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巴洛克时期通常认为大致是从1600年至1750年,即从蒙特威尔地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之所以称这一时期为巴洛克,是由于一时期音乐表达的技术及方式基本上有它一定程度的共同点,所以用此名词来标志,并无特殊的意义。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自法语,追本溯源是葡萄牙语barroco,意谓形态不圆的珍珠。是巴洛克末期评论家们在评论此一时期的音乐时所首先使用的,而且一般含有贬意,指粗陋曲、奇异的、夸张的音乐。
音乐的巴洛克时期通常认为大致是从1600年至1750年,即从蒙特威尔地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之所以称这一时期为巴洛克,是由于一时期音乐表达的技术及方式基本上有它一定程度的共同点,所以用此名词来标志,并无特殊的意义。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自法语,追本溯源是葡萄牙语barroco,意谓形态不圆的珍珠。是巴洛克末期评论家们在评论此一时期的音乐时所首先使用的,而且一般含有贬意,指粗陋曲、奇异的、夸张的音乐。
代表人物: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德国)
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德国)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时期(Classicism Ages)是指大约1750年开始至1827年贝多芬逝世为止这一时期的音乐。所谓“古典的”,准确地说,原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典的古代”,那是西方文明两个伟大的时期。多少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回顾往昔,而且企图借鉴那个时代的文化精华。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已经这么做了,巴洛克初期亦然,但一直到十八世纪中叶才真正开始重新发现“古典”。
代表人物: 海顿(Josef Haydn,1732~1809,奥地利)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
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1782~1840,意大利)
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原指用罗曼语(Roman)书写的故事,进而专指长篇小说或骑士故事,后来也包括传奇小说等。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兴起,最早见于十八世纪的文学作品中,这些作品将一切个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作曲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格格不入。
另外还需明确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风格曾经共存了一段时期,重要的浪漫主义歌剧作曲家、德国理想主义者韦伯就先贝多芬一年逝世,舒伯特的死也仅比贝多芬晚一年。
到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在社会上的地位已有根本的改变,他们已不再是一个城市、宫廷或教堂的雇员。理论上说作曲家完全是他自己的主人,实际上也就是大众的仆人。为了满足大众的需要,各种各样的音乐会社团和音乐节网络迅速地发展起来。
代表人物: 萧邦(Frederic Chopin,1810~1849,波兰)
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德国)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奥地利)
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德国)
柴可夫斯基(Peter Tchaikovsky,1840~1893,俄国)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意大利)
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奥地利)
近代乐派
进入二十世纪後的音乐被归类为现代或近代乐派,本时期的音乐风格多样,以下是此期间音乐不同风格的大致表现:
浪漫主义者
仍廷袭以大型乐团的组合,丰富的音效作为写曲的基本模式。而为了强化表现力,作曲家们尝试把音乐与文学,戏剧等艺术结合。因此经常会出现运用标题的情形,以使音乐与文学结合。音乐具有着细致、优雅、朦胧之美,多以附加标题的方式,让音乐反应出印象派绘画般的质感。这一派的乐曲,特别制造出一种新奇的音效感,这种空灵的质感来自多非传统式的弦连接手法,如和弦平行地进行。而印象乐乐派的作品,更是十分讲究音色的转化。
表现主义者
表现主义主张运用绝对不协音,刻意避免任何和协感的效果,更要呈现无谓性感。於是音乐便完全地脱离优雅自然的面貌,而以近乎扭曲形态出现。
新古曲乐派
新古典主义应用巴洛克的对位、数字低音、赋格曲等手法写曲。不然就是以古典乐派的奏呜曲、交响曲、协奏曲等曲式名称在作品上。这些乐曲虽然有早期音乐的名称或者架构,但是在和声、节奏音响上,则纯粹是廿世纪的语法
代表人物: 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