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劳历程 浅谈液晶显示器的历史发展
aqfy
aqfy Lv.12
2006年02月10日 18:10:13
来自于水利软件
只看楼主

人们早在1888年就发现了液晶这一呈液体状的物质,它是一种几乎完全透明的物质,同时呈现固体与液体的某些特征。液晶从形状和外观看上去都是一种液体,但它的水晶式分子结构又表现出固体的形态。像磁场中的金属一样,当受到外界电场影响时,其分子会产生精确的有序排列;如对分子的排列加以适当的控制,液晶分子将会允许光线穿透;光线穿透液晶的路径可由构成它的分子排列来决定,这又是固体的一种特征。

人们早在1888年就发现了液晶这一呈液体状的物质,它是一种几乎完全透明的物质,同时呈现固体与液体的某些特征。液晶从形状和外观看上去都是一种液体,但它的水晶式分子结构又表现出固体的形态。像磁场中的金属一样,当受到外界电场影响时,其分子会产生精确的有序排列;如对分子的排列加以适当的控制,液晶分子将会允许光线穿透;光线穿透液晶的路径可由构成它的分子排列来决定,这又是固体的一种特征。

1139566646210.jpg

免费打赏
aqfy
2006年02月10日 18:18:31
2楼
六十年代起,人们发现给液晶充电会改变它的分子排列,继而造成光线的扭曲或折射。经过反复测试,1968年,在美国发明了液晶显示器件,随后LCD液晶显示屏就正式面世了。然而从第一台LCD显示屏的诞生以来,短短30年,液晶显示器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七十年代初,日本开始生产TN-LCD,并推广应用;八十年代初,TN-LCD产品在计算器上得到广泛应用;在1984年,欧美国家提出TFT-LCD和STN-LCD显示技术之后,从八十年代末起,日本掌握了STN-LCD的大规模生产技术,使LCD产业获得飞速发展。

大约1971年,液晶显示设备就在人类的生活中出现。这就是最初的TN-LCD(扭曲阵列)显示器。尽管当时还只是单色显示,但在某些领域已开始加以应用(例如医学仪器等)。到八十年代初期,TN-LCD开始被应用到电脑产品上。1984年,欧美国家提出STN-LCD(超扭曲阵列),同时TFT-LCD(薄膜式电晶体)技术也被提出,但技术和制程仍不够成熟。到八十年代末期,由于日本厂商掌握着STN-LCD的主要生产技术,它们开始在生产线上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这算得上是LCD将要普及的信号。
回复
aqfy
2006年02月10日 18:18:52
3楼
 1993年,在日本掌握TFT-LCD的生产技术后,液晶显示器开始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向是朝着价格低、成本低的STN-LCD显示器方向发展,随后又推出了DSTN-LCD(双层超扭曲阵列);而另一方向却朝高质量的薄膜式电晶体TFT-LCD发展。日本在1997年开发了一批以550×670mm为代表的大基板尺寸第三代TFT-LCD生产线,并使1998年大尺寸的LCD显示屏的价格比1997年下降了一半。1996年以后,韩国和中国台湾都投巨资建第三代的TFT-LCD生产线,准备在1999年以后与日本竞争。

中国内地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引进了TN-LCD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TN-LCD生产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引进和建立LCD生产线40多条,有LCD配套厂30余家, 其中不乏TFT-LCD生产线。
回复
aqfy
2006年02月10日 18:19:02
4楼
从1971年开始,液晶作为一种显示媒体使用以来,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使其应用日趋广泛,到目前已涉及微型电视、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以及显示器等多个领域。在其经历了一段稳定、漫长的发展历程后,液晶产品已摒弃了以前那种简陋的单色设备形象。   目前,它已在平面显示领域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而且几乎是笔记本和掌上型电脑必备部分。1985年,自从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诞生以来, LCD液晶显示屏就一直是笔记本电脑的标准显示设备,所以一谈到LCD必定会与笔记本电脑扯上关系。LCD显示器在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历程中也发挥过不同的作用,但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LCD在笔记本电脑市场占据多年的领先地位之后,具备平滑显示屏幕的LCD液晶显示器又开始逐步地进入桌面系统市场。笔记本电脑为了达到轻、薄、小等功能,率先采用LCD液晶面板作为显示器。发展至今,更多的电子产品都纷纷采用LCD作为显示面板(如移动电话、便携式电视、游戏机等),因而也令LCD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