不清楚这个剧烈的意思是1分钟有几万千瓦的负荷变化还是怎么个意思,这个还请您做详细描述以便小弟领会。
我认为能做冰蓄冷的项目应该不是小项目,如果在地源热泵设计的时候,连整晚蓄冰所要排热的量都满足不了,那还是不要做,毕竟地源热泵本来就受可供埋管面积的限制。
可以肯定的说,冰蓄冷,低温送风,还有洁净室,VAV系统等,都是室内的末端应用部分的方式,无非是控制等是否能与主机联动的问题,它们和地源热泵系统都是可以结合应用的。因为地源热泵系统注重的是冷热源方式,而末端选取和应用方式于地源热泵主机一边是是不冲突的。
问题五,回答:
地源热泵的节能优势是体现在空气条件恶劣的地区的,也就是夏热冬冷的地区,这种比较方式主要是与风冷的方式相比。
之所以有说法说冬季供热有优势,是因为地源热泵冬季运行的工况大都是源水侧进水温度在5~20度之间,相比较风冷机组的室外温度-20~0度的工况要理想的多,可以保证机组运行的效率。而夏季,有些地方的源水进水温度在20~33度之间,相比风冷机组的室外温度28~38度的工况来讲,不如冬季那么理想,所以其效率差距不如冬季大,才产生冬季供热更具节能优势的一种说法。
与采用不可再生资源制热的方式来讲,地源热泵的节能优势更明显,这个不言而喻。
冬季机组结冰保护我基本还没怎么遇到过,最多是源水侧低温保护而已,到了结冰的状态换热器就冻坏了。我考虑的可能产生因素,大概有两个,一个是主机机房温度过低,低于0度,使未开机运行的主机水侧管路结冰;另一个就是室内的制热负荷远大于地埋管系统供热的能力,使得地埋管内的水温迅速下降至机组保护温度。如果是第二种原因,大概是系统出问题了。
回复
51楼
可以建一个QQ群了,这样大家可以讨论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