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器进口一个电动球阀,出口到蒸发器一个电动球阀,两者的开度是通过一个模拟电路连锁,由蒸发器液位控制。但是搞不懂的是球阀的线性是很差的,而且工况不同,相同开度,流量都差很多。怎么避免压缩机的中间吸气口进液,或气态冷媒供到蒸发器?
经济器进口一个电动球阀,出口到蒸发器一个电动球阀,两者的开度是通过一个模拟电路连锁,由蒸发器液位控制。
但是搞不懂的是球阀的线性是很差的,而且工况不同,相同开度,流量都差很多。怎么避免压缩机的中间吸气口进液,或气态冷媒供到蒸发器?
2楼
LINAC:以下供你参考; 供各位网友批判:
DB的两个球阀是通过平行连杆机构一起动作的,两个阀门是同开同关的,所以进入经济器的液体多,流出经济器的液体量也会多,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阀门的控制,通过间接控制蒸发器和经济器的液位,可以控制进入压缩机的带液量。
关于球阀的线性问题,我认为线性还是很好的,大家都知道,如果不考虑阀前后压差对流量的影响,通过阀门的流量与面积成正比,球阀在开度变化时,其开口的投影面积是一个椭圆,椭圆的面积公式是S=(PI)AB/4,其中长轴A是不变的,可以看出椭圆的面积与短轴B是成正比的,现在关键的问题是B=A*(SINa)而显示出短轴B并不是严格的线性变化,但可以近似地把短轴变化是0~60度和60~90度之间的两段线性变化构成的,其中在60~90度(90度表示全开)段的线性性比较差。因而,通过球阀流量与阀门的开度之间在0~60度之间有比较强的线性性。圆形碟阀则在在60~90度(90度表示全关)段的线性性比较差。当然,如果你要考虑压差对流量的影响,我们知道流体的速度是压差的平方根的关系而不是线性关系,那么综合起来流量与阀门开度之间不是一个线性的关系,但这不是球阀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完全线性特性的阀门,最后也一样不是线性。关键的问题看这个阀门是不是具有调节性(快开特性的阀门不具调节性)。通过以上推导可以看出,用球阀来调节流量,很容易找到流量与压差、阀门开度之间的二元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当压差不变时,流量与球阀的开度在0~60度之间具有较强的线性性。
回复
3楼
说真的这个我也不知道呀,胡兄.
回复
4楼
实际上,我认为DB的球阀就是一个变流量单孔孔板,只要考虑在100%负荷时按照固定孔板设计原则选择球阀的阀口直径即可。
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设计选择思路,其特点是阀口选定后可以按照常用球阀选择,改动阀杆以便被电动头驱动。与EXV相比,非常便宜,但可以达到EXV一样的效果。从这点我们可以推测,确定这个方案的设计人员对调节阀门包括EXV有深入的理解,同时又有强烈的成本意识(或是市场意识),值得我敬佩!!
回复
5楼
QUAN斑竹:
如果我的回答让LINAC满意的话,是否要奖些分给我呀?!我的话不要当真。
回复
6楼
huym:
常见的经济器出液采用两级孔板,前级粗孔,主要起到闪发气体的作用,后级细孔,主要起节流作用。当经济器内液位高时,通过前级孔板后的闪发气体少,后级的阻力就小很多,流量大,当液位低时相反。因此具备自调节能力,保证经济器内液位在一定范围,经济器的进液控制阀只管排气过热度或蒸发器液位。(但是我也怀疑这种方法的调节能力有限,冷凝压力不能太低)。特灵、开利都有这种经济器。
而两球阀不管线性度如何(采用异型阀芯通道可以作到线性),只要进液量不能精确等同出液量,经济器内液位就将失稳,不是中间吸气口进液,就是出液含气。
回复
7楼
不太赞成LINAC的观点!你的分析考虑有局限:
1。只要是节流就会有闪发。所以节流装置的出口都要尽量靠近大空间(经济器和/或蒸发器)。
2。DB和特灵离心机的ECONOMIZERS都是闪蒸筒式的,液位有变化但不会剧烈,不象风冷热泵的除霜切换过程。
3。闪蒸筒两级节流的降压分配并不是随意的,而是要考虑压缩机补气口的压力,补气口的压力变化会对闪蒸筒内的压力产生自调节作用。所以你关于压降前少后多是想当然。
4。带不带液和液位的剧烈波动有关系,但更重要是取决于其(经济器和蒸发器)的气液分离器的正确设计和合理布置。
5。在正压制冷剂制冷机运行时决定液位的并不是重力,和压差相比液柱高度对液位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当然,停机时,重力是唯一影响因素。
回复
8楼
这种两级固定孔板用做节流装置已经很有历史了,能在很大运行范围内自调节(现在的可变孔板也只是前级可变,但大大拓宽了运行范围)
经济器内压力当然由中间补气口压力决定,但是液位仍是问题,或许球阀只是相当一个可变孔板,还有一级的固定孔板。
回复
9楼
有huym大侠参与的帖子基本都很精彩,顶起来!
回复
10楼
记得华中理工大学一位很有名的老师所写的《螺杆制冷压缩机》中曾经谈到过螺杆经机器的使用场合,我的印象中是在-15~-35度蒸发的时候经济器最节能,可以与双级螺杆压缩机比美。所以当时认为在空调工况是没有必要用经济器的。
后来我发现我错了。DB的WCFX系列用了经济器,特灵的RTHB系列也用了经济器(隐含在电机冷却中),开利的30XA系列也用了经济器。后来我想通了,在竞争激烈的空调市场中,经济器可以有效地提高机组的制冷量和提高机组的效率,相比于增加换热器面积或是改善压缩机这样做的成本是最低的,那何乐而不为呢?
回复
11楼
dlwangjun,
像你致意!
有两点与你商榷:
1。我记得西交大邢子文编的书有你提供的说法。
2。加经济器增大冷量没有疑义,效率提高可能未必。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