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国景观设计五味杂陈
ynwj2004-10
2006年01月08日 12:21:39
只看楼主

2005年刚刚过去,将一年间零散的景观片段“烹饪”一番,并非都是美味佳肴,个中滋味可谓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酸境外公司全面进军国内市场当奥运会与世博会落户中国之时,世界上景观设计行业发达国家的设计师和重要的景观设计公司似乎都无法再抵御中国庞大的设计市场的诱惑。2005年,愈来愈多的境外景观设计公司把自己的“领地”扩张到了中国。年初,德国景观建筑展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拉开帷幕,五家德国知名景观建筑事务所联袂赴华参展。境外公司不仅仅依靠本国专业机构组团来中国“推销”自己,那些意图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景观设计企业也纷纷选择通过各大专业论坛和展会来投石问路。在2005年的几个大型的景观专业展会中,海外展商占展商总数的比例比往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一些世界知名的景观设计公司,在众多展会上频频亮相。据分析,这些海外展商有的已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或分公司;没有办公地点的,一部分成为了“空中飞人”,即在中国接了项目即飞回本国设计。

2005年刚刚过去,将一年间零散的景观片段“烹饪”一番,并非都是美味佳肴,个中滋味可谓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境外公司全面进军国内市场

当奥运会与世博会落户中国之时,世界上景观设计行业发达国家的设计师和重要的景观设计公司似乎都无法再抵御中国庞大的设计市场的诱惑。2005年,愈来愈多的境外景观设计公司把自己的“领地”扩张到了中国。

年初,德国景观建筑展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拉开帷幕,五家德国知名景观建筑事务所联袂赴华参展。境外公司不仅仅依靠本国专业机构组团来中国“推销”自己,那些意图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景观设计企业也纷纷选择通过各大专业论坛和展会来投石问路。在2005年的几个大型的景观专业展会中,海外展商占展商总数的比例比往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一些世界知名的景观设计公司,在众多展会上频频亮相。据分析,这些海外展商有的已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或分公司;没有办公地点的,一部分成为了“空中飞人”,即在中国接了项目即飞回本国设计。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境外景观设计机构在华数字逐年增长的催化剂,一些优秀的境外事务所正以先进的理念和精良的设计为我们的景观设计师提供了面对面交流和竞争的机会,这无形中也促进了中国景观设计师的水平提高。



中国景观设计扬名国际

当境外事务所纷纷涌入中国之时,我国景观设计界的领军人物俞孔坚教授却在更大的天地继续着他和他的团队的神话。继2002年中山岐江公园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荣誉设计奖之后,由俞孔坚教授领衔、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主持的“反规划”之台州案例和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校园”两项目,分别获得了规划荣誉奖和设计荣誉奖两项备受全世界瞩目的大奖。评委会对于这两项目的评语分别是:“反规划”之台州案例——从环境和生态出发,进行了非常全面的分析,创造了一个能够发展出多种建筑和景观形态的城市空间结构;“稻田校园”——丰产而美丽的景观,使学生能直接与农业亲密接触,最精彩之笔在于把实验田放在校园之中。

北京林业大学余伟增、高若菲、耿欣、魏菲宇、高欣研究生小组在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主办,英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承办的,以“更为安全的城市和城镇”为题的2005IFLA-UNESCO国际大学生景观设计竞赛中,其作品“安全的盒子——北京传统社区儿童发展安全模式”从150多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即“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

于已有百年历史的世界景观学而言,只在最近10年才迅速发展的中国景观体系仍处于初始阶段,这些荣誉,无疑给景观设计专业在中国的发展以莫大的鼓舞。



美景却成生态环保的绊脚石

把生态环保作为一种崭新的景观设计目标,是景观设计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然而,我们的设计者却将生态化的景观设计简单地理解为种植设计、种植配置,将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人工景观的布景进行美化设计。

越来越多的城市将“环保型城市”的标志重点定义为辟出绿地,划定绿线,却不知片面追求绿地率等表层生态指标,过分关注城市重点地段的景观设计,往往会忽略城市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2005年3月,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圆明园未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湖底铺设防渗膜一事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所有湖底被挖开,然后铺满了大片白色塑料,四周用水泥严密封闭。最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给出的环评报告认为,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没有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原工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在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缺乏全面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造成了水生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景观原是房地产的甜蜜谎言

继交通、配套、户型等卖点之后,住宅景观现已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最亮点。但纵览目前的住宅景观,在实际操作上仍有许多误区,盲目追求奢华、炒作概念、定位不准、文化品位错位等现象多有出现。

在目前的景观营造中,出现的过于强调形式主义的潮流,带来了一股完全脱离景观营造本质意义的设计风气,这股风气使设计师们沉迷于过度、造作的设计表达之中,造成过度设计现象。设计人员把所有的时间和工夫都花费在景观视觉形象上,把真正的使用需求扔在一边,把大众排除在景观之外,安置在空中,广场和小区优美的线条图形只可远观不可近玩。 除缺失人性化的设计,许多景观住宅的费用更是惊人,不仅初始的建设费用巨大,更重要的是建成后每年管理维护的费用居高不下,这些费用要来维护如此之多的“过度设计”。



资深人才紧俏刚出校园滞销

2004年底,景观设计师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认定为我国的新职业之一,这个行业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资深的设计人才却比较匮乏,因为,作为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师需要懂得城市规划、生态学、环境艺术学、建筑学、园林工程学、植物学,以及人文心理学、社会科学等综合知识,既要了解景观环境设计艺术与硬科学、工程技术的关系,又要掌握城市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技能。而国内景观设计本来就起步晚,缺口大,也造成了这一专业的冷门。据了解,目前,景观设计师的供求比例已达1∶20。因此,2005年成为了景观设计师的紧俏年。

2005年末,全国各大高校2006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相继启动,但园林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据了解,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全国高校掀起一股扩招浪潮,园林类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多,使得人才供应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这种矛盾造成的就业压力在2005年已经显现。

同时,许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学生接受的训练基本上都是从方案到方案的训练模式,所以,不倾向招聘应届毕业生。

既紧俏,又滞销,这样的矛盾同样存在于其他行业,而对于景观设计行业来说,让新手出了校园很快便可成为熟练的能手的关键还是在于尽快完善景观教育的框架体系。
免费打赏
synge3310
2006年01月08日 14:13:14
2楼
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开始,总结的不错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