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中需要计算两次以及注意计算顺序的地方归类
hwwcxy
hwwcxy Lv.4
2011年03月01日 13:09:09
只看楼主

pkpm中需要计算两次以及注意计算顺序的地方归类

pkpm中需要计算两次以及注意计算顺序的地方归类
38981933a684ead21912.rar
5.6 K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fcghke
2011年03月01日 14:23:12
2楼
介绍一下,否则下载又扣钱
回复
hwwcxy
2011年03月01日 22:06:38
3楼
哦,下载还要扣钱的吗
回复
hwwcxy
2011年03月01日 22:07:40
4楼
pkpm 中需要计算两次以及注意计算顺序的地方归类一、 需要计算两遍的地方:
1
、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 SATWE TAT 均在参数修正 -- 风荷载调整信息选项卡中,待计算完成后输入计算书中的结构基本周期。

2
TAT 参数修正 总信息选项卡最下边的注意:


3
SATWE 参数调整 总信息: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TAT SATWE PMSAP 可以自动计算出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并在计算书中输出。如该角度大于 ± 15 度,用户可以把这个角度值回填到: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 参数项中,重新进行计算,以体现最不利地震作用的影响。
TAT
TAT-4.OUT 中输出;
SATWE
WMASS.OUT 中输出;
PMSAP
工程名 .ABS 中输出;

4
、对所有楼板采用刚性板的假定:当计算结构位移比时,需选此项。通过 WDISP.OUT 写字板查看。
注意:除了位移比计算外,其他设计分析不应选此项。
按照规范要求 , 结构的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定下作出的,所以如果用户设定了弹性楼板,在计算位移比时应选择此项。计算完成后再去掉此项选择,以弹性楼板方式进行后续计算。执行这一开关地震力、内力计算结果不对.一般工程计算二遍,一是强制楼板刚性控制位移;二是真实情况计算内力、地震力.

5
、指定薄弱层个数及相应薄弱层层号:薄弱层的判断,可通过计算结果中的刚度比.设计人通过第一次计算结果判断出薄弱层,再对此项进行填写后,再算一遍。
层刚度比的计算方式
具体操作
n
程序按用户选定的层刚度比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在 WMASS.OUT 中给出
n
用户确认过的薄弱层,程序自动执行对该层地震剪力增大 1.15 倍的增大系数。
n
对大多数一般的结构应选择第 3 种层刚度算法
n
选第 3 种计算方法时,一般采用 刚性楼板假定
n
对于有弹性板或板厚为零的工程,应计算两次。在刚性楼板假定条件下计算层刚度并找出薄弱层。再在真实条件下计算,并且检查原找出的薄弱层是否得到确认,然后完成其他计算。
n
程序检查刚度比时,分别按结构两个主轴方向 x,y 进行。一旦发现任一方向为侧刚不规则,则该层即为薄弱层,沿 x,y 向地震作用的地震剪力均乘 1.15 增大系数。

7
、抗震规范 6.1.3 ,高规 8.1.3 对于框架 —— 剪力墙结构,在基本震型作用下,如果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里大于总地震倾覆的 50% ,。。。。。。 对照抗规表 6.1.2 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某框剪结构建筑高度小于 60 6 度设防,则最初判断的抗震等级分别为:框架四级,剪力墙三级。但如果如果后续的计算显示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里大于总地震倾覆的 50% ,则按照抗震规范 6.1.3 ,高规 8.1.3 ,框架为三级抗震的等级,相当于提高了一级。对于高度小于 60 6 7 8 9 度设防的情况都普遍存在这一情况。而对于高度大于 60 的建筑,即使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里大于总地震倾覆的 50% ,框架的抗震等级也不发生变化。
这提示我们对于框剪结构,首先根据建筑高度和设防烈度对照抗规表 6.1.2 判断出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待计算出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后再进行比较,如有必要,就要修正 pkpm 中的参数,重新计算。 WVO2Q.OUT- 写字板


8
、带地下室结构嵌固层的选取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 5.3.7 条规定 , 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层时 , 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 2 , 而规范中设计内力调整系数所对应的底层即指嵌固层楼板。因此 , 正确选取嵌固层就成为结构整体计算是否正确的关键。但是目前软件尚无法自动判断嵌固层位置 , 而且工程实践中情况千差万别 , 要求软件做到自动判断亦十分困难 , 仍然需要设计者进行人工干预 , 软件为此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首先可以按实际地下室层数进行第一次计算 , 查文本文件中的 " 结构设计总信息 ", 软件自动计算了楼层上下侧向刚度 , 这是结构自身的固有性质 , 不会因地下室层数的变化而改变 , 据此可以判断嵌固层的位置 ( 当然 , 对一般工程来说 , 也可以根据规范提供的公式手算楼层侧向刚度比 ) 。然后根据嵌固层位置调整计算参数中的 " 地下室层数 " 进行第二次计算 ,SATWE 将设计内力调整系数作用在地下室顶板上。但是对实际工程 , 地下室结构一般都有侧向土体约束 , 对带有多层地下室的结构 , 当地下室顶板不能作为嵌固层时 , 单纯将地下结构加入到主体结构中进行计算 , 即认为嵌固层位置在地下二层楼板处或更低 , 则可能造成结构的内力与位移计算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 , 甚至导致薄弱层位置变化等等。因此在设计时 , 应将两种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 取最不利结果作为设计依据。应注意 ,SATWE 允诈利用 " 地下室信息 " 里的 " 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刚度比 " 参数来控制地下室结构的水平位移 , 但是这一参数并不影响设计内力调整系数作用位置。另外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 " 位于地下室顶板的梁柱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不宜小于上下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 " 的规定 , 目前软件还没有考虑。
如何判断 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 75% 以上 这个条件?
由于目前的 SATWE 软件没有直接判断 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 75% 以上 这个条件的功能,因此需要设计人员自己进行判断,具体判断过程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在新版的 SATWE 软件中首先按照不执行《混凝土规范》 7.3.11-3 条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所有荷载产生的总弯矩设计值;
点取 SATWE 软件 总信息 恒活载计算信息 里的 不计算恒活载 选项,然后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将头两步计算得到的弯矩设计值相比看是否满足《混凝土规范》 7.3.11-3 条中的条件;
在选择弯矩设计值时要注意尽量选择同一工况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值。
二、 参数调整的先后顺序
1
0.2Q0 调整:框架剪力的调整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楼层 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剪重比) 的前提下进行。(高规 8.1.4 条条文说明最后一段)

2
、根据抗震规范 5.2.5 条要求,若剪重比不满足要求,程序将自动调整不满足剪重比的楼层内力.但一般情况希望不调整.因为计算结果小于剪重比的要求,就说明很可能结构的方案不合理.根据规范组的解释,如果不满足,就应调整结构方案,直到达到规范的值为止,而不能简单的调大地震力。
欢迎大家踊跃讨论

[ 本帖最后由 hwwcxy 于 2011-3-1 22:11 编辑 ]
回复
xcb188
2011年03月02日 05:36:42
5楼
非常感谢!楼主的无私奉献!
回复
cexoxc
2011年03月04日 22:58:26
6楼
再次强化下。顶起。
回复
xjzx1556
2011年03月04日 23:17:03
7楼
回复 4# 的帖子
非常感谢!楼主的无私奉献!
回复
szb624624
2011年03月06日 11:57:38
8楼
非常感谢!楼主的无私奉献!
回复
cen8426
2011年03月08日 11:12:02
9楼
非常感谢!楼主的无私奉献!
回复
zhoudishengping
2011年10月09日 20:38:18
10楼
多谢,非常有用
回复
余一
2011年10月10日 15:03:27
11楼
谢谢楼主。。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