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热水器冬季制热水一向是业界的难题。因为室外机排出的是低于室外环境温度的冷风,使热泵热水器机组室外热交换器结霜,从而阻碍室外空气的流通,影响热泵的制热效果,这种现象在潮湿的环境下尤其严重,所以,传统的热泵都设定了定期化霜模式,热泵制热时每隔一段时间会自动转化为化霜模式,(制冷模式),即通过室外机排出暖风的方式来达到除霜的目的,传统化霜模式的主要弊病在于,不管室外环境的温度如何、室外机冷凝结与否,都要定期停止制热进行自动化霜,有些牌子的热泵热水器,不管有霜无霜每隔40分钟就自动化霜,有时甚至经常出现无霜化霜,有霜不化的现象,热泵热水器既耗电,又大大影响了制热效果。
热泵热水器冬季制热水一向是业界的难题。因为室外机排出的是低于室外环境温度的冷风,使热泵热水器机组室外热交换器结霜,从而阻碍室外空气的流通,影响热泵的制热效果,这种现象在潮湿的环境下尤其严重,所以,传统的热泵都设定了定期化霜模式,热泵制热时每隔一段时间会自动转化为化霜模式,(制冷模式),即通过室外机排出暖风的方式来达到除霜的目的,传统化霜模式的主要弊病在于,不管室外环境的温度如何、室外机冷凝结与否,都要定期停止制热进行自动化霜,有些牌子的热泵热水器,不管有霜无霜每隔40分钟就自动化霜,有时甚至经常出现无霜化霜,有霜不化的现象,热泵热水器既耗电,又大大影响了制热效果。
有些热泵采用智能化霜技术
智能化霜技术,可以根据室外温度变化的综合情况进行判断是否化霜,避免了传统热泵经常出现的有霜不化,化霜不彻底,无霜化霜等现象的发生,采用这种智能化霜模式,制热效果比传统热泵提高了20%。
其工作原理是:为了克服热泵热水机组无自动除霜功能所带来的不足,给热泵热水器装上自动除霜装置。等室外换热器上的霜积到一定的数量时,空调器自动执行除霜指令,由除冰(霜)器的感温包发出温度信号,使四通换向阀由制热工况转向除霜工况,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高温高压热气体放热时把结霜熔化,除霜后,又会自动转入制热工况运行,这样周而复始,热泵热水机组就可在-10℃以上的环境下正常运行.
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补救吗?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2楼
其实这个就是在室外机安装了一个温度传感器,可能不用定期的化霜。但是它也一样要进行化霜,同样耗能,只不过是稍微少了一点。我觉得技术的方向应该怎样保证,室外机不节霜。
在这个方面有什么新的技术,大家可以来探讨!
回复
3楼
有些热泵安装时附加一套电辅助加热器,串联在循环管道上,防止冬季供热不足时,辅助加热,这样就变成了电锅炉了.我认为既然要安电辅助加热器,能否安在热交换器上,提高室外机环境温度,减少室外机结霜的影响及化霜能耗,同时电辅助加热器的热能被热交换器吸收,而没有浪费.
回复
4楼
我觉得这个还是一个真不错的建议,但是使用电加热器同样耗能,应该分析一下增加了电加热器节能的效果是否明显。
回复
5楼
版主提到增加电加热器节能的效果是否明显,这个问题,我认为要先考虑这两点,第一:加热器排出的热量是否完全被热交换器所吸收;第二:加热器供热的热量,能否把环境温度提升到室外机结不起霜的程度.
回复
6楼
同意你的观点,其实增加室外换热器的热量,可以增大蒸发压力,较少压比。容积效率更大,压缩机单位耗功也减少,压缩机的cop增大。这个毫无疑问,但是我觉得应该衡算一下,电消耗的量与我们的机组的节能做个比较,如果耗功反而变大,可能就得不偿失。
我觉得这个不仅与加工的工艺有关,还与电加热器的控制有关。
回复
7楼
怎么来判断“室外换热器上的霜积到一定的数量时”?
回复
8楼
这就是在换热器上安一支感温探头(探头与换热器距离可调),探测到结霜时,执行除霜指令.
回复
9楼
关键还是冷凝器换热面积加大,还有有待新的技术研究.
回复
10楼
还是起动化霜和停止化霜程序的设置问题。
有些厂家的化霜起动的判断主要依靠盘管室外盘管温度、压缩机在某一室外盘管温度下的运转时间,室外环境温度与室外盘管温度的温差等等来判断的。
而化霜结束的判断主要依靠设定的时间或室外盘管温度达到的预定的设定值就停止化霜了。
一般电控厂家都有一些比较好的化霜程序的,都是所谓的智能化霜。嘿嘿,不知道是不是算智能。其实真正智能的是该化的时候化,该停的时候停就好了。
回复
11楼
不知道斑竹什么意思?加大冷凝器换热面积?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