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和《手册》中热负荷计算有关规定的疑问
风水大师
风水大师 Lv.11
2005年12月01日 12:34:30
来自于采暖供热
只看楼主

关于《规范》和《手册》中热负荷计算有关规定的疑问:热负荷计算中《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和《供暖通风设计手册》(87年版)及《实用供热空调节设计手册》(93年版)有些项存在不一致性:1。外门附加:《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P19 第4。2。6条3款:“外门附加率:当建筑物的楼层数为n时:一道门 65%×n”, P214条文解释:“此处说所指的外门是建筑物底层入口的门而不是各层每户的外门”;而《实用供热空调节设计手册》P128表4。1-12:“单层门: 外门基本耗热量的65%×N N:外门所在层以上的楼层数”;2。间歇附加:《供暖通风设计手册》P193:“6 间歇附加。。。将基本耗热附加以下百分数。。。”;《实用供热空调节设计手册》由P83 公式 4。1-3 和P84 表4。1-5可以看出,此手册规定的间歇附加是在基本耗热考虑完其它附加以后的基础上再附加的,显然计算方法与《供暖通风设计手册》大相径庭;3。厂房门窗冷风渗透耗热计算:这项倒是《规范》和 《手册》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以至于一致得《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P167表D。0。4和 《实用供热空调节设计手册》P129 表4。1-14中都只列举了窗(缝)的类型及计算,而对门(缝)的却只字未提,不知为何。这是本人在使用《规范》和《手册》过程中发现和总结的一点问题,或许也是对《规范》和《手册》解读欠深,如有错误还请各位指正。

关于《规范》和《手册》中热负荷计算有关规定的疑问:热负荷计算中《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和《供暖通风设计手册》(87年版)及《实用供热空调节设计手册》(93年版)有些项存在不一致性:1。外门附加:《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P19 第4。2。6条3款:“外门附加率:当建筑物的楼层数为n时:一道门 65%×n”, P214条文解释:“此处说所指的外门是建筑物底层入口的门而不是各层每户的外门”;而《实用供热空调节设计手册》P128表4。1-12:“单层门: 外门基本耗热量的65%×N N:外门所在层以上的楼层数”;2。间歇附加:《供暖通风设计手册》P193:“6 间歇附加。。。将基本耗热附加以下百分数。。。”;《实用供热空调节设计手册》由P83 公式 4。1-3 和P84 表4。1-5可以看出,此手册规定的间歇附加是在基本耗热考虑完其它附加以后的基础上再附加的,显然计算方法与《供暖通风设计手册》大相径庭;3。厂房门窗冷风渗透耗热计算:这项倒是《规范》和 《手册》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以至于一致得《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P167表D。0。4和 《实用供热空调节设计手册》P129 表4。1-14中都只列举了窗(缝)的类型及计算,而对门(缝)的却只字未提,不知为何。这是本人在使用《规范》和《手册》过程中发现和总结的一点问题,或许也是对《规范》和《手册》解读欠深,如有错误还请各位指正。
bingyu0605
2005年12月01日 14:33:00
2楼
以最新的规范为准,即:《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回复
f_jg2003
2005年12月02日 19:40:22
3楼
N:外门所在层以上的楼层数。如果一栋楼,一层做门市,主入口在二层,那么这个N要从二层以上开始算。我记得好象哪儿说门缝要算成窗缝的二倍。
回复
ydh1981
2005年12月03日 10:35:45
4楼
1.我在计算商网时对门也会计算外门冷风侵入,按一层算0.65*1考虑,有用户反应说商网开门后屋里很冷,其实也增加不多少造价,以人为本嘛。

2.间歇修正:在规范里没有提,在《措施》、教材和手册里都有说,目前比较统一的就是和高度附加一样,在其他修正之后的附加。

3.一致,没什么说的

4.冷风渗透:计算就是门窗的缝隙,规范里也是说门窗缝隙。。。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