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梅的知识
scfeifei518
scfeifei518 Lv.11
2005年06月27日 09:09:18
来自于园林植物
只看楼主

杨梅杨梅是我国特产水果之一,素有"初疑一颗值千金"之美誉。杨梅果实色泽鲜艳、汁液多,营业价值高,性平、无毒、甜酸适口,风味好。且病虫害少,有"绿色水果"之美誉。学名:Myrica rubra Sieb.et Zucc.杨梅科杨梅属(Myrica spp.),亚热带常绿果树,常绿乔木。形态特征:树冠整齐,近球形。根较浅,主根不明显,须根发达,多分布在5-60cm土层内;能在荒山瘠地生长结果。树皮黄灰黑色,老时浅纵裂。幼枝及叶背有黄色小油腺点。叶倒披针形,长4?12cm,先端较钝,基部狭楔形,全缘或近端部有浅齿;叶柄长0.5?1cm。雌雄异株,雄花序紫红色。花单性,雌雄异株,穗状花序,雄花有2—4个不孕小苞片,4--6枚雄蕊;雌花有4个

杨梅


杨梅是我国特产水果之一,素有"初疑一颗值千金"之美誉。杨梅果实色泽鲜艳、汁液多,营业价值高,性平、无毒、甜酸适口,风味好。且病虫害少,有"绿色水果"之美誉。

学名:Myrica rubra Sieb.et Zucc.
杨梅科杨梅属(Myrica spp.),亚热带常绿果树,常绿乔木。

形态特征:树冠整齐,近球形。根较浅,主根不明显,须根发达,多分布在5-60cm土层内;能在荒山瘠地生长结果。树皮黄灰黑色,老时浅纵裂。幼枝及叶背有黄色小油腺点。叶倒披针形,长4?12cm,先端较钝,基部狭楔形,全缘或近端部有浅齿;叶柄长0.5?1cm。雌雄异株,雄花序紫红色。花单性,雌雄异株,穗状花序,雄花有2—4个不孕小苞片,4--6枚雄蕊;雌花有4个
小苞片,子房卵形。核果球形,径1.5?2.0cm,外果皮末成熟前绿色.成熟后深红色,紫红色或白色,内果皮坚硬,多汁。花期3?4月,果熟期6?7月。

分布:主要分布长江以南各省,主要产区有浙江、江苏、福建、湖南、江西及广东等省;以浙江栽培最多。

习性:中性树,稍耐荫,不耐烈日直射,喜温暖湿润气候及酸性而排水良好之土壤,中性及微碱性土上也可生长。不耐寒,长江以北不宜栽培。深根性,萌芽性强。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抗性较强。

繁殖栽培:繁殖可用播种、压条及嫁接等法。播种法于7月初采种,洗净果肉后随即播种,或把种子低温沙藏层积到翌年3月播种,每亩播种量约40kg。幼苗要适当遮荫。压条在3、4月间进行,也可采用高压法。以生产果实为目的者需行嫁接法,砧木用2—3年生的实生苗,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切接或皮下接。栽植宜选择低山丘陵北坡,若在阳坡应与其它树间植。同时因是雌雄异株,应适当配植雄株,以利授粉。移栽时间以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宜,并需带土球。
施肥可提高杨梅产量和品质。一般一年施肥两次,第一次在春梢萌发期前的2-3月间,第二次在6-7月份施。每株施草木灰10-20公斤,或焦泥灰15-25公斤,或土杂肥40-50公斤。

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四季常绿,除作果树栽培,因其耐瘠和根系发达,是良好的绿化和水土保持树种。杨梅枝繁叶茂,树冠圆整,初夏又有红果累累,是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优良树种。孤植、丛植于草坪、庭院,或列植于路边都很合适;若采用密植方式用来分隔空间或起遮蔽作用也很理想。

经济用途:杨梅成熟于夏季,杨梅富含人体所需的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价值很高。果味酸甜适中,既可生食,又可加工成杨梅干、酱、蜜饯等,还可酿酒。核仁含油量高达40%,可供炒食或榨油用,叶可提炼香精,树皮和根皮富含单宁,可熬制鱼网涂料或其他涂料。
此外,果实亦可入药,有止渴、生津、助消化、益肾利尿、解酒上泻和增强食欲等功能,对心胃气痛和霍乱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成熟时正是水果淡季,为市场提供可食的时鲜水果,深受消费者欢迎。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杨梅还含有抗癌物质维生素Bl7,其医药价值已渐为人们所重视,而且含油量达40%,可炒食榨油。叶能提炼香精,根和树皮能止血和断痢。治跌打损伤、骨折、牙痛、外伤出血等。既是水果植物又是药用植物。

免费打赏
scfeifei518
2005年06月27日 10:01:43
12楼
杨梅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病 虫 名 称]:
牡蛎蚧

[防 治 方 法]:
1、整形修剪,改善树冠内通风透光条件。秋季和春季对树上的枯
枝及虫口密度高的活枝进行清理修剪,并集中烧毁,以减少虫
源;
2、保护和利用二星瓢虫、异色瓢虫、中华草蛉,跳小蜂等天敌,
达到生物防治虫害的效果;3、8日、10月在初孵若虫朋,用
40%杀扑磷乳油(1500-2000)倍液或快克乳油(800-1000)倍液,
或40%氧化乐果1500倍液进行树冠喷药防治。


盆栽
回复
scfeifei518
2005年06月27日 10:03:51
13楼
杨梅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病 虫 名 称]:
油桐尺蠖

[防 治 方 法]:
l、除卵块,人工捕杀;
2、树杆涂白。冬季用石灰水涂白树杆,以阻碍其产卵,并有杀卵
作用,涂刷时加入少量残留期长的药剂,以提高防治效果;
3、药剂防治。在幼虫四龄前可喷80%敌敌畏油1000倍液,或20%
杀灭菊酯乳剂(2000-2500)倍液或90%万灵可湿性粉剂
(3000-4000)倍液,或1.8%虫螨光乳油(3000-4000)倍液。


盆栽
回复
scfeifei518
2005年06月27日 10:06:16
14楼
杨梅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病 虫 名 称]:
卷叶蛾类

[防 治 方 法]:
l、人工摘除或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烧毁;
2、摘除叶片上卵块并杀死;
3、掌握初孵幼虫盛期,及时喷洒80%敌敌畏乳油乳1500倍液或
50%马拉松乳剂15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剂2000倍液,
喷时应注意喷湿虫苞。

回复
scfeifei518
2005年06月27日 10:08:02
15楼
杨梅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病 虫 名 称]:
枯叶蛾

[防 治 方 法]:
1、摘陈卵块、茧蛹,减少虫口基数;
2、在低龄幼虫期喷洒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剂
2000倍液等药剂。

回复
scfeifei518
2005年06月27日 10:10:21
16楼
杨梅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病 虫 名 称]:
蓑娥类

[防 治 方 法]:
l、工摘除袋囊烧毁,初龄幼虫集中为害期剪除虫枝,并杀死幼虫;
2、龄幼虫发生盛期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
剂2000倍液或50%马拉松乳剂1500倍液,隔7天连续喷洒(2-3)
次,喷时要注意喷湿叶片和护囊,以提高防治效果。

回复
scfeifei518
2005年06月27日 10:14:26
17楼
杨梅根腐病与干枯病的防治技术


杨梅急性根腐病仅在枯死前2个月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叶色失去光泽、褪绿、变褐脱落,6月下旬至7月上旬气温骤升,易发生在盛果期树体,引起树体急速枯死。酸性过大、板结透气性差的土壤易发生。

杨梅干枯病危害嫁接部位及枝干,随着病情发展,病斑不断扩大,病部失水凹陷。发病严重时,病部深达木质部,当病部围绕树干1周时,树干即枯死。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和各种钾肥,增强树势。及时中耕除草,将嫁接口周围土壤翻开。

(2)药剂防治。绿亨一号+福美双(1:9)600倍,混合少量辛硫磷等杀虫剂,每株用量40~50公斤,开挖5~7条放射状沟,沟宽30厘米,在3月和7月初分2次把药施入。


回复
scfeifei518
2005年06月27日 10:16:26
18楼
杨梅果蝇危害与防治


果蝇是杨梅的主要害虫,以雌果蝇产卵于成熟的杨梅果实乳柱上,孵化后的幼虫蛀食危害。受害果实凸凹不平,果汁外溢和落果,使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影响鲜销、贮藏、加工及商品价格。
1、果蝇发生规律 杨梅果蝇在气温21~25℃、湿度75%~85%条件下,一个世代历期4~7天。在田间世代重叠,不易划分代数,各虫态同时并存,在气温10℃以上时,可见到果蝇成虫活动。在杨梅果实硬籽着色之前,生果不能成为果蝇的食物,食源条件差,果蝇发生少,并不造成危害。杨梅进入成熟期后,果实变软,果蝇有合适的食物,出现盛期发生危害,随着采收,杨梅逐渐减少,果蝇数量随之下降。杨梅采收后,树上残次果和树下落地果腐烂,有着丰富的食物,又会出现盛发期,而随着残次果及落地果的逐渐消失,虫口又随食物的缺少而下降。杨梅果蝇发生盛期在6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两个食物条件极好的时期。以6月中下旬的发生危害造成经济损失。
2、果蝇防治方法 ①在5月中下旬对杨梅园除草,同时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对地面喷雾处理,压低虫源基数,可减少发生量;②将杨梅成熟前的生理落果和成熟采收期的落地烂果拣尽,送出园外一定距离的地方覆盖厚土或用30%敌百虫乳油500倍液喷雾处理,可避免其生存繁殖后返回园内危害;③在杨梅果实硬籽着色进入成熟期,用1.82%胺·氯菊酯重烟剂按1∶1对水,用喷烟机械顺风向对地面喷烟,熏杀成虫,有较好的效果;④利用果蝇成虫趋化性,用敌百虫、糖、醋、酒、清水按1∶5∶10∶10∶20配制成诱饵,用塑料钵装液置于杨梅园内,6~8钵/亩,诱杀成虫。定期清除诱虫钵内虫子,每周更换一次诱饵,可收到较好的诱杀效果。

回复
scfeifei518
2005年06月27日 10:18:55
19楼
青田杨梅赤衣病的为害和防治措施

  杨梅赤衣病是近年来新发现为害杨梅枝干的病害,在杨梅病虫害防治上很少有报道,该病在杨梅主产区浙江丽水、青田等地普遍发生,发病率达50%以上,并有进一步扩展蔓延之势,严重影响杨梅产业化生产发展。笔者于1998-2000年3a间,对该病进行技术攻关,探索出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供借鉴。
  
  1  症状
  
  该病为害杨梅枝干,以主枝、侧枝发病较多,一般多从分枝处发生,发病后明显的特征是被害处覆盖一层薄的粉红色霉层,故称赤衣病。发病初期在枝干背光面树皮上可见很薄的粉红色脓疱状物,次年3月下旬开始在病疱边缘及枝干向光面出现橙红色痘疮状小疱,散生或彼此相连成病斑,可布满整个主干主枝向光面。约5od后,整个病疤上覆盖粉红色霉层,干燥时到处飘散。
  
  2  病原及发生规律
  
  2000年经有关专家对病原的鉴定,杨梅赤衣病是由伏革菌(corticium saimonicolor)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丛往病部越冬。次年春季气温上升,树液流动时恢复活动,开始向四周蔓延扩展,不久在老病疤边缘或病枝干向光面产生粉状物由风雨传播,从杨梅伤口侵入为害。针对青田县鹤城镇京岙村2hm2东魁杨梅和贵岙乡郑岙村1.3hm2下坑梅观察,共观察单株250株,该病一般从3月下旬开始发生,5-6月盛发,11月后转入休眠越冬,整个生长季节出现5月下旬至6月下旬和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两个发病高峰期。病害的发生与温度和雨量有密切关系。7-8月高温、干旱季节发病减缓。气温花20-25℃时菌丝扩展迅速,因而在4-6月温暖多雨季节发病严重。其次,树龄大、管理粗放的杨梅园发病也较重。
  
  3  防治措施
  
  1999年3月对250株病树采用物理、化学、树体复壮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发生。
  
  1)采用农业综合技术措施: ①加强土壤改良,改善土壤结构。因杨梅大多种植在山坡地上,园土较贫瘠,需间隔2~3a对土壤深翻1次,深翻的同时施入杂草、枯枝残叶等土杂肥, 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新根生长。同时对杨梅园进行开沟排水,做到园内不积水。②根据生长发育季节,增施钾肥1~2次。即5月份用杨梅专用肥每株2-3kg或含硫酸钾的复合肥每株1-2kg,7月中、下旬用含硫酸钾的复合肥每株1kg,或草木灰10-15kg和尿素0.5kg。③合理修剪,删去过密的内枝和上部大枝,开出天窗,同时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集中烧毁。④在杨梅树芽萌动时(2月下旬)用80%石灰水涂刷枝干。
  
  2)药剂防治: 在3月中旬至6月上旬和9月上旬结合防治其他病虫进行涂药防治,首先用刷子刷净枝干,然后涂上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隔20一30d再涂1次,共进行3~4次,可获得较好效果,同时对健树喷药保护以预防病害发生。

回复
scfeifei518
2005年06月27日 10:21:16
20楼
杨梅管理要法


做好杨梅树近期的管理工作,是确保大年杨梅增大果形、增进品质、减少采前落果,并提高小年座果率的关键。措施主要有二:

施好壮果促梢肥

施肥时间在4月底至5月初。肥料宜选用含钾速效肥,如硫酸钾等。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氯化钾。根据树冠大小、树势强弱而不同,每株施肥0.5-1公斤。施肥时,沿树冠滴水线附近,开一条20-30厘米宽的浅沟,施入肥料。

防治病虫害

杨梅病害以褐斑病和赤衣病为主,虫害以蛾类和蚧壳虫为主。具体防治措施:

杨梅褐斑病:4月底至5月上中旬杨梅生长季节,分别用122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喷一次,共喷2次。

杨梅赤衣病:每年4-7月为该病的发病期,此时应根据气温高低,选用20%纹达克(或灭枯灵)1000-1500倍液喷雾,每隔23-30天喷一次,共喷3-4次。

杨梅毛虫、小蓑蛾和枯叶蛾:主要为害新梢嫩叶,发现幼虫为害时,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40%虫不乐乳油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同时在幼龄树上人工摘除虫囊。

蚧壳虫:蚧壳虫为害严重时,应在5-6月间用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或35%快克乳油1000倍液喷雾,以杀灭蚧壳虫的第一代若虫。

回复
scfeifei518
2005年06月27日 10:32:21
21楼
杨梅旺长树控梢的四种方法


栽植于土层深厚肥沃地块上的杨梅,如任其自然生长,会出现营养生长过旺,导致树体营养大多被枝叶生长消耗,从而引起花芽形成少或难以形成,树体进入结果期迟或产量低等现象。怎样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以下四法供参考。

1、控制氮肥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用量。6月底-7月初施采果肥时,可每株施用草木灰10-15公斤和过磷酸钙0.5公斤,或复合肥1-1.5公斤。

2、断根处理。夏末秋初,在树冠滴水线附近开深30-40厘米的沟断根,可抑制枝条生长,促进结果。

3、环割。大型枝梢于4月(谢花末期至第一次生理落果前)进行螺纹状环割(只将皮层切断而不剥去)。

4、树盘土施多效唑。10月上旬-翌年3月中旬,大树每株施100克左右、小树每株施50克左右多效唑。方法是将树冠以内的土壤扒开(其深度以见细根为度)。将多效唑与少量细土混合后,均匀地撒在树盘下,盖土即可。多效唑土施后要隔4-5年才能再施第二次。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