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华:《广义建筑节能与综合节能》
yms168
yms168 Lv.12
2006年02月07日 22:42:29
来自于建筑施工
只看楼主

  在广东建设报主办的“广东第二届建筑师·设计师论坛”上,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作了题为《广义建筑节能与综合节能》的主题发言,重点就建筑节能的广义性和所要采取的综合措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建设节约型的社会,推进建筑节能是关键   国务院2004年第一次以办公厅的名义发出了开展资源节约的通知。特别是在去年,2005年国务院又颁发了一系列的文件,这些文件的主旨就是要在全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发展节能省地的住宅和公共建筑,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现在各地各政府都在纷纷的相应提出了对策和措施,其中关于建筑和节能省地的公共设施是重要内容,在业内和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发展得特别快,建筑运行的能耗已经占到了能源总消耗量的比例从上世纪70年代的10%上升到26.7%。基本上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30%左右)。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个比例还要提高到35%左右。就是说建筑耗能还会提高。30%或者是35%是讲的运行的能耗,如果加上建造生产的能耗,估计建筑能耗的总量要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左右。

  在广东建设报主办的“广东第二届建筑师·设计师论坛”上,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作了题为《广义建筑节能与综合节能》的主题发言,重点就建筑节能的广义性和所要采取的综合措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建设节约型的社会,推进建筑节能是关键
  国务院2004年第一次以办公厅的名义发出了开展资源节约的通知。特别是在去年,2005年国务院又颁发了一系列的文件,这些文件的主旨就是要在全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发展节能省地的住宅和公共建筑,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现在各地各政府都在纷纷的相应提出了对策和措施,其中关于建筑和节能省地的公共设施是重要内容,在业内和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发展得特别快,建筑运行的能耗已经占到了能源总消耗量的比例从上世纪70年代的10%上升到26.7%。基本上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30%左右)。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个比例还要提高到35%左右。就是说建筑耗能还会提高。30%或者是35%是讲的运行的能耗,如果加上建造生产的能耗,估计建筑能耗的总量要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左右。
  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使建筑能耗节节上升,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现在的建筑用能排放温室气体已占全国总量的25%,特别是北方的煤烟的污染,已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最高值的2-3倍。温室气体的增加,又增强了夏季的高温,夏天酷暑难耐,所以拉闸限电已经屡见不鲜。
免费打赏
yms168
2006年02月07日 22:42:54
2楼
  树立全天候、全寿命、全方位、全过程、全系统节能观念
  国家发改委前不久,提出了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提出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筑节能仅仅是十大工程中的一个。就建筑本身而言,也是一个大系统。所以要树立广义节能的一个概念,即全天候、全寿命、全方位、全过程、全系统。
  全天候:我国从1986年开始,建设部提出了建筑节能的问题,当时还叫城乡建设保护部,提出了民用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主要是针对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居住建筑。但是,直到2002年时城市累计节能建筑只有2.3亿平方米。
  现在的节能是全天候,不仅仅是北方的严寒和寒冷地区的事情,南方夏热冬暖地区的这些气候带同样也存在节能的问题。所以在2001、2003年又先后发布了夏热冬暖、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标准,另外对于不同的气候带来讲,北方也不仅仅是采暖的问题,夏天也有空调了;南方特别是象上海这样的城市,也不仅仅是夏天有空调,冬天也要取暖了,所以全天候就是不同的气候带,都要节能。对于一个特定的气候带,不是冬半季或夏半季节能的问题,而是全年的问题,所以就是全天候的节能。我们的目标就是到2010年全国新建建筑要全部执行节能标准,老建筑的节能改造目标是50%;到2020年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超大城市要实现节能65%的目标。
  全寿命:建筑的生命周期,包括几个过程,从建筑的孕育就是生产建材开始,到建造房屋,到房屋的运行使用,运行中间的维护和更新,最后房屋拆除、垃圾物的处理,就是整个的建筑生命周期,各个环节都有节能的问题,例如材料,设计时考虑如何少用材料,建筑时考虑如何运用节能技术,使用时考虑如何减少能耗等。
  另外在爆破旧建筑时,考虑如何有利于材料的循环使用,废弃物如何处理,有利于实现节能和可循环的发展,这是一个全寿命的节能。
  全方位:即硬节能和软节能。硬节能指直接通过物质的技术手段实现节能,例如外墙、门窗的节能,硬节能里面有直接的节能和间接的节能。直接的节能,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热水、家用电器、电梯等,间接的节能就是通过非能源的节约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软节能指制定法规、标准,出台制度和政策包括管理体制以及提高社会的节能意识,全社会的公民都能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
  全过程:从策划立项、选址定点、规划设计、审图批准,到材料供应、施工监理,到检验监测、竣工验收直到销售入市,都要有直接或间接的节能措施。
  全系统:节能是大系统,建筑节能也是大系统。例如,维护系统,包括外墙、外窗户、屋面,采暖、供热、制冷系统,太阳能和再生能源系统、绿色照明和家电系统、检验检测节能的标准系统以及维护的系统,整个节能系统是大的体系,应该是全系统的节能。
回复
yms168
2006年02月07日 22:43:15
3楼
  八大综合节能措施
  如何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宋春华理事长提出了八大综合节能措施:
  要建立健全的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在法律层面上,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并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目前急需的就是建筑节能条例。通过条例,明确各方的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不搞节能,要追究法律责任。所以节能条例很重要。在政策层面上,就是要建立一种制约、激励机制。对于住宅来讲,就是要制定住宅产业政策。在技术的层面,主要是要全覆盖技术法规和标准规范。
  树立科学的住房消费观。在住房面积的问题上我们存在一些非理性的误区,现在很多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都将140平方米或者是144平方米作为享受普通住宅的门槛,有的制定了140平方米,国家制定的是120平方米,因为国家允许浮动20%,大家都不放过,现在基本上没有不浮动的,这是一个理念的问题,现在大家都想搞得这么大,胃口越来越大。
  据调查,西方国家平均下来不到3个人。我们现在是3.16人。核心的家庭就是夫妇和一个孩子,几代人同居是很少的,经过长期的居住实践,实际上已经筛选出了适度的面积,大约是在85平方米左右。
  我们不要走入一个误区,一方面要建设节约型的社会,另一方面在户型上互相的攀比,越搞越大,不是科学的消费观。
  搞好规划设计、集成节能技术。必须严格执行节能标准,特别是强制性的标准。不得违背国家的强制性标准;规划要有节能意识,要为节能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自然采光通风;建筑设计要通盘考虑经济、适用、美观,不能一味追求造型的独特和新奇,忽视了节约能源的问题;尽可能采用成熟的成套技术,以集成的方式综合地加以运用,这是实现建筑节能硬措施。
  围护结构是关键重点部位先突破。统计显示:居住建筑的能耗构成中,采暖和空调占到65%,公共建筑中则高达70%左右。应该将采暖空调作为建筑节能的重点,就建筑来讲,将围护结构作为节能技术的重点。
回复
yms168
2006年02月07日 22:43:28
4楼
  大力推广太阳能技术,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在供暖、供应热水、包括空调、自然采光的前景是非常大的。当前要以供暖和供热水为主,还可以结合发电和地源热泵的开发,弥补其不稳定的缺陷,使之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开展热性能的认定,实施标识性的管理。热性能是建筑综合性能和品质的重要部分,在产品终端加以评定和标识是很有必要的,既能提高产品质量、性能的透明度,明确其进入市场的身份,又能为业主在使用过程中提供基础的技术参数,搞好维护管理。
  规范建筑的拆除,延长使用年限。现在很多处于设计使用年限之内的建筑被强行拆除,使中国住宅的使用寿命大大的缩短,本来还可以用的都被拆除了。不是说不要拆除,而是要讲规范。有一些非要拆除,因为有安全的隐患,另外设计中有一个合理的使用期限,到期一定要拆除。还有一个就是规划要有预见性,真正属于规划要拆除的,也要拆除。但是要鉴定后才拆除。另外,属于规划的问题,需要论证和听证,要批准以后才可以拆除,国家也要出台鼓励的措施,鼓励大家利用和改造老房屋,给予支持,就是政策引导行为。
  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坚持商品化、市场化。在供热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热调节和热计量技术比较成熟可靠的前提下,提倡在城市市区以公证机关合住宅为主的住区中,实行集中式供热,以有利于节能和环保。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