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设计水平?
hfh086
hfh086 Lv.2
2005年10月22日 11:32:29
来自于家装设计
只看楼主

请各位讨论一下,在当前的环境下、政策下如何提高设计水平?各位盟友个点建议吧?

请各位讨论一下,
在当前的环境下、政策下如何提高设计水平?
各位盟友个点建议吧?
免费打赏
hfh086
2005年10月22日 11:37:57
2楼
室内环境设计,是人为环境设计的一个主要部分,是指建筑内部空间的理性创造方法,是一种以科学为构造基础,以艺术为形式表现,为塑造一个精神与物质并重的室内生活环境而进行的理性创造活动。室内环境设计的目标体现在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两个基本方面,即一方面要合理提高室内环境的物质水准满足使用功能,另一方面提高室内空间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质量,使人从精神上得以满足,以有限的物质条件创造尽可能多的精神价值。
室内环境设计包含功能和形式两个相辅相成的结构层面。室内环境功能,是指室内环境的适用性,其基本点是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为宗旨,以安全—卫生—效率—舒适为基本原则,以解决综合性的人、空间、家具、设施等之间的关系问题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高品质的室内空间环境。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自然界中的一切东西都具有一种形状,也就是说有一种形式,一种外部的造型。同样,室内环境的功能也总是以特定的形式而体现的,因此,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形式变成为设计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方面,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来创造室内空间形式,使得室内环境的功能与形式达到和谐统一。室内环境设计创意构思的前提是必须满足室内的功能要求。设计师应熟练各种性质的空间功能构成与关系,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各种空间功能问题的方法和组织特征。在设计中应贯穿生态思想是室内环境设计有利于改善地区局部小气候,维持生态平衡。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强调人工环境的渗透和协调共生,就是生态思想的很好体现。今天的设计师在室内环境设计是如何贯穿生态思想,协调好人工与自然的关系,把握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坚持动态发展观,由于时间的推移,功能环境会相应的变化,设计不可能完美无缺,适用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特别是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从生活阶层的转换对室内功能审美需求变化到装饰材料、设施设备、构造方式等更新时代、日新月异,都对室内环境设计提出新的挑战,这也是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设计伊始就应该考虑将来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为以后的设计师留有发挥的余地。可持续性设计不仅要考虑静态的三维空间,还应考虑动态的时间因素。这可以称作是一种动态的、弹性的设计。
室内环境既有使用功能要求又有艺术审美上的要求。其设计目的在于一种室内意义的创造,它表现为室内环境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是通过心理的双向交流而得以实现,即人对室内环境的认知和环境对人的影响,而设计就是以特定的设计语言或形式来促成这种表意的过程。所以,室内环境设计师在考虑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必须思考精神功能要求(艺术感染、心理感受、视觉反映)。室内环境设计的艺术表现是旨在组织和塑造空间时,其形式内含有两方面的属性:一种是内在的内容,另一种是事物的外显方式。内在的内容是通过室内气氛,室内心理感受、室内已经呈现出美感,事物的外显方式是指运用形式美法则——适度、均衡、韵律、和谐,通过形式的外显方式呈现出美感。设计师要学会研究人的认识特征和规律,研究人的情感和意志,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运用各种理论和手段去冲击影响人的情感,使其升华已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联想的手法来影响人的情感思潮,以扩大环境对人的感受深度和丰富的层次内涵。
现代室内环境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人是环境存在的主体,人不仅有生理需求更有心理需求。心理的满足,则需要与室内环境进行心的交流,以体验到舒适,感受到快乐。而满足人的心理情感需要,就必须创造出室内意境来。现代室内意境是室内环境所集中体现的创意构想、意图、主题,是室内设计中精神功能的高度概括,是一种蕴藏于感性形式外的、能引起人无限的、深邃的思索和联想,给人某种启示或收益的设计艺术美。室内环境的已经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空间形式是静态的,如何化静为动,或者静中有动,是室内环境设计所需要探索与追求的,是通过室内空间布局、家具器物的样式选择、材料质感的搭配以及界面的造型等一系列环境的设计来形成空间的整体美,营造出空间的意境美感,使人深深的感悟到设计内在的个性、情调、品位等内涵。它是设计师通过对文化、科学、技术、生产各种系统要素整体化的联系,心理学、人体工程学、人文科学的相互渗透,以及自然因素、人和社会因素的总和,而体现出的一种设计过程。
室内环境设计不仅仅是满足使用功能,更重要的还要创造一个室内的生活环境。室内心理感受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指空间环境作用于人的感受器官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就一般心理过程而言,人的感受、知觉、认识、想象、思维情感、记忆等心理过程是每个人面对特定空间环境时都会产生的心理反应,进而形成对室内环境进行整体的感知评价——美感、新奇感、舒适感、恐惧感等。研究个性心理,可以为有针对性的空间创意或设计目标提供科学的依据。约翰﹒波特曼曾说:“
回复
hfh086
2005年11月22日 17:16:34
3楼
新手必看的网站,可以提高自己对应用软件基础的提高,和进一步的提高。
http://www.enet.com.cn/eschool/
回复
wanghui9911
2005年11月26日 20:13:23
4楼
室内设计七大新趋势
设计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

从构成世界之三大要素的自然——人——社会这三个坐标体系出发,现代设计已从产品设计拓展到环境设计,由“生存意识”进展到“环境意识”,正如加拿大建筑阿瑟?埃利克森所说的:“环境意识就是一种现代意识”。美国建筑师们认为:八十年代的重要发展并不是这个主义或者那个运动,而是对环境设计和景观设计的普遍认同。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了城规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园林广场设计、雕塑与壁画等环境艺术品设计以及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所进行的理想的内容环境设计,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以至于迅速发展成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十分实用的新兴边缘科学。记者近期采访我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绮曼教授,请她对室内设计的发展新趋势进行分析。张教授认为现代室内设计大致可归纳为七个新趋势。

回归自然化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和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流派由此兴起,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功夫,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具象的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

整体艺术化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要求从“物的堆积”中解放出来,要求室内各种物件之间存在统一整体之美。室内环境设计是整体艺术,它应是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的把握,功能组合关系的把握,意境创造的把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协调。许多成功的室内设计实例都是艺术上强调整体统一的作品。

高度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设计中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

高度民族化

只强调高度现代化,人们虽然提高了生活质量,却又感到失去了传统、失去了过去。因此,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就是既讲现代化,又讲传统。我们在日本考察时,看到许多新的环境设计反映了日本设计人员致力于高度现代化与高度民族化结合的设计体现。去年落成的东京雅叙园饭店及办公大楼的室内设计,传统风格浓重而又新颖,设备、材质、工艺高度现代化,室内空间处理及装饰细部处处引人入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深受启发。日本各地的大、小餐厅、菜室及商店装饰食器均进行了配套设计,人们即使在很小的餐馆用餐,也同样感受到设计者的精心安排。因此,“处处环境美,处处有设计”给每个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个性化

大工业化生产给社会留下了千篇一律的同一化问题。相同楼房,相同房间,相同的室内设备。为了打破同一化,人们追求个性化。一种设计手法是把自然引进室内,室内外通透或连成一片。另一种设计手法是打破水泥方盒子,斜面、斜线、或曲线装饰,以此来打破水平垂直线求得变化。还可以利用色彩、图画、图案,利用玻璃镜面的反射来扩展空间等等,打破千人一面的冷漠感,通过精心设计,给每个家庭居室以个性化的特性。

服务方便化

城市人口集中,为了高效方便,国外十分重视发展现代化服务设施。在日本采用高科技成果发展城乡自动服务设施,自动售货设备越来越多,交通系统中电脑问询、解答、向导系统的使用,自动售票检票、自动开启、关闭进出站口通道等设施,给人们带来高效率和方便,从而使室内设计更强调以“人”这个主体,让消费者满意,方便为目的。

高技术高情感化

最近,国际上工艺先进国家的室内设计正在向高技术、高情感方向发展,这两者相结合,既重视科技,又强调人情味。在艺术风格上追求频繁变化,新手法,新理论层出不穷,呈现五彩缤纷,不断探索创新的局面。
回复
wanghui9911
2005年11月26日 20:17:33
5楼

万科上海公司设计总监 张海涛
第一我们希望在这个组团里面有不同层次的人,不同层次的人精神追求会有相同的境界和相同的方向,这里户型的配置,我们特意从100多平米到200多平米都有,而且是分在一个组团里面,目的是希望不同阶层的人,或者不同收入的人能够在一起,来分享他们生活的经历。在整个总图的配置时候,我们坚持了几点,第一个我们是想把最好的景观留给公共空间,希望大家在这里有更多的交流的场所。跟组团的规划一样,我们是希望整个建筑单体也是由不同的材料穿插组合,这些材料也是在追求现实之间的一个平衡,整个过程是非常艰苦的过程,但是这个结果是一个值得大家欣慰的结果 。
[加拿大CPC建筑设计公司 邱江]我们有一系列的想法,希望它是一个生态的社区,是一个跟人的尺度非常合适的社区,所以也就是在做总体规划的同时,我们还在做一些细致的设计,通过这些手段,这些方法,我们希望用这种手段来把它整个小区的设计做得很好。我们当时也希望总体的规划里面,一个建筑类型多样化,通过多样的组合,把整个组团里面的建筑变得非常的丰富,在大社区这个方面,在整体的社区规划方面,这个规划结构是异常的清晰,但从组团这个结构上又异常的丰富,这种做法应该是比较合适,比较好的一个生活社区这样一个要求。
美国海波设计公司 陈立波
万科创造了很多美好的东西,但是被围墙拦起来了,蓝山这个设计我们应该祝贺发展商和规划师,设计师,创造力非常好的,随着规模的增加,超过一定规模的话,看过来是围墙,从整个邻里设计和规划角度来讲,我们提出后现代房产邻里的规模,或者地块发展的规模,相互之间有很多的围墙拦起来,这个生活是私密的,这个在国外已经有非常好的经验,不是一定要城市化,而是规模的控制。
日清设计公司 余泊
设计师只是为发展商提供一个设计,我认为建筑可能分成三种,一种建筑是在图片上的建筑,是只能看的,再一种建筑是只可以摸的,我认为好的建筑是被建造出来的而不是设计出来的,真正一个好的产品,它的建筑应该是既可以看,又可以摸的,居住在里边非常舒服的,蓝山这个项目至少在国内,既可以被看又可以被摸的角度上做得非常出色的。首先是样板房后面的栏杆,在两片栏杆之间加了一片木头,实际上这种做法是很简单的做法,但是通过这种做法无论从手感上,从视觉上与使用者拉近了一些关系,再一个大家注意到在建筑外墙上,我们使用的木材比较多,这一点上我特意仔细看了一下,如果我看了没错,是防腐的,国内的有一些项目是使用了木头,但是没有使用防腐的,这一点万科是比较仔细的,对人的亲近感提高了很多。还有就是广场上的石材,在别墅当中使用了同样的颜色、质感,但是它使用的是文化石,在这一点上能够使人真正碰到摸到的地方,考虑它的质感,考虑舒适度,而在广场上,又考虑到视觉感觉,不同的地方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然后再有一个就是素混凝土,我觉得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素混凝土,这个在国内我还没有见过比它做得还要好的,作为一个这么大的项目,从细部来讲有很多的东西,而且是看不着的,只是设计师和发展商的记忆,作为使用者永远都不知道,发展商和设计师都是做了很大的努力。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会长、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 来增祥
万科是个有品牌的公司,我看了一下觉得非常有启发,怎么样在设计楼盘的时候,从社区文化,从邻里这个角度来考虑,从大的趋势都是非常好的,还有在设计里面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比如用的石块,木材的运用,也考虑到开窗以后跟景观的相符,我总的感觉还是非常亲近。总的设计是比较简洁,里面的平面利用率比较高,房间的配置都比较好,所以我非常高兴能够看到一个非常有特色,而且是考虑得方方面面,特别是像邻里关系的这样一些问题的楼盘
中国建筑设计大师 蔡镇钰
我觉得万科公司和CPC公司运作了一次非常好的探索,而且是很成功的。什么是新的生活模式,什么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不同阶层他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点,又有什么样的不同点,我们不能老是主宰自然,我们要和自然要合一。我们是海纳百川,我们的建筑文化也一定探索一条新的道路,我想我们一定会创造出一个新的文化建筑。
上海市建筑学会副会长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项祖荃
万科推出的这些楼盘给人的印象是崇尚环境,崇尚自然,追求人性化的情调,今天看的蓝山的楼盘推出了富有现代感,崇尚现代简洁城市生活的风格,采用的组团式的住宅空间,在繁华的都市中间创造出人与自然交流,创造出的组团式的空间,应该说创造了一个比较亲切宜人的人性化的空间,在建筑上也是采用了一些自然的材料,开放了室内空间,使室内和室外能够交融在一起。我感觉到万科在蓝山的楼盘里面,用了不大的组团式空间,建筑面积也不是最大,但是它却创造了一个比较亲近宜人的环境,这是比较成功的一些地方。

其实,无论后房产时代还是前房产时代,提法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现阶段大家都已经开始了理性的思考和探索, 如何让建筑更好的发挥它本身的功能,如何让建筑带给人们全新的生活方式…… 不论怎样,最终的结果就是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双赢。万科已经开始这样的思考,而蓝山是万科最新的一次尝试。
  【万科上海公司总经理丁长峰先生现场致辞】
  首先我代表万科感谢诸位带宾,今天能够光临我们这个小地方,说它小,因为这个项目目前只是做了第一期,后面的很多东西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够把它呈现出来,所以大家能够在蓝山这个项目的初期,刚刚露出雏形的时候,就能够关注它,能够给我们提供非常多的建设性的意见,我觉得作为主人方是非常感谢大家。
  这个项目是在2001年的项目我们开始策划的,本来这个项目整体的规划非常大,不是大家看到的差不多400百亩地的项目,因为在2001年的时候,这边有一个很大的规划,半成一个包括大学城在内的非常大型的规划,当时选择了万科作为他们的合作伙伴,今天看到的蓝山,是我们原先策划规划中的第一期的项目,原先我们规划整个一个新城,包括有别墅型的项目,包括了商业中心,包括文化和起居设施,等等一系列的工程,后来是由于整个土地政策的变化,包括浦东这一块整个的发展规划做了很大的调整,所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工程只是一个计划空间的一部分。
  第二,这个项目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之中,从01年到今天,其实市场的格局变得非常多所以万科在整个过程之中,整个策划的概念也变得很多,今天我们在这边,包括参与我们这个项目的建筑师,大多数都到齐了,包括其他的一些合作伙伴都在这里,我们一同是见证了这个项目,从前面到后面转变的一个过程。
  可能万科做项目是对很多东西精益求精,在这个过程之中,对我们的合作伙伴折磨得也比较多,所以在这里也表示歉意,也表示感谢。
  这个项目一开始的指导思想是非常朴素的,因为这个用地是在浦东的,在2001年的时候,上海整个发展还没有能够环线以外的开发,而我们要在这个地方继续发展,我们怎么样才能够吸引买家,或者怎么样才能够创造出有活力的和发展潜力的街区,当时我们做了很多的研究,我们曾经和销售部的同事说过,我们希望不管是我们的同行,还是我们客户,万科又做了新的东西,这个东西是原来在上海市场上没有过的,这样一个朴素的想法,今天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是达到了。
  今天大家看到的是最后的给出的方案,一会儿我们同事会在他的发言里面,会把中间变化的过程,给大家做一些介绍,这个是会很有意思的,不管我们在讨论城市的发展,还是作为房地产的公司,还是作为建筑师,我们看一看这个项目,一个转变的过程会是怎么样的。
  大家看这个项目的建筑形式,甚至这个楼书、会所,可能跟以前上海市场办的项目不一样,这个后面也是有一个背景,因为当年我是想做一个项目要超过北京同类型有个性项目的水准,这是当年我的想法。我们能不能给建筑师更大的自由,同时我们能把它做得更好用,把这个缺点改掉,但是同时利用北京一些公司,他们做事的一些锐气,他们的一些创造力,这个是当年的整个策划项目的想法。
  最后一点,今天是走在后房产时代,大家对这个理解都不一样,但是今天我们面对的游戏规则,从去年的121文件等等,最起码表示了一点,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市场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我们这个市场将来一定会变成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功夫才能参与进去竞争的市场。
  在这个市场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房地产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还有客户排队去买房的时代可能逐渐在远去,包括万科今天所做的其他项目,其实房地产这个行业,本来应该是一个资金高度密集的行业,但可惜在中国的前房产时代,只要拿一下地就能赚钱,就能卖得出去,我们把这个行业变成一个不被人尊重的行业,在过去这些年,曾经出现了这样一个危机。
  
回复
wanghui9911
2005年11月26日 20:18:33
6楼
【万科上海公司设计总监张海涛先生发言】

  我这个工作的经历是设计师的经历,如果我买房子的话,首先第一个是有天有地,第二个希望它有通透的视觉和空间,第三个希望它是一个各色人群聚集的社区,第四个就像蓝山一样。
  各位设计界的前辈下午好,我是上海万科地产公司的设计总监张海涛,我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蓝山的设计过程,大家也说了,在做蓝山的时候,把这个定位是做成一个与众不同的。
  对设计来讲要做与众不同的产品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整个项目我们从2001年开始策划,整个产品的形态和它的设计定位,我们也经过多次的反复,从2001年开始,我们首先是做了一个国际投标,当时请了三家设计公司来进行投标,后来是加拿大的CBC设计公司中标,配合万科一起来做这个产品的方案和整体规划的设计,后来是由中建设计公司参与进来,进行设计配合,景观方面我们是请了加拿大的一个景观师跟我们一起参与景观的设计,那么整个的过程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在此也对参与我们设计的合作者表示感谢和敬意,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忍耐力完成这个工作。
  这个是2001年我们施工的一个场地,这个是我们在投标以后做方案的时候一个比较成行的规划,另外这个项目最初的成行以及它的总图和组团,我们希望在这个配置里面能够把这个项目的特点表达出来。
  第一我们希望在这个组团里面有不同层次的人,不同层次的人精神追求会有相同的境界和相同的方向,这里户型的配置,我们特意从100多平米到200多平米都有,而且是分在一个组团里面,目的是希望不同阶层的人,或者不同收入的人能够在一起,来分享他们生活的经历。
  这个住宅成行以后,我们请加拿大的设计公司帮我们做景观的规划,这个是我们第一个形成的情况,在整个总图的配置时候,我们坚持了几点,第一个我们是想把最好的景观留给公共空间,希望大家在这里有更多的交流的场所。这个就是我们当时对整个社区的初步意向,这是大家看到今天的效果。这个路口我们是希望把它做成含蓄的表达方式,这里前面做了一个景墙。
  第二也讲一下建筑设计这一块的考虑。跟组团的规划一样,我们是希望整个建筑单体也是由不同的材料穿插组合,这些材料我们有几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希望它尽量是自然材料,自然的效果,第二个这些材料元素之间没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我们自己用了一个有灰的墙面,圆窗的框架我们也用了钢的材料,这是一个实际的效果。这些材料也是在追求现实之间的一个平衡,比如拿这个窗户来说,最早的是希望拿这个槽钢做这个框架,因为我们认为钢的材料不能够表现社区的精神,实际上槽钢在做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麻烦,需要氧化处理采用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是处理过的钢材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焊接,最大的问题就是会变形,这个也是跟做门窗的厂家研究了很长的时间,做铝合金形式槽钢的窗。这是一个室内的效果,整个过程是非常艰苦的过程,但是这个结果是一个值得大家欣慰的结果。
  【加拿大CPC建筑设计公司邱江先生发言】
  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讲,每一个设计实际上是它成果的本身并不重要,而整个设计过程是非常有意思的,并且万科从来不是非常容易打交道的公司,他们的要求非常严格,从我们在中国进行建筑设计,进行规划设计将近7、8年的经验来讲,万科做项目的确不是最容易的项目,但是我们觉得是值得回忆的项目,所以今天也想借助这个机会能够重温这个过程,我也希望带着大家来走一遍我们这次设计的历程,我相信这次来之前,给我们一个题目是讲在后房产时代的建筑设计和建筑创作,我可能分为两部分,首先讲一下创作过程,以一个实例的方式,整个CPC在建筑设计创作的一个手段和手法,同时在项目交流的时候更多的讲一下关于创新的一些体会。
  关于这个蓝山项目,对CPC有很重要的意义,CPC是在2001年进入上海市场的,这是我们从加拿大搬回到中国的第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一半是在加拿大做的,一半是在上海做的,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对设计的要求也是一点一点的熟悉,一点一点的适应,我们在加拿大做设计的时候跟中国最大的区别,在那里没有所谓朝向的要求,或者没有一个朝向太阳的要求,在那里最漂亮的景观在北部,那里做得住宅的房子是朝北的房子。
  国内做住宅的做法由于对朝向的这种过分要求,使得小区搞得非常的弱,基本上是一个联排的形式,从规划的角度讲,从施工的角度讲,这是最容易的方式。
  有要求来享受或者居住这个房子的人,他们可能对社会经验的追求,可能会强过或者比其他仅仅追求生活层面的舒适度,会要更强一些,所以我们在这里做得比较大的尝试,我们希望做成一个围合的空间,比如运用建筑不只是仅仅满足简单的朝向的要求,我们相信对于朝向的要求一方面来讲,有阳光这种追求,从另一方面讲还是因为在中国当时的社会情况比较差,因为没有空调,所以希望通过自然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买家是通过建筑的设备来解决最简单的功能问题,通过这种组团式的方式给它造成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这个就是当时在中标时候的方案,研究一期的方案,我们也非常幸运,当时受到万科的鼓励,让我在这个方面继续做下去。
  从设计方法上有这个做法,是从最大的方面来考虑,然后从最小的方面来考虑,通过两方面的考虑把它整合出来一个,我们觉得对这个地块比较合适,比较适合于这个地块的方案,这种规划手段和设计手段,实际上是职业高中贯穿到设计的整体思想当中,我们在前一段提供规划里面,也是采用这样的设计理念,我们采用的是大社区小组团这样一个意思,在国内我们看到很多的规划,相对来讲比较简单的规划就会看起来比较呆板一些,会不够抢眼,所以我们会看到有很多的曲线,有很多的手法这种方式,但实际上在真正人的生活过程中,在这样尺度上做这种设计是不能被感受到的,并且由于设计本身的复杂性,社区的规划结构会比较弱化。
  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我们从交通到绿化考虑整体是怎么样,在整体的前提下,再用组团跟其他大的市政结构进行吻合,同时我们也有一系列的想法,希望它是一个生态的社区,是一个跟人的尺度非常合适的社区,所以也就是在做总体规划的同时,我们还在做一些细致的设计,通过这些手段,这些方法,我们希望用这种手段来把它整个小区的设计做得很好。
  最后在2002年的下半年八月份,整个建筑的规划基本上就成为这样一个位置,整个一个过程中是跟丁总在一起,张先生在一起一遍一遍的讨论,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方案和我们中标的方案有很多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尽量减少东西向,考虑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并且我们进一步加强东西向是很好的景观,同时我们研究对整个规划、组团的过程中也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样做这样一个组团,让这个组团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交融,所以我们在讨论这个过程中,看怎么样的组团是你可以认知的,我们最后通过讨论通过一些文件资料的调查,我们决定把每一个组团控制在15个单元之内,整个人之间是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认识的,超过这个以后就有可能会使得社区的人性化成分降低,所以大家也看到我们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上来考虑的,而是从一个比较理性的过程来达到我们的设计,这也是我想讲的主题,就是这个建筑的设计,建筑的创新,从某一个意义上来讲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至少内涵是非常的理性,但是它的外表是非常的感性。
  这个研究模型是在总体的规划没有最后落定,是在比较典型的结点,我们希望一个组团是这样一个样子,我们当时也希望总体的规划里面,一个建筑类型多样化,通过多样的组合,把整个组团里面的建筑变得非常的丰富,在大社区这个方面,在整体的社区规划方面,这个规划结构是异常的清晰,但从组团这个结构上又异常的丰富,这种做法应该是比较合适,比较好的一个生活社区这样一个要求,从另外一方面讲也是工作的一种方式,我们在设计工作中,我们会做一系列的工作模型。
  这是在社区里面另外一个形式,这个可能会在第二期,第三期会有,这是最后的总体规划,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希望在蓝山社区里面反应这样一个东西,比较不同于一般做法的方式,我们在整个立面设计过程中,或者整个平面设计中,我们希望建筑性有这样一个性能,但是平面表现出来对空间的要求,在平面过程中,我们制作了大量的模型。相信通过这种做法是最好的把握,在三维里面是什么样子,能够做到真正实施是什么样子的。
  
回复
wanghui9911
2005年11月26日 20:18:58
7楼
【艺术家米丘先生发言】
  我跟万科是老朋友了,因为我96年回到中国的时候,当时在深圳正好在华侨城当时做了一部分的房型设计,在深圳的时候也看了一些城市小区的风景,其实万科是我们特别关注的房地产公司,让我感觉它跟我们的生活,跟我们整个的方式很近,他们也不断的与时俱进,而且还朝前走了很多。
  我还是考虑这个设计跟我自己的生活有关,跟我自己生活没有关系的,我也不太想做这个项目,这个主要是跟老的社区和新的社区的交界,其实还是跟我自己原来是做建筑,基本还是从创作的角度来说。后来跟万科做的,我给自己找了几个理由,我以前基本上的房地产公司让我参与的话,我都没有做,原因是有一个奇怪的感觉,我96年回到中国以后,我发现中国是一个特别奇怪的时代,其实是一个房地产的文化时代,我发现我周围的人,和我所认识的,都跟房地产有关系,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我一直拒绝着是不是不应该跟房地产有关,最后还是跟房地产有关了,我就是在找我的理由。
  当我最后发现这个理由好象也成立,第一万科他们始终是从以人为本的这一点出发,我觉得这是跟咱们需要房子的,然后休息,为了工作,万科所有的房地产建筑跟我们生活做得特别相近,所以这是让我感兴趣,吸引我的一部分,好象他们也基本上没有骗老百姓,给老百姓很大的发展空间,好象是以人为本的,第三在目前中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愿意插到老的城里面去,基本上把原有的城市结构或者做了破坏,或者做了歪曲,万科也许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直接在市中心开发,但是基本上在城市郊区和边缘做了一个新的房地产,提供一个新的生活标准,这是我感兴趣的一部分,所以最后就答应了。
  最后产生的结果,我们是做了一个系列,做了三件作品,大家也在不断的提,大家都在提艺术家到底在这个城市景观,或者城市文化里面说话算数吗?第二艺术家他们在整个城市化过程里面,到底有他们的意义吗?我觉得这个讨论现在是很大,因为这个月的月初,甘肃兰州他们做了一批,由设计家来做的建筑,完全是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讲的,可能生活、文化、艺术跟人的直接生活还是应该建立一个紧密的美的关系。
  【美国JWDA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业务部副总经理胡劲松先生发言】
  说到蓝山这个项目,说到联体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做万科的项目,因为我们在中国差不多有十几年的工程经历,在这个十几年里面,我们做的住宅项目大概只有不到十个,我们觉得万科是一个很负责任的发展商,而且它很多的行为基本上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大的社会意义。
  中国发展非常快,这样的结果会造成在这么短时间内,会存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各种东西混合在一起,那么这样的冲突和矛盾,作为设计师要从技术方面去解决很多和经济文化方面的问题,肯定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同样在这个社会经济水平发展不平均前提下,像万科的发展商有领先的观念,它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超出平均发展水平的话,超出发达国家当时在这个经济水平下所发展的东西,在这个环境下做一些超前的东西,必然会遇到非常大的挑战,这可能是设计,包括发展商本身觉得很艰苦的原因,追求结果来讲,会觉得很愉快,肯定是建筑师本身的职业性在这边,最后看到这个结果非常高兴。
  讲联体这一块,对中国来讲非常重要,从其他各个发展国家来看,这种形式解决了大部分人生活的场所问题,未来在上海联排肯定是会发展的,这个联排跟七八年以前是完全质的变化,蓝山这个项目是非常可贵的,我个人的经验来讲,实际上在上海做住宅设计,要作出好的东西是非常困难,因为刚才讲了这么一个压缩的规划环境下,产生建筑师的责任就是尽可能去调整各方面的矛盾,包括文化、制度,包括生活习惯,包括经济水平,还有包括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快速发展,会面临非常大的问题,但是它的意思也就在这里。
  这么大联体的开发,从产品本身意义来讲,可能它会超过国外,包括美国很多的同类的项目,因为中国水平的发展是远远超出平均水平,因此发展商本身要解决一个政府来承担的责任,在这么一个背景下,这个是比较高质量的结果。
  【美国海波设计公司陈立波先生发言】
  讲到街区的邻里关系,街区的设计,作为一个设计师联想了一些问题谈一下,万科一直是我们非常尊敬的发展商,我想谈一个规模的问题。
  我们今天这个主题也是讲建筑师和发展商怎么创造更好人的生活,规划和创造更有意思,更有内容的生活,我想到的是一个人的需求,刚才丁总也讲过,后现代房产可能拿地也越来越大,我们公司也是最近拿到规划方案是上公里的,有一个趋势是非常危险的,我看到的公共交通线也是越做越大,我们可以看到万科的城市花园也是很大,它其实是在创造一个城市,是万科城,里面有商业,有餐饮,有生活,但是是一个私密生活,我们从小在上海长大,商品经济还没来的时候,所有的空间都是开放的,我们可以感受很多生活,也可以跟人交流,得到更多的信息。
  万科创造了很多美好的东西,但是被围墙拦起来了,蓝山这个设计我们应该祝贺发展商和规划师,设计师,创造力非常好的,随着规模的增加,超过一定规模的话,看过来是围墙,从整个邻里设计和规划角度来讲,我们提出后现代房产邻里的规模,或者地块发展的规模,相互之间有很多的围墙拦起来,这个生活是私密的,这个在国外已经有非常好的经验,不是一定要城市化,而是规模的控制。
  【联创国际王川先生发言】
  今天这个题目也是非常的大,我也不是太理解后房产时代,但是我感觉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人快事把这个住宅作为一个产品,这是我们后房产住宅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大家越来越把它看成一个产品来对待,我可以用其他的行业作为一个参照的话,像电视机或者是冰箱这样的东西,我们叫它产品,我们为什么要把住宅叫成产品,在这个地方有几个意义,就是它的实用性占到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我用这个电视机的时候,我并不去问这个电视机体现了什么设计理念,或者是它有什么风格,而我只是要实实在在这个电视机能看到每一个频道,能看多少年不报废,所以在住宅设计的时候,也同样是进入了这个阶段,在国外住宅是成熟的产品,中国的住宅进入后房产时代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我们把实用性放在最重要的,在这一点意义上来说,我虽然没有直接和万科设计有关系,但是我们间接的也有很多。
  我感觉万科这个发展商是代表今后住宅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就像我们看到国外一些大的发展商一样,就是它把住宅本身的品质放在首位,那么这一点我觉得是产品可以作为一个代表,我们前一阵去看了万科的天津水晶城,我们也作为万科的专家帮他们策划无锡万科的项目,总的感觉万科这个房产商,确实能够在后房产时代领导潮流。
  如果说到产品的话,我们现在的住宅,不是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了,我的感觉是如何和国际的先进水平有非常大的差距,这一点万科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而且我觉得万科也是做得最好的一家,为什么很多人感觉我们的产品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自己回国以后很难找房子,因为我觉得实在是太简陋了,可能拍一张照回美国的话,我的太太、小孩会很高兴,园林很大,房子很好,但是住了以后就发觉问题,北京我觉得稍微好一点,所以我在这个地方理想的住宅,这里的房子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漏风、不保暖,而且没有防潮的处理,不管从设计理念、施工还是最后的检测系统,就是要对它的保温、隔热、防潮进行测试,中国在这方面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在这方面万科做得工作是非常扎实的,很多设计师还有业主他们是不理解这个方式,但是我是确实感受到这个概念。
  用槽钢来做玻璃,可能我们更多考虑是美观的因素,但是应该把这个槽钢和玻璃的抛面和美国的,或者是日本的做槽钢的抛面一看,才知道里面有多大的差距,因为我们在美国做槽钢和玻璃的时候,在槽钢的内墙要做保温处理,然后再包上装饰性的钢皮,然后还有做防火的处理,这个造价是非常高的,在中国是不可承担的,但是我们往往做的人没有理解它的复杂性和困难性,所以我想提一点,我们进入后房产时代,我们就是要把这个产品做到世界一流。
回复
wanghui9911
2005年11月26日 20:19:28
8楼
【日清设计公司余泊先生发言】
  刚才丁总谈到东京的六本木山的项目,当时我曾经有机会参与过办公楼的详图设计,有几个数字可以提供给大家,它当时后面有两栋服务式公寓,这个我没有参与,主要的办公楼详图我参与了,这里面有一个报价,当时评估的是,仅仅是玻璃幕墙和外装是五万每平米,现在在国内经济水平来谈的话,可能还是有点不成熟。
  首先感谢万科给我这个机会认识这么多朋友还有这么多前辈,今天看了以后有一些观后感,刚才提到关于作品和产品之间的区别,还有丁总讲到想在这个地方做一个项目要超过北京,其实我是一个北京人,但是我是99年来到上海工作以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上海,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觉得北京那个地方可能是一个比较利于出作品的地方,上海这个地方是比较利于出产品的地方,但是作品和产品之间我不认为他们之间是有矛盾的,一个好的作品同时必须是一个好的产品,否则的话只是引起一些争论,或者在业内,在圈内让大家感觉到有争议,而在市场上没有得到认可,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作品。
  相比之下,北京可能只是在炒作上下的力度会比上海大一点,同时到了现场,我今天看了周围的建筑,看了这些东西,又看了建筑师关于这个项目的解释,我可以感觉到,这个项目从开始设计到现在这一步是非常艰苦的过程。
  作为发展商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而我们设计师只是为发展商提供一个设计,能不能对消费者的胃口,我觉得发展商比设计师更有发言权,我认为建筑可能分成三种,一种建筑是在图片上的建筑,是只会看的,再一种建筑是只可以摸的,我个人认为日本的建筑是只可以摸的,我不认为日本的大部分的建筑是在设计上有突破,我认为好的建筑是被建造出来的,而不是设计出来的,真正一个好的产品,它的建筑应该是既可以看,又可以摸的,居住在里边,使用起来的时候又是非常舒服的,在这个地方蓝山这个项目至少在国内,既可以被看,又可以被摸的角度上做得非常出色的。
  其中有几个地方提出来供大家探讨一下,首先是样板房后面的栏杆,在两片栏杆之间加了一片木头,实际上这种做法是很简单的做法,但是通过这种做法无论从手感上,从视觉上与使用者拉近了一些关系,再一个大家注意到在建筑外墙上,我们使用的木材比较多,这一点上我特意仔细看了一下,如果我看了没错,是防腐的,国内的有一些项目是使用了木头,但是没有使用防腐的,这一点万科是比较仔细的,对人的亲近感提高了很多。
  再一个在室外的木地板上的运用,也是拉近了住宅的亲近感,还有一个我注意到一些拐角的突窗,在这个角落上他们没有做框,而是直接的玻璃,这一点很重要,这个肯定是设计师也好,发展商也好,对于外形承包商施加了很多的压力,还有就是广场上的石材,在别墅当中使用了同样的颜色、质感,但是它使用的是文化石,在这一点上能够使人真正碰到摸到的地方,考虑它的质感,考虑舒适度,而在广场上,又考虑到视觉感觉,不同的地方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然后再有一个就是素混凝土,不知道后来采取了什么手段,虽然墙上的印子和模板有一些差别,但是至少从第一感觉,从视觉上,或者我用手摸的时候,我觉得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素混凝土,这个在国内我还没有见过比它做得还要好的,作为一个这么大的项目,从细部来讲有很多的东西,而且是看不着的,只是设计师和发展商的记忆,作为使用者永远都不知道,发展商和设计师都是做了很大的努力。
  【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来增祥先生发言】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万科这个楼盘的关注和学习,万科设计新潮的都是有品牌的单位,我看了一下觉得非常有启发,怎么样在设计楼盘的时候,从社区文化,从邻里这个角度来考虑,从大的趋势都是非常好的,还有在设计里面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比如用的石块,木材的运用,也考虑到开窗以后跟景观的相符,我总的感觉还是非常亲近,感觉都很好,也有几点可以举出来探讨的。
  刚才王川先生讲的,我们对于这个玻璃面,看到的话,就是对面的房子的背部,这个从节能的角度也是值得探讨的,我也不是绝对反对玻璃面太大一点,但是上海是一个冬冷夏热的地区,我们上海是一个非常缺能源的地方。
  有一个现在问题我们不敏感,就是节能的问题,节水的问题,恐怕要综合考虑一下,王先生讲的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我们跟国外的住宅差距到底在哪里?我们的投入可能跟国外的投入甚至是超过国外的投入,但是我们得到提高生活质量的回报恐怕没有人家三分之一的多,刚才你说的槽钢,我刚才讲的大的玻璃面,都还是值得探讨的。但是我总的评价还是蛮好的。
  总的设计是比较简洁,至于其他方面也提供一些参考,我们这个设计有我们的规范,比较我们设计一个横栏杆是有规范的,在住宅里面根据国家做建筑的规范,而且你是在外面的,开孔不能大于11.4,假如我设计得比较漂亮这个也可以做,另外我们看了一下这个出风回风在一个平面上面,这个是要短路的,这个可能要有一些调整,但是总的我还是蛮喜欢的,做得蛮简洁的,可能里面的平面利用率比较高,房间的配置都比较好,所以我非常高兴能够看到一个非常有特色,而且是考虑得方方面面,特别是像邻里关系的这样一些问题。
  【中国建筑设计大师蔡镇钰先生发言】
  非常感谢有机会来学习,我觉得万科公司和CPC公司运作了一次非常好的探索,而且是很成功的,这个工作也包括了在座参加环境艺术设计,我应该是来祝贺你们在探索道路上迈出可喜的一步。
  第二什么是新的生活模式,什么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不同阶层他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点,又有什么样的不同点,比如什么是艺术家,什么是环境艺术家,什么是建筑师,什么是建筑师理解的建筑,而什么又是艺术家理解的建筑,可能光说以人为本不全面,我们不能老是主宰自然,我们要和自然要合一。我们是海纳百川,容纳了很多的先进思想,什么是我们五千年民族文化的传统建筑设计理念,我们很多丰富多彩的建筑手法,什么样我们既是海纳百川,又是放眼世界要回归中国,在这一块土地上创造我们所需要的,我们的建筑文化也一定探索一条新的道路,有王总这样的公司,还有CPC这样的单位,一定能够在继往开来的道路上,把我刚才所说的这些问题,我回去都想认真思考一下,如果把这些问题再理深一点,我想我们一定会创造出一个新的文化建筑。还有一点关于后房产时代,我对这个表示怀疑。
  【上海市建筑学会副会长项祖荃】
  万科推出的这些楼盘给人的印象是崇尚环境,崇尚自然,追求人性化的情调,今天看的蓝山的楼盘推出了富有现代感,崇尚现代简洁城市生活的风格,采用的组团式的住宅空间,在繁华的都市中间创造出人与自然交流,创造出的组团式的空间,上海以前也有传统的里弄式空间,也是强调人与自然的交流,但是我觉得蓝山创造的组团式空间比我们上海传统的里弄式空间更加开放一些,环境更加好一些,应该说创造了一个比较亲切宜人的人性化的空间,在建筑上也是采用了一些自然的材料,开放了室内空间,使室内和室外能够交融在一起,达到了人天合一,这个也是从单体到总体布局都是做得很有特色的。我感觉到万科在蓝山的楼盘里面,用了不大的组团式空间,建筑面积也不是最大,但是它却创造了一个比较亲近宜人的环境,这是比较成功的一些地方。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王世慰】
  那么第三个大量的用了原始的材料,毛石,圆木等等,原色材料在我们的建筑里面大量的运用,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这一点也是很好的。
  这个里面有很现代的,也有很古典的,传统的,也适于不同的人,就是这样的多种形式,多种的处理,多种的室内设计,适于各种形式,满足各种层次,各种艺术风味的人来居住,所以这一点也是蛮突出的,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不足地方也探讨一下,我们的住宅,人的一生睡在床上面的时候是三分之一,所以卧室里面很需要,人的60%的时间是在居住上,居室里面对人太重要,所以居室里面的设计理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环保,一定要节能,现在住宅有一定倾向,大面积,大玻璃但是玻璃的污染太厉害了,我们一般的住宅都是隔层玻璃的,即使想做必须是中空的玻璃,所以这一些我们看来有一些缺陷,有一些不足,现在我感觉是偏重于观赏效果,但是一些实际的东西,住宅的保温、隔热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一点我们要注意,因为能率的问题太重要了,所以从这一点来讲这方面是不足的。最后一点空气质量的污染,样板房最后检测完全符合民用建筑的规定,如果没有的话需要补一补。
回复
wanghui9911
2005年11月26日 20:19:35
9楼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吴之光先生发言】
  我觉得一个理想的住宅,我们是在不断尝试住宅设计,应该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又不破坏生态平衡的住宅,一个节能、绿色的建筑,住宅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舒服的生活,它不同于其他的建筑,更有它的特殊性,功能是第一位的,就是一个温馨,一个舒适,一个安全,一个方便,一个休闲这么一个场所。
  今天我看了包括参观以后,我个人领会有这么几个特点,一个是功能使用上还是比较符合这么几个特点,能够分门别类、各得其所,还有就是生活上能够舒适方便,自然习惯,也能够符合我们的生活习惯,在空间的分割上,有这么几个特点,就是能够合理的并、分,柔性的流通,还有就是空间上有一个多元需要,这个不在于大,所以这个在于透,第三个设计上面,就是在灯光照明上,有这么几个特点,一个就是自成系统,外形简洁,能够是一个系统也不是很乱,实用为主,巧不在亮,还有一个是在厨卫设计上,要满足自我,安全耐脏,还有要方便使用,视觉美观,第五个就是建筑材料上一个是环保节能,现在没什么间距了,立面上是不错,但是就是节能方面有一些缺点,还有经久耐用,还有是立面造型一个是自然,一个是虚实比较明显,还有色彩比较明亮,高低起伏。
  我是搞建筑的,我觉得有这么一些特别,我再说一下不足之处,第一个规划我感觉密度高了一些,而且特别是北边有三层,对后面还有一些影响,还有一个总体的排位还有一些兵营式的样子,我们必须要考虑它的采光,是不是可以稍微有一些变化,同样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日照。第二这个立面处理,给我的感觉还是眼睛一亮,还是不错,但是有一个地方我们这个立面,包括这个会馆还是不错的,这个立面有一个特点比较实在,但是这个住宅里面这个线条太轻,远看整个外形觉得蛮舒服,但是圆口的线条太轻,远看是红的油漆,近看是木材,比如有一些木材是用在墙面上蛮好,这样就够了,这样条形好象跟整个设计的主流有一点不协调。
  最后一点就是这个素混凝土,我看了以后也觉得是不错的,这个倒比较大胆,而且用了这个屋顶比较自然,我上次看了一个五星级宾馆餐厅也是这样做的,这个就不是很好,但是这里还不错,但是素混凝土有一个问题,建筑玻璃的音响有一些混音,这个要处理一下,我觉得功能是第一位的,说话听不清楚这个比较麻烦了,这一点是美中不足,这个供参考,不一定正确。
回复
hfh086
2005年11月30日 10:20:26
10楼
感谢你的精彩回帖
回复
hfh086
2005年12月05日 10:02:39
11楼
http://www.sz3000.com/index.htm?QQ=866595好消息,腾讯6周年活动,现在开放六位数的QQ免费申请,你快去申请一个呀!晚了可没靓号。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