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的pkpm设计步骤
fxmleo
fxmleo Lv.3
2011年04月20日 15:15:27
来自于砖混结构
只看楼主

前段时间刚接触砌体结构时弄到的资料,觉得很好,就复制上来大家看看 具体步骤正如进入程序时所出现的菜单次序一样:一: 第1步:“轴线输入” 是利用作图工具绘制建筑物整体的平面定位轴线。这些轴线可以是与墙、梁等长的线段也可以是一整条建筑轴线。可为各标准层定义不同的轴线,即各层可有不同的轴线网格,拷贝某一标准层后,其轴线和构件布置同时被拷贝,用户可对某层轴线单独修改。第2步:“网点生成”是程序自动将绘制的定位轴线分割为网格和节点。凡是轴线相交处都会产生一个节点,轴线线段的起止点也做为节点。这里用户可对程序自动分割所产生的网格和节点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审核和测试。网格确定后即可以给轴线命名。删除不无用的节点。

前段时间刚接触砌体结构时弄到的资料,觉得很好,就复制上来大家看看


具体步骤正如进入程序时所出现的菜单次序一样:
一:
第1步:“轴线输入”
是利用作图工具绘制建筑物整体的平面定位轴线。这些轴线可以是与墙、梁等长的线段也可以是一整条建筑轴线。可为各标准层定义不同的轴线,即各层可有不同的轴线网格,拷贝某一标准层后,其轴线和构件布置同时被拷贝,用户可对某层轴线单独修改。
第2步:“网点生成”
是程序自动将绘制的定位轴线分割为网格和节点。凡是轴线相交处都会产生一个节点,轴线线段的起止点也做为节点。这里用户可对程序自动分割所产生的网格和节点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审核和测试。网格确定后即可以给轴线命名。删除不无用的节点。
第3步:“构件定义”
是用于定义全楼所用到的全部柱、梁、墙、墙上洞口及斜杆支撑的截面尺寸,以备下一步骤使用。
第4步:“楼层定义”
是依照从下至上的次序进行各个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凡是结构布置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由于定位轴线和网点业已形成,布置构件时只需简单地指出哪些节点放置哪些柱;哪条网格上放置哪个墙、梁或洞口。
注意:1构造柱布置,构造柱的设置位置应符合相应抗震规范;
2、墙体布置,墙体布置完毕后,荷载不必再输入,系统自动计算墙体荷载;
3、门窗洞口布置,注意洞口大小尺寸(厨卫门宽800mm、卧室900、大门1000,门高2.1米;窗户一般高1.8、1.6米,宽1.5米,满足窗地比即可。洞口设置时至左右节点距离应加以设置。避免洞口超过墙)
4、阳台或者要布置预制板但又不是规则闭合矩形的位置加设梁,此梁按主梁布置,相应的荷载设置也应布置。
第5步:“荷载定义”
是依照从下至上的次序定义荷载标准层。凡是楼面均布恒载和活载都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荷载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
荷载输入-恒活设置时,选择自动计算现浇板自重
注意:1、楼面恒载,根据楼面做法,经计算一般取1.0到1.2,卫生间加做防水后取1.6左右。楼梯处取梯段板及踏步换算厚度后,乘以相应容重加上粉刷层容重,为4.5左右。预制板恒载为3或2.96(自重2+粉刷0.4+做法0.6)
顶层楼面恒载加大,2.2考虑保温隔热。
2、楼面活荷载查荷载规范。
3、梁间恒载,阳台挑梁3.5(阳台高1.05到1.1米不等,乘以容重,加上做法,窗户玻璃重),边梁高度与挑梁一致,但宽度减小。若跳梁宽度240,边梁150即可。
第6步:“信息输入”
是进行结构竖向布置。每一个实际楼层都要确定其属于哪一个结构标准层、属于哪一个荷载标准层,其层高为多少。从而完成楼层的竖向布置。在输入一些必要的绘图和抗震计算信息后便完成了一个结构物的整体描述。
修改相应本层信息及参数
两保护层厚度25即可。
第7步:“保存文件”是确保上述各项工作不被丢弃的必须的步骤。
执行计算后,抗震及抗压计算不满的地方,加大砂浆砌体编号或修改没窗洞口尺寸。
边梁,挑梁自行配筋。
预制板摆放,跨度不大于4.2米。沿长向布置。
顶层楼板为满足防水要求一律现浇。
二.主菜单项目2运行完后,产生的文件是TATDA1.PM,LAYDATN.PM。这两文件是描述各层布置并与本CAD系统其它功能模块接口的重要数据文件。
屏幕上出现四个选择菜单:
0. 本菜单不是第一次执行
当本项工程以前已执行过主菜单二,且没有再执行主菜单A与一,对结构布置修改时,选择0,这时可对已布置过的次梁楼板等进行修改补充。用于反复进入主菜单二。
1. 本菜单是第一次执行
当执行完主菜单A与一,且第一次执行主菜单二时,必须选择1,程序建立一个新的数据结构。
如已经执行过主菜单二建立了各层次梁楼板的数据,这次再选择1,则已输入的次梁楼板数据被清除,必须重新输入。
2. 执行完主菜单一并保留以前输入的次梁楼板信息
当已输完次梁楼板,但又需对结构布置修改而执行完主菜单A与一,为保留前次输入的次梁楼板数据,可选择2。
注意:对层间梁的信息不能保留,需由用户再作补充。
3. 读修改过的CLLBDK.PM文件输入次梁楼板洞口
有时可通过修改已建立好的CLLBDK.PM文件来修改次梁或洞口布置,可选择3。
键入1后,若各层平面上有墙输入,则屏幕提示墙体材料是什么,是砼则键入1,是砖则键入0,这数据是表示全部或大部分的墙体材料,局部的改动可通过菜单进行。
本节的大部分操作是以房间为单元进行的,房间的划分和编号由程序自动进行,程序把由墙或梁围成的每个平面闭合形体作为一个房间,房间编号无规律,在有房间的地方才能布置次梁、予制板、开洞口等,房间内的荷载可从楼板自动传递给周围杆件,程序先隐含每房间内设一定厚度的现浇楼板。不闭合的区域不能形成房间,如悬挑梁外未用拉梁封闭形成开口区域时不能形成房间,无房间的区域内无现浇板,不能在上布置次梁予制板等,上面也无荷载可传。但悬挑板上的荷载可传到与其相邻的构件上。
房间分为矩形房间和非矩形房间,目前版本有些功能如楼板开洞和铺予制板还不能在非矩形房间进行。每层平面房间总数限于900个,每个房间周边的杆件数量不宜大于150个,超过此数时,宜设拉梁把房间划小。
这些操作在自下而上的各标准层中逐层进行。
执行过的菜单内容均会保留在计算机中,再重新键入某菜单时可对其内容任意修改、增加或删除。以后再重新执行主菜单第2项时显示:本工程次梁楼板信息是第一次输入吗?后键入0,则可对原先输入的任一结构标准层的次梁楼板信息调出图面来审核或修改。
三.楼板开洞
程序只能在矩形房间内的楼板上开洞。每个房间内的洞口不能大于七个。
布置洞口的操作:
1. 提示:洞口所在房间号?
按图上提示的房间号键入需开洞的房间号,也可移动光标直接在屏幕上点取需要开洞的房间位置。该房间中有圆圈加亮,表示选中。
2. 提示:有几个洞口?
键入洞口数量N。
以下 3、4 反复操作N次。
3. 提示:方洞左下角(或圆孔中心)坐标?
该坐标是指以房间左下角纵横轴线交点为原点的X,Y坐标。
4. 提示:方孔宽、高(B、H)或圆孔直径-D?
若为方孔,键入宽、高二数。为圆孔则键入直径一个数,但在D前一定要加个负号。
注 意:
(1) 某房间部分为楼梯间时,可在楼梯间布置处开设一大洞口。某房间全部为楼梯间时,也可点菜单4,修改板厚时将该房间板厚修改为0。
(2) 房间内所布的洞口,其洞口部分的荷载在荷载传导时扣除。但房间板厚为0时,程序仍认为该房间的楼面上有荷载。
五.修改板厚.设悬挑板,砖混圈梁


PKPM设计砖混结构住宅的步骤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6-12-22
PKPM设计砖混结构住宅的步骤:
先在PMCAD中建模,在参数修改时需选择砖混结构,其可以进行板的配筋计算,抗震验算和圈梁设置。砖混结构中的梁可以用连梁计算:在PMCAD中点取,形成PK文件以后,退出PMCAD,进入PK,可以进行梁的计算。梁也可以在sat8中计算,计算时注意把支撑在墙上的梁支座该为铰接。若局部承压不满足,尚需要加设梁垫。基础用JCCAD进行计算并设置地圈梁,一般都是采用墙下条基,但需要注意的是,构造柱需要选择为无基础柱。

砖混结构住宅中的“砖”,指的是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有其他尺寸的异型粘土砖、如空心砖等。
“混”是指由钢筋、水泥、砂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排檐。这些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可以称为砖混结构住宅。由于抗震的要求,砖混住宅一般在5层、6层以下。

砖混结构一般指把砖砌体用作内外承重墙或隔墙,楼盖、屋盖、梁、柱(也可是砖柱)是钢筋混凝土作用在墙柱上的荷载,主要是由梁板传来的屋盖、楼盖上的活、恒荷载,它通过墙柱基础传到地基。作用在纵墙上的水平荷载(如风荷)一部分直接由纵墙传给横墙,另一部分则通过屋盖和楼盖传给横墙,再由横墙传至基础,最后传给地基,承重墙的厚度及长度是根据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通过计算来确定的。

在砖混结构中的梁有门窗过梁、圈梁、雨蓬梁、阳台梁、楼梯梁等,这些梁的长度、配筋和截面尺寸,除圈梁是按构造配筋外,其它都是通过计算设计的,圈梁主要作用是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因此圈梁不是承重梁,当圈梁用作过梁时,只在过梁部位按设计配筋,其它部位仍是按构造配筋,有许多把圈梁当作承重梁对待,随意将圈梁下墙体敲掉,则留下了不安全的隐患。
cbssx
2011年04月29日 09:28:34
2楼
谢谢楼主无私奉献。希望以后的帖就象这种形式。明了,谢谢
回复
lin1103007558
2011年04月29日 14:02:10
3楼
新手受益了
回复
douchen1111
2011年05月04日 11:34:56
4楼
很好!谢谢~!分享!
回复
crmzqg
2011年05月05日 08:49:51
5楼
这样的贴是自己最真实最有用的总结,值得大力推广,简单实用
回复
bjw2153
2011年05月06日 10:58:24
6楼
谢谢楼主无私奉献。希望以后的帖就象这种形式。明了,谢谢
回复
梦回唐朝
2011年05月13日 21:07:14
7楼
个人建议如下:

第一:不要使用预制板,将来肯定淘汰,汶川地震应该吸取教训了!

第二:一开始建立模型的时候,不要一上来就点构造柱,先计算看看墙体的抗剪结果,然后依据规范的要求在转角和墙体相交处加构造柱,这样结果对比非常清楚,也能避免无谓地加构造柱;

第三:圈梁的计算时没有公式的,也就是说你不建立圈梁也不会影响程序的计算,只需要在画图的时候加上就可以了。

第四:需要注意的是在7度尤其是在8度区,砌体结构的底部墙体往往抗剪不够,应当在墙体中间增加水平钢筋用于抗剪,水平钢筋的间 距应当根据程序计算结果来确定,很多人都漏掉这条了;

第五:应当统一梁下垫块的尺寸,方便预制和生产;

第六,当有时候建筑布置飘窗时,一定要注意飘窗的倾覆计算,这个非常危险,建议最好别做。

希望大家多交流,互相讨论下砌体结构,说不定,将来这玩意也只能在山区盖了,城市也是不允许了。

[ 本帖最后由 qwh358476 于 2011-5-14 13:37 编辑 ]
回复
lansexingchen717
2011年05月16日 00:24:13
8楼
太有水平了刚刚学到这一部分太及时了而其非常有用谢谢楼主 谢谢各位大师们的点评
谢谢各位大师们的点评
回复
上厕所忘记带纸
2011年05月16日 15:47:37
9楼
学到很多···谢谢 楼主··
回复
zrs811129
2011年05月18日 16:53:23
10楼
明了。易懂。比很多教程都好啊。
回复
yjwd
2011年05月21日 12:30:12
11楼
看过一遍,学习了,谢谢!对砌体设计比较烦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