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节水模式――是新疆石河子市农垦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结合创造的“大田膜下滴灌节水模式”。它是由多项新技术复加融合而成。它使滴灌水一滴一滴地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域,使作物主要根系区的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最佳含水状态,加之地膜覆盖,大大减少了地表和作物棵间蒸发,水的利用是传统灌溉方式的1/8,是喷灌的1/2,是一般滴灌方式的70%。还使肥料利用率从30-40%提高到50-60%。石河子采用高效节水模式是从96年开始,99年大面积推广应用,当年应用面积3万亩,2000年16万亩,2001年46万亩,2002年80万亩。目前,该技术已与设备集成配套,延伸为一项综合性创新体系。把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与提高产品的应用价值结合起来,把滴灌技术与科学施肥、管理等栽培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播种、覆膜、铺设滴灌带机械化作业一次完成。一台拖拉机带3组,每组膜下铺设一条滴灌带,播种4行棉花。每个滴灌滴头的浸润半径在40-50公分,土壤不板结,团粒不破坏,并有改良土壤、压盐碱的作用,中低产的盐碱化耕地几年内就可以改造成高产稳产田。该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极大地发展了农业生产力:一是它在改变传统的农田水利建设方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如:田间的斗渠、农渠、毛渠等明渠将被地下输水管道和滴灌带所替代,田埂、田垄和沟畦一律取消,土地利用率提高了5-7%。二是改变了传统的劳作方式,降低了耕作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过去种棉浇水6-7次,浇后土壤板结,还要中耕6-7次。采用膜下滴灌后,“推闸放水拧龙头”老人妇女都能干。且土壤不板结,团粒不破坏,膜下不长草,每亩地平均节约劳力费50-70%,节约机耕费20-40%,加上节约的水费、肥料费等,亩减少投入250-280元,每亩棉花增产降耗350元以上。三是推进了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民收入。每个农工从过去管理20-30亩地提高到80-120亩,因此出现了一批家庭承包的大型农场。传统生产方式的改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带来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和组织创新。一个家庭一般承包土地为500-600亩,最多的达到2700亩,实现了规模效益,大大提高了农户收入。种500亩以上的农户,年收入可达到二三十万。过去弃农务工的人现在纷纷回流。新疆石诃子市推广应用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引发的农业生产的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缓解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解决我国、特别是西部开发中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膜下滴灌节水模式――是新疆石河子市农垦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结合创造的“大田膜下滴灌节水模式”。它是由多项新技术复加融合而成。它使滴灌水一滴一滴地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域,使作物主要根系区的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最佳含水状态,加之地膜覆盖,大大减少了地表和作物棵间蒸发,水的利用是传统灌溉方式的1/8,是喷灌的1/2,是一般滴灌方式的70%。还使肥料利用率从30-40%提高到50-60%。石河子采用高效节水模式是从96年开始,99年大面积推广应用,当年应用面积3万亩,2000年16万亩,2001年46万亩,2002年80万亩。目前,该技术已与设备集成配套,延伸为一项综合性创新体系。把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与提高产品的应用价值结合起来,把滴灌技术与科学施肥、管理等栽培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播种、覆膜、铺设滴灌带机械化作业一次完成。一台拖拉机带3组,每组膜下铺设一条滴灌带,播种4行棉花。每个滴灌滴头的浸润半径在40-50公分,土壤不板结,团粒不破坏,并有改良土壤、压盐碱的作用,中低产的盐碱化耕地几年内就可以改造成高产稳产田。该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极大地发展了农业生产力:一是它在改变传统的农田水利建设方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如:田间的斗渠、农渠、毛渠等明渠将被地下输水管道和滴灌带所替代,田埂、田垄和沟畦一律取消,土地利用率提高了5-7%。二是改变了传统的劳作方式,降低了耕作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过去种棉浇水6-7次,浇后土壤板结,还要中耕6-7次。采用膜下滴灌后,“推闸放水拧龙头”老人妇女都能干。且土壤不板结,团粒不破坏,膜下不长草,每亩地平均节约劳力费50-70%,节约机耕费20-40%,加上节约的水费、肥料费等,亩减少投入250-280元,每亩棉花增产降耗350元以上。三是推进了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民收入。每个农工从过去管理20-30亩地提高到80-120亩,因此出现了一批家庭承包的大型农场。传统生产方式的改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带来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和组织创新。一个家庭一般承包土地为500-600亩,最多的达到2700亩,实现了规模效益,大大提高了农户收入。种500亩以上的农户,年收入可达到二三十万。过去弃农务工的人现在纷纷回流。新疆石诃子市推广应用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引发的农业生产的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缓解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解决我国、特别是西部开发中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2楼
这确实是一项革命性的工作。虽然在内地,但在新疆实施的几个项目种还是比较成功的。
也可以说这是一种适合当地发展的一种灌溉技术。
回复
3楼
楼主:你好.
你的贴子我看到了.我同意你的看法,还是有点补充.大家是否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在新疆的石河子和生产建设兵团可以大规模的运用,而在内地却不可以呢?我们的内地每年却还在以节水示范园区的形式向上级申请国家补助.已建的节水园区是否发挥了作用?我们的水利行政管理部门有没有认真的考虑过呢?
我个人以为要在内地大规模的运用以上节水技术,不单单是水利部门一家的事情,应该站在农业现代化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不应该为了节水而节水,搞些节水不省钱的工程.最终的用户农民是不会为此买单的.还是应该下来多看看,多走走.如果我们设计建设的节水工程被农民束之高阁,那我们的存在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有的只是想方设法把国家的钱装进自己的钱袋里.
回复
4楼
应该先搞典型示范,成功了确实产生了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才可以考虑推广的必要行,同时也要考虑推广的可行性。
回复
5楼
节水技术不仅仅是节约水,更重要的是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回复
6楼
对节水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增效,也就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使农民增收.
回复
7楼
你说得太好了,如果人人都这样想,中国九有希望了!!!!
回复
8楼
效益问题是新疆棉花滴灌在兵团大面积铺开的主要原因。
还要一个原因,就是团场多处于下游,水资源有限。
回复
9楼
还要看土地使用问题,兵团是个大集体,因为滴灌只适用于大面积使用,而地区上小块的使用就很划不来
回复
10楼
集体大农业是一个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新疆兵团在农业生产模式上处于领先地位,有发展大田滴灌的优势.
回复
11楼
还有一点那就是经济效益的问题,用了灌溉以后是确实能带来比较好的经济效益,能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能节省成本和降低劳动力强度.
这可能是不争的实施吧,也是能继续推广的原因之一吧.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