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多层的结构设计中,如果第一扭转周期比第一平动周期没有小于等于0.85,该如何调整,周期比的主要反映是什么(也就是说对建筑结构那方面有利而定的)2、一样是多层的设计,常常碰到在梯屋的柱配筋会比天面层的配筋要大,这个是因为地震力作用结构计算软件自动增大的吗?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调小梯屋的柱配筋还是调大天面柱配筋呢?还是不调?有人说试试调大振型数,这个做法有用吗?振型数反映了些什么?3、电梯井的四条异型柱(一般是L200*500),如果其中一条又是结构上的框架柱,那么那条异型柱的截面就没有办法符合设计要求(轴压比没过),要轴压比通过,需要把那条柱截面调为L350*500,但这样做就会突出来,使用上不好用也不美观,该如何做呢?
1、在多层的结构设计中,如果第一扭转周期比第一平动周期没有小于等于0.85,该如何调整,周期比的主要反映是什么(也就是说对建筑结构那方面有利而定的)
2、一样是多层的设计,常常碰到在梯屋的柱配筋会比天面层的配筋要大,这个是因为地震力作用结构计算软件自动增大的吗?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调小梯屋的柱配筋还是调大天面柱配筋呢?还是不调?
有人说试试调大振型数,这个做法有用吗?振型数反映了些什么?
3、电梯井的四条异型柱(一般是L200*500),如果其中一条又是结构上的框架柱,那么那条异型柱的截面就没有办法符合设计要求(轴压比没过),要轴压比通过,需要把那条柱截面调为L350*500,但这样做就会突出来,使用上不好用也不美观,该如何做呢?
4、对于用钢量上,大家如何去评定是双向板省钢筋还是单向板省钢筋呢?(举个例:8米*8米的柱距,该如何画份?)双向板板钢筋如果少了,但梁也多了,怎样才可以比较简单的判断?
先这么多问题!thanks!
2楼
1、加强框架的相对刚度,周期比、位移比都是反映结构的扭转效应.
2、顶部会产生边稍效应,考虑地震作用,地震力会放大3倍,基本组合后,配筋可能大。
回复
3楼
我也是一个要搞毕业设计的土木学生,谢谢您!~真是大家都是流着中华民族的血,一方有难,百方支援!!谢谢
回复
4楼
1.在多层的结构设计中,好象是没有“第一扭转周期比第一平动周期没有小于等于0.85”这样的要求。高层才有,如果一定要调整的话,增加建筑四周的刚度,例如加剪力墙。
2.梯屋的柱配筋大,应该是因为大偏压。
3.柱往里面凸,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影响电梯的(或者参考电梯资料)。
4.一般情况下,单向的比双向的要省些。
回复
5楼
1、增大周边柱子截面,尽量减小中间楼梯间的柱子截面。
2、梯屋柱配筋比屋面层柱配筋大正常,应该加大屋面层柱的配筋,最好不要采用插筋做法。
3、如果一定不能凸出来可以做成“T”形截面,如果一定要做成“L”截面异形柱,最大可以做到L200x1000,如果还过不去,可以暗剪力墙来考虑。
4、没有一定的标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回复
6楼
1、增大四周的柱的刚度。可以解决扭转大于平动。
2、程序考虑边捎效应,所以肯定会比某些框架柱配筋要大!
3、同意4楼做法!!!
4、肯定是单向板配筋会比双向板省!但是你说砼的用量那就要看实际情况咯!
回复
7楼
1、多层没有该要求,当然满足更好,不超过0.9就可以了,0.85是B类高层的限制。
2、应该是因为大偏压。
3、4、安具体情况考虑。
回复
8楼
1、在高层结构中才要控制这一系数。
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的扭转效应,一句话,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抗规中没的明确提出该概念,所以多层结构该控制指标可以适当放松,但一般不大于1。
2、这应该是大偏心作用。从偏心受压构件N-M曲线中应该可以看出来。在大偏心受压的情况下,轴力对弯矩是有贡献作用的。
回复
9楼
1、在高层结构中才要控制这一系数。
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的扭转效应,一句话,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抗规中没的明确提出该概念,所以多层结构该控制指标可以适当放松,但一般不大于1。
2、这应该是大偏心受压,从偏心受压构件N—M曲线应该很容易看出来,在大偏心受压的情况下,轴力N对弯矩M是有贡献作用的。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