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全球生态学》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Lv.12
2010年09月03日 11:54:24
来自于环境修复
只看楼主

基本信息 作 者:周广胜、王玉辉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 2003-12-1 原书定价:¥68.00 装帧项:平装 16开SBN号:9787502936877 关键词:工业技术-航空航天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者多年来从事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全球变化研究相关成果的集成。本书以当前全球生态领域内普遍关注的“问题、现象、过程及趋势”为核为,系统地介绍了全球生态学形成与概念、全球变化的证据与原因、气候变化预测的方法与不确定性、全球变化的植物生理生态学、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气候-植被分类、全球变化的陆地样带、全球碳循环、生物圈模型,以及生物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本书内容涉及植物生理生态机制、中尺度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宏观范畴的气候-相被格局与演变等不同时空尺度与层次;总结了当年全球生态学研究中的主要生物圈模型,包括遥感驱动的陆地碳循环模型、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和全球植被动态模型;介绍了全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包括生理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陆地碳通量观测方法以及全球变化的陆地样带。

基本信息

作 者:周广胜、王玉辉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 / 2003-12-1
原书定价:¥68.00
装帧项:平装 16开
SBN号:9787502936877
关键词:工业技术-航空航天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者多年来从事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全球变化研究相关成果的集成。本书以当前全球生态领域内普遍关注的“问题、现象、过程及趋势”为核为,系统地介绍了全球生态学形成与概念、全球变化的证据与原因、气候变化预测的方法与不确定性、全球变化的植物生理生态学、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气候-植被分类、全球变化的陆地样带、全球碳循环、生物圈模型,以及生物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本书内容涉及植物生理生态机制、中尺度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宏观范畴的气候-相被格局与演变等不同时空尺度与层次;总结了当年全球生态学研究中的主要生物圈模型,包括遥感驱动的陆地碳循环模型、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和全球植被动态模型;介绍了全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包括生理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陆地碳通量观测方法以及全球变化的陆地样带。
本书是对近20年来全球生态学研究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一次较大的学术思想集成,对当前人类关于全球变化的认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有着独到而精辟的分析。本书可作为生态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地理学、遥感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亦可供从事相关研究的专业研究人员参考,尤其是对从事全球变化研究的科技人员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决策人员富有裨益。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全球生态学的概念
1.1.1 生态学的发展
1.1.2 全球生态学的概念与任务
1.2 地球系统
1.2.1 岩石圈
1.2.2 大气圈
1.2.3 水 圈
1.2.4 冰冻圈
1.2.5 生物圈
第2章 全球变化
2.1 全球变化的定义
2.2 气候变化的证据与原因
2.2.1 长期气候变化的证据与原因
2.2.2 短期气候变化的证据与原因
2.2.3 当代气候变化的证据与原因
2.3 大气成分变化的证据与原因
2.3.1 二氧化碳((CO2)
2.3.2 甲烷(CH4)
2.3.3 氧化亚氮(N2O)
2.3.4 氯氟烃(CFCs)
2.3.5 臭氧(Q3)
2.4 土地利用变化的证据与原因
第3章 气候变化预测
3.1 气候变化的预测方法
3.1.1 经验性(物理)气候预测方法
3.1.2 气候数理统计预测方法
3.1.3 气候模式预测方法
3.2 大气环流模式
3.2.1 大气环流模式
3.2.2 气候模式的类型
3.2.3 气候模式的验证
……………………………………………………
第4章 植物生理生态学
第5章 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
第6章 气候-植被分类
第7章 全球变化的陆地样带
第8章 碳循环与气候变化
第9章 全球碳库
第10章 陆地碳通量
第11章 全球变化的生物圈模型
第12章 全球碳收支
第13章 生物圈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


[ 本帖最后由 jiuwolia 于 2010-9-3 11:57 编辑 ]
9b936d5f3465d958febd.rar
7.6 MB
立即下载
c825dda16923affd0c00.rar
6.8 M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litao_2000_2000
2012年03月24日 12:55:46
2楼
感谢感谢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