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以下实用欲商业建筑的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1)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2)地下水地源热泵;(3)地表水地源热泵; 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包括一个土壤藕合热交换器,它或是水平地安装在地沟中,或是 以U形管状垂直按安装在竖井之中.不同的管沟或竖井之中的热交换器并联连接 ,再通过不同的集管进入建筑中与建筑内的水环路相连接.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分为两种,一种通常被称为开式系统,另一种侧为闭式系统,
介绍以下实用欲商业建筑的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
(1)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
(2)地下水地源热泵;
(3)地表水地源热泵;
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包括一个土壤藕合热交换器,它或是水平地安装在地沟中,或是 以U形管状垂直按安装在竖井之中.不同的管沟或竖井之中的热交换器并联连接 ,再通过不同的集管进入建筑中与建筑内的水环路相连接.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分为两种,一种通常被称为开式系统,另一种侧为闭式系统,
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由潜在水面以下的,多重并联的塑料管组成的地下水热交换器取代了土壤热交换器,与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一样,它门被连接到建筑物中.
2楼
zb153318233朋友,GO ON
回复
3楼
等有时间在写,这几天忙没时间写
回复
4楼
开式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是将地下水直接供应到每台热泵机组,之后将井水回灌地下,由于可能导致管理堵塞,更重要得是可能导致腐蚀发生,通常不建议在地源热泵系统中直接应用地下水。
在闭式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中,地下水与建筑物内循环水之间是用板式热交换器分开得,通常系统包括带潜水泵得取水井和回灌井。热交换器采取小温差得换热方式运行,根据温度和地下水深度的不同,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抵消开式系统在性能上的优势。
回复
5楼
等我有时间介绍一下地源热泵系统的业主和用户的收益
回复
6楼
地源热泵,是利用地球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制冷空调系统。它利用地下常温土壤或地下水温度相对稳定的特性。
冬季:当机组在制热模式时,就从土壤/水中吸收热量,通过压缩机和热交换器把大地的热量集中,并以较高的温度释放到室内。
夏季:当机组在制冷模式时,就从土壤/水中提取冷量,通过压缩机和热交换器把大地的热量集中,并入室内,同时将室内的热量排放到土壤/水中,达到空调的目的。
地源热泵可以满足供热和制冷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提供生活热水,减少了设备的初投资,是最经济的节能环保型中央空调系统。
回复
7楼
水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或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或者是人工再生水源(工业废水、地热尾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水源热泵技术利用热泵机组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将水体和地层蓄能分别在冬、夏季作为供暖的热源和空调的冷源,即在冬季,把水体和地层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水体和地层中去。
回复
8楼
从学术角度来说,当利用的对象都是水体和地层(含水地层)蓄能,而且都是以水作为热泵机组的冷热源供给载体时,都可以将之归类为水源热泵系统。
回复
9楼
根据 ASHRAE Handbook: HVAC Applications.(1995)的分类,将地热能资源按温度范围不同分为三类,其中地源热泵应用类包括了水源热泵的两种方式: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热泵。
回复
10楼
谢谢XYZJM12的版主,你帮我填补了好多空缺啊,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填补我的空缺.
回复
11楼
换热器管长计算及平面布置
地源热泵实验基地地下管群换热器换热量为 8000w ,根据前期夏季的实验结果 [1] ,地下岩土为砂岩,经测试及查阅有关文献,砂岩密度 2500kg/m3 ,导热系数λ =2.04W/(m.K) 导温系数 a=0.0033 m2/h ,蓄热系数 s=34.89W/(m.K) ,在埋深 10m 的情况下,单根套管换热器 ( 外管直径 90-100mm) 在夏季稳定情况下的平均传热系数 ( 其定义为换热器内水与大地初始温度每相差 1 ℃时,通过长度 1m 的钻孔,每秒钟传递的热量 )k=3.26W/(m.K) 左右,经测试计算,地下 1-10m 重庆地区夏季的大地原始温度为 21.0 ℃,换热器内进出水温度取 35-40 ℃,平均水温 tp=37.5 ℃。则单位长度钻孔的换热量 q=K ×Δ t=3.14 × (37.5-21.0)=51.8W/m 。与实测值 49w/m 非常接近。由于夏热冬冷地区热泵设计应以夏季降温为主,兼顾冬季供暖,而一般地下管群的传热量冬季大于夏季,因此夏季能满足要求,冬季一般也能达到要求,故本装置按夏季工况设计。
地下管群换热量根据如上实验结果,设计了 15 根埋深 10m 的套管,其换热量在 7742W 左右。另外,为了研究地下水平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规律还建设了两层 3 × 4m ,埋深 2 和 1m 的水平蛇形管换热器,其埋管长度为 50m 。
任何形式的换热器都对换热器之间的距离有一定的要求,这个距离主要是避免热短路。而具体确定这个距离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最重要的是确定换热器的运行时间对于竖埋管换热而言,换热模型是以埋管为中心的圆柱面辐射状向外传热,且这种传热是以时间为坐标的不稳定传热。
前期实验我们已经对影响单根竖管的换热距离作了一定的研究,一般影响单管换热距离为 1.5 和 3m 。短时间和间歇运行的换热管间距在 1.5m 较适合,长时间连续运行的间距在 3m 较适合。为了研究不同间距对管群换热的影响该实验基地的埋管间距为 1.5m ,利用阀门的切换来研究不同间距对换热的影响。埋管对称布置,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