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标准的背景材料 一、 工作简况扼要 1. 任务来源 建设部建标[2000]197号文《关于印发200年建设部归口工业产品国家标准和2000年第一批行业产品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 2. 编制目的 近年来,房地产开发商对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越来越重视。1999年12 月建设部勘察设计司和住宅产业促进中心发布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同时开展了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的示范工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对智能化系统建设有了深刻的了解,也逐渐转向"理性"。认识到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建设小区安全防范,管理与设备监控和通信网络子系统是提高小区科技含量,可为住户提供安全、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可为物业管理提供先进手段的系统是必须的。为了使房地产开发商建设智能化系统时对技术要求和选择系统有据可依特制定标准。
一、 工作简况扼要
1. 任务来源
建设部建标[2000]197号文《关于印发200年建设部归口工业产品国家标准和2000年第一批行业产品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
2. 编制目的
近年来,房地产开发商对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越来越重视。1999年12 月建设部勘察设计司和住宅产业促进中心发布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同时开展了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的示范工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对智能化系统建设有了深刻的了解,也逐渐转向"理性"。认识到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建设小区安全防范,管理与设备监控和通信网络子系统是提高小区科技含量,可为住户提供安全、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可为物业管理提供先进手段的系统是必须的。为了使房地产开发商建设智能化系统时对技术要求和选择系统有据可依特制定标准。
本标准也是近年来住宅产业发展,高新技术应用迫切需求的标准之一。
3. 主要工作过程
本标准于2000年 9 月立项,并成立编制组。编制组查询分析国外有关居住小区智能化方面标准和相关标准。调研了国内房地产开发商以及系统集成商,智能化产品开发商对本标准的需求。研究分析了"导则"在示范工程中执行的情况及业界的反映,特别调研了有关省、市在智能化方面的标准编制情况。上述工作为确定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奠定了基础。
2001年 2月在北京召开多方专家(智能化专家、房地产专家等)调研会。确定本标准编制总体框架及思路。2001年5月~2001年 11月编制组召开多次会议,编写本标准的讨论稿,印刷成册并在网上、杂志上发布广泛征求意见,同时在深圳、北京组织讲演征求意见。
编制组于2001年月12月完成本标准。
4. 起草单位及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市万安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阿德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编写人:童悦仲、方天培、娄乃琳、杨柱石、朱祖良
袁政宇、韩西京、张海燕、 李 宁、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的依据
1. 本标准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规定编写。
2. 本标准适用于房地产开发商或智能化系统集成商制定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方案与选用配置。
3. 本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主要内容为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技术分类、建设要求、技术要求和三个子系统的基本配置与可选配置。
附录A、B是资料性附录。
三、其它予以说明的事项
1. 关于本标准的名称
本标准原定名称为"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技术分类",考虑到本标准的内容还是取"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更为合适。其原因是将本标准按星级分类思路来制定,大多数专家认为不合适,星级分类可以在"导则"体现,比标准中制定更为符合实际情况。
2. 家庭智能控制箱技术应用是小区智能化系统中重要内容之一。考虑家庭智能控制箱技术比较多,因此本标准主要是对家庭智能控制箱与小区物业管理有关的功能部分作出了规定,其它功能如信息家电、灯光控制等建议另制定标准。
3. 对智能化系统管网布线、防雷接地与安装等考虑本标准的适用对像,只作了原则性规定。
4. 本标准主要技术与产品属目前国际上发展最为迅速的高新技术,考虑了标准的先进性将还未成熟技术如:无线传输技术、IP智能终端等放在可选配置中,允许开发商有选择余地。
四、贯彻标准的要求与措施建议
建议本标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
1. 建议建设部指定有关部门在新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中以本标准作为总体方案制定依据,另组织制定有关产品、布线、信息交换等标准,规范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
2. 有效地开展本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
3. 本标准是涉及高新技术应用,这部分为国内外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与产品,因此必须及时对标准进行维护、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