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建厂房为3层,一层为材料堆场及设备维修间,二、三层为备品备件堆放用房及办公用房等,但因当时发生金融危机,该厂房实际仅建了一层,层高7.2m,二、三层缓建。一层施工时间为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 不同寻常的是,该厂房下部4-7线范围内有一地下防空洞,地下5层,筒体壁厚为300,顶板厚度为400(此前发现后破除),其它楼层厚度为180,大概修建于50年代,出口在工厂大门口有一个,已封闭;其它出口不详。进口一个,地下第三层部位有一拱形通道,延伸50m左右后可能是后来发现的人员进行了封闭,因为上部有铁路防塌陷。为建该厂房,第一方案是将各层泥土及水清理后,砼填塞,预计回填量为1100立方米,后来甲方考虑成本,设计院改成将原筒体顶板复原,及重新在筒壁上植筋,新顶板板中间设计一道大截面梁(厂房建成后一层堆载较大),进口通道直接破开顶板后砼填塞。
不同寻常的是,该厂房下部4-7线范围内有一地下防空洞,地下5层,筒体壁厚为300,顶板厚度为400(此前发现后破除),其它楼层厚度为180,大概修建于50年代,出口在工厂大门口有一个,已封闭;其它出口不详。进口一个,地下第三层部位有一拱形通道,延伸50m左右后可能是后来发现的人员进行了封闭,因为上部有铁路防塌陷。为建该厂房,第一方案是将各层泥土及水清理后,砼填塞,预计回填量为1100立方米,后来甲方考虑成本,设计院改成将原筒体顶板复原,及重新在筒壁上植筋,新顶板板中间设计一道大截面梁(厂房建成后一层堆载较大),进口通道直接破开顶板后砼填塞。
补充说明:在离此厂房1公里的另一厂房开挖独立基础时发现了好多条已成型或未成型而塌陷的通道,空间很小,宽度600左右,高度1000左右,走向很随意。
下面参照图片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