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景观设计向谁学习
zhangyi96158
2010年07月13日 10:34:00
只看楼主

中国现在正处在城市化的喧嚣灰尘中,城市的近郊,不是工地就是垃圾滞留处,城里的人们没法恬淡、没法宁静,西欧式的野草景观还是难以有其生长的土地和环境。   无论是美国、日本、西欧还是东南亚,它们在景观设计方面的确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中国的景观设计到底应该向谁学习、学什么?这是很多中国的景观设计师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美国   对于我而言,美国的景观设计是我很长时间以来追求的一个方向。同样是大国,中国和美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山川地貌复杂多变、人口民族丰富相异、审美情趣也相对趋向于大气开阔。彼得沃克、Sasaki(佐佐木) 、Laurie D.Olin(劳里·欧林)、丹凯利、哈格里夫斯、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等现代景观设计大师们开拓了世界新的景观设计面貌。而这种面貌,大都表现出一种恢宏大气的风度,与美国这个大国的气质相称。毫无疑问,中国也是大国。我泱泱大国,当以大气为本,非壮丽无以重威。正如当年梁思成推崇隋唐大宋之大气建筑一样,我觉得中国新景观的面貌也应当具备这种非凡气度。

中国现在正处在城市化的喧嚣灰尘中,城市的近郊,不是工地就是垃圾滞留处,城里的人们没法恬淡、没法宁静,西欧式的野草景观还是难以有其生长的土地和环境。

  无论是美国、日本、西欧还是东南亚,它们在景观设计方面的确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中国的景观设计到底应该向谁学习、学什么?这是很多中国的景观设计师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美国

  对于我而言,美国的景观设计是我很长时间以来追求的一个方向。同样是大国,中国和美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山川地貌复杂多变、人口民族丰富相异、审美情趣也相对趋向于大气开阔。彼得沃克、Sasaki(佐佐木) 、Laurie D.Olin(劳里·欧林)、丹凯利、哈格里夫斯、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等现代景观设计大师们开拓了世界新的景观设计面貌。而这种面貌,大都表现出一种恢宏大气的风度,与美国这个大国的气质相称。毫无疑问,中国也是大国。我泱泱大国,当以大气为本,非壮丽无以重威。正如当年梁思成推崇隋唐大宋之大气建筑一样,我觉得中国新景观的面貌也应当具备这种非凡气度。

  日本

  但是,我们也发现,美国这种“大气”,也往往意味着随之带来的“浪费”,比如大片的草皮浪费着珍贵的水资源。我国还是一个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一切的浪费都是值得反思的。

  这样,邻国日本的现代景观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无论古典风格还是现代风格,日本景观的精细是出了名的。日本人对空间精细、简洁的处理,给世界景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国随着贵族传统的消失,“精细”这样的感觉似乎也遍寻不着了,只有那满目的粗糙。中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中国人也开始普遍追求相对精细的生活,我们的景观,也要寻求属于中国的精细。但我以为,咱们的精细,应当以不失大气为佳。

  西欧

  西欧的景观,给我的感觉是充满着一种艺术上的创新以及对生态的深刻理解。在那里,所谓的景观,往往是点到为止,似乎有意让人工的介入减到最小,却让满园的野花野草野蛮生长。这也难怪,在那里,“有文化”的建筑满眼都是,艺术化的“人工”物已经够多了,他们往往可以很轻易地成为人们眼中的“图”。而“底”呢?让野花野草来充当。让园内的野花野草与外面不远的近郊野外连接起来,不用刻意去打理,人们可以轻易地接近自然,生态地安居,再好不过。另一方面,West 8(西8)、Max(马克斯)以及彼得拉兹等公司和大师的一些景观实践带给人们一种强烈的思想冲击力。他们的设计往往不仅是视觉上的创作,更是一种对人们思想领域的撞击。

  中国现在正处在城市化的喧嚣灰尘中,城市的近郊,不是工地就是垃圾滞留处,城里的人们没法恬淡、没法宁静,西欧式的野草景观还是难以有其生长的土地和环境。在一片喧嚣之中,国人对思想的创造又似乎找不着北。所以,我认为虽然西欧这种景观方向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方向,但在目前的中国,可能还是难以落实。等尘埃稍微落定,我们真的不那么浮躁了,应该马上学习西欧。

  东南亚

  东南亚的景观,给我的印象是一种布景景观。以巴厘岛、塞班岛等度假酒店景观为典型。跟电影一样,这种景观带着一些真真假假的布景,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感觉良好。不要过问这只兽头为什么在这里出现,那个鱼尾为何在空中飘起,彼根爱奥尼柱式又为何戳在旁……设计师可以完全如周星驰般“无厘头”。当然也可以“有厘头”,比如找个风水理论,找点视觉构成原理等等。这是一种造梦似的景观设计,因为造梦,所以最商业,也最得商海中船长级开发商们的青睐,他们可以用这些梦境,去迷惑那些携钱买房的消费者,达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而一些梦的携带者,诸如香港贝尔高林、易道等“大牌”设计公司,也就成了这些开发商们的御用设计机构。

  因为中国正处在最商业化的时代,这个国家现在一切以商业价值为中心,道德价值可以没有底线,商业价值则永无上线。所以,这种类型的景观设计是最受国人追捧学习的类型,也是最容易转化为金钱的类型。

  劳苦的人生需要美丽的梦,人们也往往具有坠入童话情节的倾向。所以,这种布景式的景观也没有什么不好。只不过,为了搭建梦境,做一些诸如不惜移植过几年就会死或者马上就死的大树、移植实全不搭调的异域文化景点等违背自然和文化规律的事情,让有良心的文化人很不爽。这种景观其实也是一种根基不牢的快餐景观。

  内心

  其实,以上例举的几种类型,在无时无刻都在搜索的现代信息世界里,每天都在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都有可学的地方,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啊!

  但仔细想想,真正要学习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一切外在的景观,皆为心像。也就是说,我们的价值观决定了我们学习的对象。我们要寻找、探索和学习的,实际上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我们的内心,是心的那份独有寂寞之真诚呼唤。

  学习之后,我们并不孤单。
免费打赏
helptree
2010年07月14日 19:56:52
12楼
整天拿来,自己的东西都忘光了
回复
jiegui
2010年07月14日 20:40:24
13楼
始终感叹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妙
回复
leimansha
2010年07月15日 12:19:44
14楼
中国景观现在做出精髓的还是不多吧
回复
yang1103
2010年07月15日 12:45:00
15楼
观设计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生活,中国现阶段追求的高速发展,人们崇拜高楼大厦,大环境中些许宁静,景观美化成为奢侈品
回复
clover.c
2010年07月15日 18:28:35
16楼
呵呵。。。不错的。。。顶一下
回复
yuanlinhqg
2010年07月15日 18:49:53
17楼
学习之后,我们并不孤单。
感触很深 对于楼主的这句话,很好 !
回复
vexilla
2010年07月16日 15:34:38
18楼
中国的路还是要自己走 中国的景志还是要自己立
回复
cdhycl
2010年07月16日 17:28:24
19楼
走我们自己的特色,国外的好的也要学习,感觉似乎真的没得什么标准哦。话又说回来,富人讲究生态景观,穷人连属于自己休息吃饭睡觉的一块空间都没得... ...
回复
zjj_8
2010年07月16日 22:05:40
20楼
个人感觉,中国不是没有有想法的设计师,但中国的国情和体制极大限制的中国的优秀设计师,首先我认为好的设计应当遵循好的规划,没有总体规划只有局部设计,注定城市是乱七八糟的,但往往现在的规划难以实施,或者还未实施就已经改得乱七八糟或扔到字纸篓里,使得后面的设计和建设很无序,其次,设计的周期极短,设计的报酬也极少,无法保证设计师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细心揣摩,往往应付了事,加之领导对于设计人员极不尊重,使得设计师沦为领导们的绘图员,所以我认为,景观设计向谁学习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国外的体制,想想如何为设计师创造理想的工作环境,这才是最主要的。
回复
zeng317
2010年07月17日 02:59:15
21楼
先解决人民的温饱,再考虑这些事情啊!!!先解决人民的温饱,再考虑这些事情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