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基础设计反思
浓浓的诗情画意
2009年12月22日 11:33:58
来自于岩土工程
只看楼主

论文简介: 余姚某三层联立式住宅,共四幢。因靠近附近居民住宅而无法使用沉管灌注桩, 故采用筏基。其中二幢建至二层时,最大沉降已达九厘米,沉降差已超过规范规定。现已采用锚杆静压桩补强。具体数据见附图。 按规范规定,该工程可不作沉降计算。但我们 (我与浙江大学朱向荣)认为,低层建筑是否进行沉降计算,实际因素似还应包括 : 1、虽然业主一般不会提出沉降要求,但对于联立式住宅等高档建筑,最终沉降似应小于十厘米。

论文简介:

余姚某三层联立式住宅,共四幢。因靠近附近居民住宅而无法使用沉管灌注桩, 故采用筏基。其中二幢建至二层时,最大沉降已达九厘米,沉降差已超过规范规定。现已采用锚杆静压桩补强。具体数据见附图。
按规范规定,该工程可不作沉降计算。但我们 (我与浙江大学朱向荣)认为,低层建筑是否进行沉降计算,实际因素似还应包括 :
1、虽然业主一般不会提出沉降要求,但对于联立式住宅等高档建筑,最终沉降似应小于十厘米。
2、建筑物的体量。显然体量越大,沉降控制要求应该越严。
3、压缩模量的大小与软土层的厚度。我们的初步想法是,较厚的流塑—软塑状软土,压缩模量Es 小于 3Mpa,似仍应计算沉降。
其实,沉降计算并非难事,算一下沉降总不会错的。主要困难可能还是在正式设计前,通过沉降计算来进行优化设计。如上述联立式住宅,因某些原因不能采用沉管灌注桩,则最合适的基础似应为箱形基础和沉降控制复合桩基 (逆作法锚杆静压桩复合桩基)。由此可见,有时优化设计反而将增加造价,但降低了风险。



附件名:200912221261452838270.zip

文件大小:196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linhua128
2010年06月27日 16:48:08
2楼
支持
回复
wkzhao
2011年04月01日 17:14:58
3楼
网易结构论坛是一个大家交流的好平台,楼主提供的宝贵资料让本人受益良多,希望楼主今后能有更多更好的资料上传。谢谢.
回复
sdliyu
2011年05月09日 21:12:57
4楼
看着太好了,下了学习下。谢谢无私奉献!希望楼主继续发更多的资料!!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