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裂缝问题
dandanzhu288
2010年11月04日 23:27:35
只看楼主

http://blog.sohu.com/home/soPP/home.jhtml?method=getPhotosetPhotos&userId=13638051&id=14974984 综合分析 检测结果表明,孙建峰房屋部分门窗洞口角部墙体存在裂缝,部分纵横墙交接处存在裂缝,B-1×3轴范围内墙体存在较多裂缝,部分女儿墙体存在裂缝,部分地面存在裂缝。承重墙体裂缝宽度在0.3—5.5mm之间。

http://blog.sohu.com/home/soPP/home.jhtml?method=getPhotosetPhotos&userId=13638051&id=14974984
综合分析
检测结果表明,孙建峰房屋部分门窗洞口角部墙体存在裂缝,部分纵横墙交接处存在裂缝,B-1×3轴范围内墙体存在较多裂缝,部分女儿墙体存在裂缝,部分地面存在裂缝。承重墙体裂缝宽度在0.3—5.5mm之间。
依据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孙建峰房屋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1)该房屋屋面无保温隔热措施,并且南侧有挑檐,长期暴露在室外环境下,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在窗洞口处形成集中应力,容易产生温度裂缝;(2)该房屋无圈梁、构造柱等结构措施,南侧门窗洞口较大,窗间墙宽度较小,无抗裂拉结措施,抵抗变形能力较差,不排除原有墙体存在裂缝的可能;(3)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应力。
侯会军新建二层砖混结构房屋,距孙建峰房屋间距较小,采用的复合地基容易扰动孙建峰房屋局部地基土,且新建房屋对孙建峰房屋地基产生附加应力。因此,侯会军新建二层烦烦我与孙建峰房屋部分墙体裂缝的发展、开裂有一定关系。
以上是某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给的报告!!!

某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我家房屋裂缝的产生出示了分析与结论,经我多处询问有关专家查阅相关知识,其检测报告内容含糊其词,没有明确原因,不足以让人信服 其理由如下: 第一点:报告中没有出示侯家混凝土的房根基压在了我家的房根基之上,并且又粘在一起形成整体,导致了我家墙壁出现了许多的沉降裂缝,而在报告中并没有实事求是的反映现状只用了“孙建峰房屋基础第一步放脚顶面与侯会军房屋混凝土基础上砖放脚顶面基本平齐”这样一句话(见新图片)。 第二点:报告中分析我家房屋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1)是温度裂缝,但相关知识表明温度裂缝一般建筑物建成一、二年后出现裂缝宽度在1~2mm之间。特征:从顶部开始越往下屋裂缝越轻,主要表现在屋面部分。首先,我家从建成到2008年7月之前墙壁都是完好无损(有证据),而且我弟家的房子无论是建成时间还是建筑式样都和我家一模一样,为什么他家没有裂缝,而我家却在侯家楼房建成后出现裂缝,并且裂缝宽度在5.5mm左右,显然这并不是温度裂缝,而是侯家楼房所致。 (2)报告中说我家无圈梁、构造柱,不排除原有墙体存在裂缝的可能,在农村像我家这种砖木结构房屋遍地都是,这种房屋房顶用的是木檀条本身质量就轻,就根本没有必要用上圈梁、构造柱,这种工程做法不光是我家,家家如此;为什么别人家的房子都是完好的,甚至有房子建成时间比我家房子早很多墙上一点裂缝都没有,而我家却出现了裂缝,而且报告中还有“不排除原有墙体存在裂缝的可能”这样含糊其词不负责任、不讲证据的语言,报告中说“窗间墙宽度较小,无抗裂拉结措施”我家房屋正南面墙面有拉结钢筋,即横梁,报告与实际不符。 (3)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在沉降原因中有一点:建筑物的立面存在高度。另外,还有相邻新建筑的产生两相邻建筑物距离过近,就会产生应力叠加,引起过大的不均匀沉降(照片①),必然会发生裂缝。 其沉降裂缝的各种表现: ① 正反向弯曲变形纵墙裂缝(图②③); ② 窗间墙水平裂缝(图②③④); ③ 大跨窗台下的垂直裂缝(图⑤); ④ 相邻高低房屋因沉降量差异及较高房屋地基下应力叠加而影响到较低层房屋邻近部分被影响的房屋主要表现为墙体开裂(图⑥); ⑤ 局部倾斜裂缝,立面高低差异较大时且连为一体的房屋,因地基沉降差使较底层墙体靠近较高层部分局部倾斜而出现纵墙局部裂缝(图②—⑥另新图); ⑥ 墙体裂缝贯通 (是因墙裂缝受地裂缝的强力拉开而形成的下宽上窄的贯通裂缝—在图冰箱处)。 鉴于此点,可判断我家裂缝产生的原因只有一个,即,侯家楼房致使我家地基发生了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完全属于沉降裂缝。 因此,侯家楼房是直接导致我家裂缝产生的完全原因。 现我家由于墙体开裂,已破坏了原来的整体性,时时都有危险存在,应做危房处理。报告中,把裂缝产生的所有原因都写了出来,并没有指明我家裂缝产生的真正原因,十分的不负责任,更加难以让人信服。
免费打赏
xiazai0405
2010年12月08日 00:34:36
2楼
:)
回复
mieng
2010年12月08日 13:15:03
3楼
看的不是很明白,不过还是顶下楼主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