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安全,还是不安全?
lxf_0806_10
2010年06月12日 19:23:15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最近总是在思考一系列问题,什么是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人员与结构设计工程师有什么区别,有没有最好的结构设计? 结构,总的说就是指建筑物上承担重力或外力的部分的构造,也就是说设计人员时刻需要注意的是“力”和“构造”两大方面。对于力的研究物理学界始终孜孜以求,初有成果但尚未完成;至于构造,随着当代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是残花渐欲迷人眼,多不胜多,数不胜数。因此作为结构设计人员面对的是模糊地“力”和千变万化的“构造”,需要具有多学科知识,至少物理学中的力学和材料学,但是结构工程师还必须面对经济的问题——如何使用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或者说尽可能大的收益,这里还要说的是——尽可能、最大,包含一定的强制范围。

最近总是在思考一系列问题,什么是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人员与结构设计工程师有什么区别,有没有最好的结构设计?
结构,总的说就是指建筑物上承担重力或外力的部分的构造,也就是说设计人员时刻需要注意的是“力”和“构造”两大方面。对于力的研究物理学界始终孜孜以求,初有成果但尚未完成;至于构造,随着当代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是残花渐欲迷人眼,多不胜多,数不胜数。因此作为结构设计人员面对的是模糊地“力”和千变万化的“构造”,需要具有多学科知识,至少物理学中的力学和材料学,但是结构工程师还必须面对经济的问题——如何使用较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或者说尽可能大的收益,这里还要说的是——尽可能、最大,包含一定的强制范围。
由此可以定义的是,结构设计人员应该是在一定范围内,经济、力、构造三者的矛盾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而结构设计工程师应该是具有更优解决上述问题能力的人员。
经济是个跟国民生产力水平挂钩的名词,因此经济是相对的;力、构造都是物理方面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时刻更新;所以以上人员必须具有的品质就是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
好了,韩国-希腊开始了,不写了。
万层大厦
2010年06月14日 20:30:42
2楼
可曾记否,在设计领域有一个工种……绘图员

现在我们讨论的其实就是,我们是绘图员还是工程师的问题!~

虽然我们会建模,虽然我们会配筋,虽然我们会出图……

但是,敢问,几人堪任“工程师”?(仅针对入道不足五年的设计人员)

结构设计也是要,求思,求变,求经典之作!~
回复
litianmark2002
2010年06月15日 21:58:52
3楼
中国的设计人员绝大多数是在从事绘图员的工作。别说做了5年就算做了10年,用手算一个基本的简单多层框架都成问题。更别说高层了。
回复
shy...wolf
2010年06月16日 08:47:57
4楼
强调一下概念设计。个人的观点也认为做为一个结构人,重点不在于“模仿”。最近一直在思考,能不能做出点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来。
回复
韩广岐
2010年06月16日 10:47:33
5楼
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沿用了几百年了,还是最重要的结构。要说创新,地基的处理现在的方法就是多。现在建筑材料多了,但是钢筋、水泥、沙、石还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是代替不了的。
回复
温员外
2010年06月16日 12:26:59
6楼
别跟我提理论了,戒了!
回复
qqqtttmmm
2010年06月16日 17:19:38
7楼
很多人其实理论很差的,但现在结构设计是必须用软件的嘛;
我以前也见过没有软件的时候有些老前辈还用手算,佩服;
最主要的有实际经验,特别是地基处理能力,做到既安全又经济,确实要用心才行;至于随时画图个人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只是观念问题,在家不也要自己做家务,拖地洗碗,所以没有高低之分;你做了老板同样有些很小的事情都要自己去办!:D
回复
wzb758ap
2010年06月16日 20:53:35
8楼
不要太怨天忧人了,有几个能明白这个问题的,谁不是这样的。要不等你干了十几年,还自己动手去建模吗,太累了,这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在建模的过程中,了解结构,了解受力。
回复
靖江设计狗
2010年06月16日 21:51:25
9楼
经验吧!我们设计人员的经验太少了,人家工程师几十年不是白搭的
回复
xiang0404
2010年06月16日 21:55:16
10楼
从基础做起,结构设计、计算是比较单调的,用心才能做好
回复
lxf_0806_10
2010年06月17日 12:36:13
11楼
小组赛第一轮最后一场,西班牙输了,阵容强大,输了真窝囊。结构设计难道不是么?建筑物的体量宏伟,所用材料考究,施工人员尽心尽力,难道就因为是执行了海地的设计规范,他就不是安全的?对,确是不安全,因为建筑首要的就是他的地域性,脱离了地域本身就是不安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钢结构设计不能简单套用美国或者欧洲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因。
以上的朋友说了,建筑的材料千年都未变啦,秦砖汉瓦不是一直在用,确是,因为一方水土的建筑有一方的特点,钢、混凝土、水泥用了几百年,但是虽然名称未变,但是真的没变么?答案就是,变了,真的变了。首先是种类增加,更加广阔的适应性让传统建材发挥了更好的作用,使用更加广泛。性能提升,最简单的是钢材的屈服强度,我们拥有更广阔的高强度空间。能说我们的建材不是日新月异的行业么?大量的人类智慧的结晶融入其中,包括最先进的生物仿生学和外太空探索学科融入,让我们结构设计人员拥有更多选择。
同时,使用更好的设计方法和辅助工具,让计算更科学更有说服力,更接近真相。以前的许多设计只能是概念的设计,随着计算能力的大幅度提高,风 地震等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模型来研究探索。这样的结构自然提升其内在的安全性能。
越来越多设计者成为拥有多学科经历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高的学历造就一批有胆有识的设计者,自然也在安全的性能上有所提升。
但是,我们的建筑真的安全么?我想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为什么经过这么多安全的性能提升,依然我们的建筑我们的机构会不安全呢?
为什么,在生产力低下的时候,我们的安全确相对较高呢?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