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总结的《抗规》2010版剪重比的调整说明
llllzzzzqqqq
2011年05月06日 11:45:32
只看楼主

根据新《抗规》5.2.5条的条文说明,当结构底部总剪力小于规定时,则各楼层均需要进行调整,不能只调整不满足的楼层,按照条文说明,调整方法如下:1、结构基本周期位于设计反应谱的加速度控制段,既T1 < ont> 时,各楼层均需乘以同样大小的增大系数; 2 、结构基本周期位于设计反应谱的位移控制段,既 T1>5Tg 时,各楼层均需按底部的剪力差值

根据新《抗规》 5.2.5 条的条文说明,当结构底部总剪力小于规定时,则各楼层均需要进行调整,不能只调整不满足的楼层,按照条文说明,调整方法如下:
1 、结构基本周期位于设计反应谱的加速度控制段,既 T1 时,各楼层均需乘以同样大小的增大系数;
2 、结构基本周期位于设计反应谱的位移控制段,既 T1>5Tg 时,各楼层均需按底部的剪力差值 放大楼层地震剪力;
3 、结构基本周期位于设计反应谱的速度控制段,既 5Tg >T1>Tg 时,则增加值应大于底部的剪力差值 ,顶部增加值取动位移作用和速度作用二者的平均值,中间各层的增加值可近似按线性分布。
举例,一栋十层建筑,底部剪力 2000KN ,顶部剪力 1000KN ,底部计算需要放大至 1.10 倍, 1 、如结构基本周期小于 Tg ,则各层乘以 1.10 倍放大系数即可;
2 、如结构基本周期大于 5Tg ,则各层应放大 2000x0.1 200KN ,以上各层按各层剪力与 200KN 的比值,乘以放大系数,比如顶层需放大 200/1000=0.2 倍,需要乘以 1.20 倍放大系数才够;
3 、如结构基本周期小于 5Tg ,但大于 Tg ,则顶层按前两种情况的平均值放大,第一种放大了 1000x0.1 100KN ,第二种放大了 200KN ,则应放大 (100 200)/2=150KN ,即顶层放大系数为 1.15 ,中间各层按从底层的 200KN 到顶层的 150KN 差值线性分布,比如第九层就应当放大 155KN ,假设楼层地震剪力为 1100KN ,放大系数就是 1.14

按此条文说明,编制者对放大系数的规定如此详细,也暗示剪重比不足是不宜出现在底层的,而实际上大部分结构都是底层剪重比不足,必须对结构进行调整来满足剪重比的规定。如果真要放大,按这种条文说明的方法来则很麻烦,不知道新版 PKPM 是否也有相应修改来满足这个条文说明,而不是老版本那样只放大不满足的楼层。
免费打赏
llllzzzzqqqq
2011年11月28日 15:20:04
12楼
经本人百度搜索,我对规范的错误举例,被大量的引用、转载,由此可能造成大家对规范的理解错误,感到非常惭愧,特此致歉。特别感谢limin05的指正。

[ 本帖最后由 llllzzzzqqqq 于 2011-11-28 15:23 编辑 ]
回复
jujun82
2011年11月28日 16:08:51
13楼
楼主分析的很详细啊,学习一下
回复
wowoququ1
2011年12月21日 19:46:47
14楼
归纳:
T1位于
加速度控制段,剪重比调整最大;(T1 位移控制段,调整最小;(T1>5Tg)
速度控制段介于两者之间。(Tg
上述结论与剪重比的调整初衷不大一致。
(剪重比调整是为了避免反应谱计算长周期结构的地震反应过小)
回复
冷的只是表情
2013年07月23日 15:19:41
15楼
llllzzzzqqqq 发表于 2011-11-28 14:59 感谢指正,我的第二种算法是错误的,应该是用底部的剪力系数差值Δλi乘以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来放大楼 …请问楼主,此条文解释中的GEi 何解?是解释成第i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还是第i层以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如果说是第一种解释,那么楼主关于第二种计算方法的后面一句话所谓的可以简化为剪力系数比的说法似乎存在问题。
回复
wkh1111
2013年07月23日 15:26:41
16楼
分析的很不错 学习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