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地源热泵在中国的发展软肋
yanlufeng
yanlufeng Lv.12
2010年08月06日 13:49:07
来自于热泵工程
只看楼主

直击地源热泵在中国的发展软肋 发布时间:2010-6-22 近期,空调制冷大市场对浅层地热能开发状况进行了一次调研,调研人员可喜的发现目前浅层地热能应用发展迅速,但由于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不长,人们对它的认识和一些规程规范的不尽完善,使得地源热泵技术的全面推广与应用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调研专家提醒地源热泵行业必须队这些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是我国大部分地源热泵工程的审批、设计、施工和验收,以及后期的监测与管理的整套程序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目前,只有少数地方政府设立审批部门,如北京、沈阳等。尤其是工程后期的管理与监测工作,尚无统一部门管理,因此,造成地源热泵工程运行后的时间里,不了解地源热泵系统是否节能与经济。只有当整个系统完全停止工作时,才知道出了问题,这样导致人们对地源热泵技术的担心和疑虑,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直击地源热泵在中国的发展软肋
发布时间:2010-6-22


近期,空调制冷大市场对浅层地热能开发状况进行了一次调研,调研人员可喜的发现目前浅层地热能应用发展迅速,但由于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不长,人们对它的认识和一些规程规范的不尽完善,使得地源热泵技术的全面推广与应用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调研专家提醒地源热泵行业必须队这些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是我国大部分地源热泵工程的审批、设计、施工和验收,以及后期的监测与管理的整套程序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目前,只有少数地方政府设立审批部门,如北京、沈阳等。尤其是工程后期的管理与监测工作,尚无统一部门管理,因此,造成地源热泵工程运行后的时间里,不了解地源热泵系统是否节能与经济。只有当整个系统完全停止工作时,才知道出了问题,这样导致人们对地源热泵技术的担心和疑虑,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其次是浅层地热能地质基础研究工作比较滞后。调研专家告诉制冷快报记者,浅层地热能在我国起步并不晚,但现在发展滞后,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对浅层地热能缺乏详尽的研究。浅层地热能在国外发展依靠的是地质先行,而在我国,则是一些地质以外的行业(主要是热泵机组厂商)作为推动力量,有一部分人以为只要有了先进的热泵技术就可以进行浅层地热能的开发。事实上,浅层地热能发展的好坏,取决于对地质条件的研究程度。当前,我国即将迎来一个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高潮,需要有大量能够研究浅层地热能结构和换热效果的专业队伍,这样在设计的过程中才能更合理地根据供暖面积来决定工程的施工方案。
另外,我国的地源热泵工程规模普遍比国外的大,国外大部分都集中在1万平方米以下,我国十几万平方米的工程很多,而且建设规模有越来越大的趋势,现在20~30万平方米的工程很多城市都有。工程越大对地下环境的要求越高,尤其是大量地埋管换热器集中在一个地块,在城市里不但没有充足的地下空间,而且对地下环境的影响也很大。有些工程把成百上千的地埋管换热器集中布置在一块地方,长期运行后,在中间部位的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大大下降,从而影响整个地源热泵系统的效率,甚至导致系统的瘫痪。
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空调制冷大市场专家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对策。
1、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水平。地源热泵系统是地质环境、热泵系统、自动控制和暖通空调系统等多学科的有机结合。需要加强暖通空调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人员的密切配合,做到每一部分都要与整体相协调,才能使整个系统达到经济、节能与环保。
2、重视开发利用资源前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开展水源热泵适用区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工作。重点评估因开发浅层地热能资源而造成新的地面沉降、水质污染和热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减少环境隐患,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聚集“地源热泵技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监测与数字模拟和系统控制”等多专业的技术力量联合开展这一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3、以地质勘查评价为基础,查清资源情况。科学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必须重视开发利用前期的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重点开展热泵相关土壤参数调查;研究浅层地热能资源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热泵适用区划分,估算热泵适宜区浅层地热能资源量;制订切合实际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将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纳入近期或远期规划建设中。
4、加强相关技术研发,建立地温场长期监测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科学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必须坚持节约高效原则,加强浅层岩土热物性测试的研究;开展不同换热方式地下传热模型的模拟试验;地埋管换热器提高效率的设计优化;高性能回填材料的研究等相关技术研发工作,使采用热泵系统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功效更高。

[ 本帖最后由 yanlufeng 于 2010-8-6 13:50 编辑 ]
免费打赏
autocadbao888
2010年08月06日 14:37:25
2楼
支持一下
回复
autocadbao888
2010年08月06日 14:38:05
3楼
:) :) :)
回复
orchiddai
2010年08月07日 20:21:05
4楼
其实对于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的研究 无论是模拟还是实验都研究出了不少的成果 但是这些成果大都是在国外的现有模型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 建设性的研究成果并不多 特别是对于地下土壤的结构 一般都是简化处理 对于管群的研究 一方面模拟时所用到的网格数目庞大 需要计算机资源也比较高 另一方面实验研究又多存在局限性 实验方案有限 实验条件有限 所得到的结果普适性也不大 所以这方面的研究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回复
liyaokun1860
2010年08月10日 11:09:24
5楼
地源热泵地质条件是基础,首先要清楚地质条件是否适合采用地源热泵。
回复
yanlufeng
2010年08月11日 09:37:46
6楼
5楼的见解对;地源热泵地质条件是基础,首先要清楚地质条件是否适合采用地源热泵。
首先,进行地勘后就可以确定采用土壤源热泵,还是水源热泵。
回复
lazyboots
2010年08月11日 10:20:06
7楼
地质勘查能力很重要,须结合中国实际地质情况选择。
回复
zhongguoxiongmao
2010年08月17日 10:43:06
8楼
:victory:
回复
yanlufeng
2010年09月18日 09:08:34
9楼
关于地源热泵的的进一步研讨,希望大家发表看法,互相交流!
回复
kay1020kk
2010年09月19日 00:57:44
10楼
我是过来混钱的
回复
yanlufeng
2010年09月19日 11:18:28
11楼
楼上的网友,谁都需要钱。
但是,必须在为国为民的前提下,合理挣钱。否则必有后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