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城市规划师练习题(附答案)
jjtony_001
jjtony_001 Lv.12
2006年03月24日 03:13:55
只看楼主

1、城市有哪些主要特征:(BC)A 以商业活动为主要居民点 B 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居民点C 非农业生产聚集的居民点 D 公共活动聚集的居民点2、人类社会的两次大分工在城市产生与发展中分别标志着什么(BD)A 农业与畜牧业分离 B 产生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因定居民点C 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D 产生了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

1、城市有哪些主要特征:(BC)
A 以商业活动为主要居民点
B 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C 非农业生产聚集的居民点
D 公共活动聚集的居民点

2、人类社会的两次大分工在城市产生与发展中分别标志着什么(BD)
A 农业与畜牧业分离
B 产生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因定居民点
C 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D 产生了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
免费打赏
dvgh0405
2006年08月04日 15:39:46
22楼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753_419334_1.htm
希望楼主把整理好的一套试题和答案能传到我们上面的帖子上去,谢谢参与!参与有奖!
回复
hh.mx
2006年08月07日 09:55:18
23楼
谢谢楼主,确实是少了点,希望越多越好啊,呵呵,再次感谢!
回复
hh.mx
2006年08月07日 09:59:37
24楼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P>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4号</P>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已于2005年11月8日经建设产第7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P>
建设部部长 汪光焘</P>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日</P>
 </P>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P>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管理,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高效运转,保证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根据《城市规划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城市黄线的划定和规划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本办法所称城市基础设施包括:

  (一)城市公共汽车首末站、出租汽车停车场、大型公共停车场;城市轨道交通线、站、场、车辆段、保养维修基地;城市水运码头;机场;城市交通综合换乘枢纽;城市交通广场等城市公共交通设施。

  (二)取水工程设施(取水点、取水构筑物及一级泵站)和水处理工程设施等城市供水设施。

  (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垃圾转运站、垃圾码头、垃圾堆肥厂、垃圾焚烧厂、卫生填埋场(厂);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和修造厂;环境质量监测站等城市环境卫生设施。

  (四)城市气源和燃气储配站等城市供燃气设施。

  (五)城市热源、区域性热力站、热力线走廊等城市供热设施。

  (六)城市发电厂、区域变电所(站)、市区变电所(站)、高压线走廊等城市供电设施。

  (七)邮政局、邮政通信枢纽、邮政支局;电信局、电信支局;卫星接收站、微波站;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城市通信设施。

  (八)消防指挥调度中心、消防站等城市消防设施。

  (九)防洪堤墙、排洪沟与截洪沟、防洪闸等城市防洪设施。

  (十)避震疏散场地、气象预警中心等城市抗震防灾设施。

  (十一)其他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
  
  第三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黄线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黄线的规划管理工作。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基础设施用地、服从城市黄线管理的义务,有监督城市黄线管理、对违反城市黄线管理的行为进行检举的权利。

  第五条 城市黄线应当在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时划定。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不同规划阶段的规划深度要求,负责组织划定城市黄线的具体工作。

  第六条 城市黄线的划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与同阶段城市规划内容及深度保持一致;
  (二)控制范围界定清晰; 
  (三)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第七条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根据规划内容和深度要求,合理布置城市基础设施,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的用地位置和范围,划定其用地控制界线。

  第八条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基础设施的用地位置和面积,划定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界线,规定城市黄线范围内的控制指标和要求,并明确城市黄线的地理坐标。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按不同项目具体落实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界线,提出城市基础设施用地配置原则或者方案,并标明城市黄线的地理坐标和相应的界址地形图。

  第九条 城市黄线应当作为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与城市规划一并报批。城市黄线上报审批前,应当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第十条 城市黄线经批准后,应当与城市规划一并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予以公布;但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除外。
 
  第十一条 城市黄线一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

  因城市发展和城市功能、布局变化等,需要调整城市黄线的,应当组织专家论证,依法调整城市规划,并相应调整城市黄线。调整后的城市黄线,应当随调整后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

  调整后的城市黄线应当在报批前进行公示,但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除外。

  第十二条 在城市黄线内进行建设活动,必须贯彻安全、高效、经济的方针,处理好近远期关系,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分期有序实施。

  第十三条 在城市黄线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违反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建设;
  (二)违反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
  (三)未经批准,改装、迁移或拆毁原有城市基础设施;
  (四)其他损坏城市基础设施或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转的行为。

  第十四条 在城市黄线内进行建设,应当符合经批准的城市规划。

  在城市黄线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应当依法向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城市规划许可,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

  迁移、拆除城市黄线内城市基础设施的,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五条 因建设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黄线内土地的,必须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城市黄线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一)未经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在城市黄线范围内进行建设活动的;
  (二)擅自改变城市黄线内土地用途的;
  (三)未按规划许可的要求进行建设的。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批准在城市黄线范围内进行建设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回复
hh.mx
2006年08月07日 10:49:34
25楼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已于2005年11月28日经建设部第8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3月1起施行。
建设部部长 汪光焘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城市水系的保护与管理,保障城市供水、防洪防涝和通航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城市蓝线的划定和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蓝线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蓝线管理工作。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服从城市蓝线管理的义务,有监督城市蓝线管理、对违反城市蓝线管理行为进行检举的权利。
  第五条 编制各类城市规划,应当划定城市蓝线。
  城市蓝线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各类城市规划时划定。
  城市蓝线应当与城市规划一并报批。
  第六条 划定城市蓝线,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筹考虑城市水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保障城市水系安全;
  (二)与同阶段城市规划的深度保持一致; 
  (三)控制范围界定清晰;
  (四)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七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应当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需要保护和控制的主要地表水体,划定城市蓝线,并明确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的要求。
  第八条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城市蓝线,规定城市蓝线范围内的保护要求和控制指标,并附有明确的城市蓝线坐标和相应的界址地形图。
  第九条 城市蓝线一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
  因城市发展和城市布局结构变化等原因,确实需要调整城市蓝线的,应当依法调整城市规划,并相应调整城市蓝线。调整后的城市蓝线,应当随调整后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
  调整后的城市蓝线应当在报批前进行公示,但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除外。
  第十条 在城市蓝线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违反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要求的建设活动;
  (二)擅自填埋、占用城市蓝线内水域;
  (三)影响水系安全的爆破、采石、取土;
  (四)擅自建设各类排污设施;
  (五)其它对城市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
  第十一条 在城市蓝线内进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经批准的城市规划。
  在城市蓝线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应当依法向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城市规划许可,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二条 需要临时占用城市蓝线内的用地或水域的,应当报经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同意,并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临时占用后,应当限期恢复。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城市蓝线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城市蓝线范围内进行各类建设活动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批准在城市蓝线范围内进行建设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P>
回复
aeao
2007年01月15日 12:00:41
26楼
不做规划,但看了用处很大,好贴,顶!
回复
ztf312
2007年01月17日 09:33:51
27楼
十分感谢楼主分享的好资源,非常支持楼主发帖,你的帖子对我帮助很大,谢谢楼主
回复
bzlbxl
2007年03月21日 15:22:35
28楼
十分感谢楼主分享的好资源,非常支持楼主发帖,你的帖子对我帮助很大,谢谢楼主
回复
bzlbxl
2007年03月21日 15:23:18
29楼
十分感谢楼主分享的好资源,非常支持楼主发帖,你的帖子对我帮助很大,谢谢楼主
回复
zukaihua2007
2007年08月07日 14:49:48
30楼
谢谢哈
回复
icekelly
2007年08月09日 12:02:45
31楼
谢谢哈哈
那天我也上传一些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