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楼
最终,集热器面积取30平方米。
2.4 蓄热器
2.4.1 蓄热原理
蓄热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显热蓄热,另一种是潜热蓄热。在本文系统中未用到潜热蓄热理论,所以不加以说明,现只对显热蓄热进行介绍。贮存在蓄热介质中的显热热量可由下式给出:
(5)
式中 —单位体积的蓄热量, ; —温度,℃; —物质的比热, , —物质的比重, 。
严格地说,物质的 、 依温度而变,但在作为蓄热介质使用的温度范围内,可以看作是常数。因此,上式变为
(6)
结果,物质的蓄热量与温度差 成比例。但实际可以利用的热量,或者由于物质内的温度分布不同得不到平均温差 ,或者由于热损失等通常有所减小。
2.4.2 蓄热器容量的计算
蓄热器中储存的能量应该可以供应系统2~3天的采暖运行,系统日热负荷为406080kJ/d,所以2.5天的热负荷是1015200kJ。蓄热器的利用温差为10℃,蓄热器效率为95%,可得蓄热器容积为:
= =2.55 (7)
则,蓄热器容量取2.6 m2 。
3 结论
3.1 研究建立了利用太阳能采暖的完整系统,并对系统一些设备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计算,通过计算,检验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其结果证明东北地区利用太阳能是完全可行的。
3.2 通过本太阳能供暖系统可以对其性能进行分析,并可预测其长期节能效果,还可通过该系统进行实物设计,为东北地区今后在建筑中推广利用太阳能供暖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3.3 本系统在设计时进行了一次优化,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使系统更有效的发挥其节能的作用。虽本系统是对独立式100平方米建筑进行的研究,但它亦适用于其它大型建筑,这样使原有设计得到了广泛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周燕等.主动式太阳房的应用技术.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3.1
[2]吉林省志.卷三十五.气象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3]王惠清,吴忠义等.吉林省气候.气象出版社
[4]周琳.东北气候.气象出版社
[5]何梓年,刘芳,南振英,刘鹰.太阳能空调及供热综合系统.暖通空调HV&AC,2002.1
[6][美]J.理查德•威廉斯著.赵玉文等译.太阳能采暖和热水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新时代出版社,1990
[7][美]琛塞图书与琛塞杂志社编.来晋炎译.住宅太阳能采暖指南.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8][日]日本太阳能学会.太阳能的基础和应用.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2
[9][美]S.A.克莱因.岑幻霞译.太阳能供热设计f-图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10]D.Yogi Goswami,Frank Kreith,Jan F.Kreider.Principles of Solar Enginnering.Philadelphia.PA:George H.Buchanan Co.,1999
[11]Yeung M R,Yuen P K,Dunn A,et al.Performance of a solar-powered air-conditioning systen in Hong Kong.Solar Energy,1992
[12]He Zinian,Ge Hongchuan,Jiang Fulin,et al.A comparison of optical perfomance between evacuated collector tubes with flat and semicylindric absorbers.Solar Energy,1997
[13][日]田中俊六著.林毅等译.太阳能供冷与供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主要符号表
—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 ; — 建筑物的外轮廓体积,m3
—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 —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 集热器的集热量,kJ/ 月 ; — 月负荷 , kJ/月
— 太阳辐射月平均值 , kJ/ 月; — 集热器效率 , %
— 日负荷 ,kJ/d ; — 月份天数 ,d
— 所需集热器面积 , ; — 单位体积的蓄热量 ,
— 温度 , ℃ ; — 物质的比热,
— 物质的比重 ,
— 建筑物的供暖体积热指标(也称建筑物的比热特性指标),W/ m3•℃
回复
13楼
力诺瑞特做此工程比较成熟,皇明、桑乐仅作普通单台而已,上位老兄太阳能不了解就不要说话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