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立筋设置+吊筋设置
cyzsfg
cyzsfg Lv.3
2010年12月21日 13:02:24
只看楼主

一:如下图次梁配筋,依据计算结果箍筋配双肢箍,上部纵筋配两根20通长筋,为何还要加两根16的架立筋,根据纵筋计算结果2根20+1根16即可?什么时候才需要配架立筋(除了箍筋肢数要求外)?规范有要求吗,我没找到啊!二:下面是我手算的次梁下的主梁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过程,1. 作用在梁的下部和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设计值 F = 702-(-55)757kN  次梁截面宽度 b = 300mm 次梁截面高度 h = 600mm 主梁截面高度 H = 1100mm 

一:如下图次梁配筋,依据计算结果箍筋配双肢箍,上部纵筋配两根20通长筋,为何还要加两根16的架立筋,根据纵筋计算结果2根20+1根16即可?什么时候才需要配架立筋(除了箍筋肢数要求外)?规范有要求吗,我没找到啊!
二:下面是我手算的次梁下的主梁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过程,
1. 作用在梁的下部和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设计值 F = 702-(-55)757kN 
次梁截面宽度 b = 300mm 次梁截面高度 h = 600mm 主梁截面高度 H = 1100mm 
as = 40mm h1 = 460mm 
附加箍筋肢数 n = 4 附加箍筋间距 @50 附加吊筋与梁轴线间的夹角 α = 60° 
附加箍筋 fyv = 210N/mm 附加吊筋 fyv = 360N/mm  
 
2 . 计算结果 
2.1 附加箍筋布置范围 
附加箍筋应布置的范围 s = 2 * h1 + 3 * b = 2*460+3*300 = 1820mm 
在长度 s 范围内,次梁每侧最多可放置的附加箍筋根数: 
Nmax = [(s - b) / 2 - 50] / 50 + 1 = 15.2,取 Nmax = 15 
2.2 附加横向钢筋所需的总截面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附加箍筋采用四肢直径为12的一级钢)
Asv ≥ F / fyv / Sinα (混凝土规范式 10.2.13) 
附加箍筋 Asv' = 757000/210 = 3605mm 
每侧箍筋根数 N = Asv' / As1(113)/4(肢)/2(侧) = 4 ≤ Nmax,取 N = 4 
2.3 附加横向钢筋计算结果 
附加箍筋:两侧共 8φ12@50 (4)
为何PKPM只每侧布置3道附加箍筋呢,布置4道就可以不设吊筋了?而且施工图也均在说明部分之处“在主次梁交接处均设置6道附加箍筋(每侧3道),附加箍筋肢数和直径同主梁箍筋”做了说明,为何都是设3道呢?
以上两个问题不太理解,忘大家讨论! 
免费打赏
attackxy02
2010年12月21日 14:53:05
2楼
你的是什么次梁,箍筋和两端负钢筋要配那么大
回复
yewei222
2010年12月21日 16:24:25
3楼
拜读过了,感谢楼主
回复
cyzsfg
2010年12月21日 17:12:18
4楼
底框-砖混结构
回复
loverwanghao
2010年12月24日 10:39:31
5楼
明显梁8计算模型有问题,跨中上部钢筋还是最大的!
回复
东莞往事
2010年12月24日 11:18:57
6楼
没看懂,唉,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回复
wy6775956
2010年12月24日 11:57:14
7楼
我也在琢磨箍筋和吊筋 我们设置吊筋是因为次梁与主梁交接处 会产生一个力 这个力局部破坏梁 所以箍筋不够就加吊筋
回复
wy6775956
2010年12月24日 11:59:10
8楼
把吊筋的概念弄清楚就知道为什么箍筋不够要加吊筋了
回复
dafei204
2010年12月25日 15:46:26
9楼
谢谢楼主共享
回复
wyw1982
2010年12月25日 23:25:43
10楼
不错啊啊,好好学习
回复
cyzsfg
2010年12月27日 14:42:38
11楼
5#,模型没错,次梁在主梁支座处上部支座负筋应该就是比较大,有什么疑问吗?
8#,吊筋的概念不是和附加箍筋一样吗,当梁的下部承受集中荷载时用于梁斜截面抗剪,而且混凝土规范10.23规定附加横向钢筋宜采用附加箍筋,我想问的是为何不一侧放置四根附加箍筋而采用一侧三根附加箍筋另外加2根附加吊筋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