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 春年之《景观施工图之十问》
sogent
sogent Lv.3
2009年11月10日 14:14:51
只看楼主

如题:内容如下以下是春年从业十年来对景观施工图的疑问1你凭什么说自己能做施工图???2你能看懂方案吗?3你看出方案中的好和不足了吗?4你有办法能从工程角度实现这个方案吗?5你能控制材料应用吗?6你能控制造价吗?7你知道哪能些材料可以节约、节能、环保吗?8你了解新的工程材料和新技术新工艺吗?9你知道自己或别人的图纸中哪些地方实施时容易出现问题吗?10你去过现场吗?有能力指导施工吗?下面我就一起来探讨下究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景观施工图设计师吧。

如题:内容如下

以下是春年从业十年来对景观施工图的疑问

1你凭什么说自己能做施工图???
2你能看懂方案吗?
3你看出方案中的好和不足了吗?
4你有办法能从工程角度实现这个方案吗?
5你能控制材料应用吗?
6你能控制造价吗?
7你知道哪能些材料可以节约、节能、环保吗?
8你了解新的工程材料和新技术新工艺吗?
9你知道自己或别人的图纸中哪些地方实施时容易出现问题吗?
10你去过现场吗?有能力指导施工吗?
下面我就一起来探讨下究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景观施工图设计师吧。
1你凭什么说自己能做施工图?
此题为总纲还是最后作答吧。



我的反驳意见:

一:我认我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 工作经验是不一样的,我从不期待任何人会一下听命我自己,所以我现在就上述十问进行反驳;
1. “1你凭什么说自己能做施工图???
反驳之理由:我们现在都是集团化合作机制,也不是个人英雄的崇拜者, 所以我认为,不会期待任何人都能当将军,有时候把兵当好,也会受到将军的喜欢,此疑问提到的“你”就是英雄的表现,我们只要从事园林行业的设计师都知道,现在很多设计交叉专业的合作设计共同完成的,而非疑问中之“你”所完成的,个人意见,专业从事自己本行专业比跨专业从事的比较好!还是好好合作吧!

2.“2你能看懂方案吗?
反驳之理由:我们必须要深刻的认识施工图-扩初-方案的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实施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和基础是什么,施工图必须必要的时候是在扩初的内容上进行,那么扩初的内容深度按照08年之建筑设计文件之深度规定有明确之要求,在扩初的时候就已经把材料工艺等基本信息都进行了图纸化表达,这个时候施工图的阶段就是: 施工图是基于设计扩初方案下结合现场实际通过图形符号文字标注以及图片说明等综合方式来详细解释设计理念的可行性的设计语言。所以只要看你对于设计流程的把握和控制,基本上还是可以很好的理解方案的,除非你自己不想去了解扩初或者自以为是,现在很多甲方以及设计单位自身都不是很好的遵照这个要求来做,所以就会出现很多时候,方案一出,就是直接做施工图,90%都是这样的情况,所以这个问题我认为不是别人的问题,是设计行业的问题,需要将来更多的一代设计师来理性的改善这个被动局面!


3.“3你看出方案中的好和不足了吗?“
反驳之理由:纵使你是再好再牛的设计大师,对设计理念的理解不一样,信息的不对称,就会在方案的理解上造成一定的误解,方案的不足于好坏我们可以说出一大堆,但是在比起方案设计师的理解思考之后,作为一个成熟的全面的方案师,再后期实施过程中的调整和变动会更灵活一点!再说,我们没有学习弥补设计,对场地的SWOT的分析不够,看出方案的不足与好坏自然也就不奇怪了,但是这样也不会导致你不会绘制施工图!

4.“4你有办法能从工程角度实现这个方案吗?
反驳之理由: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可笑,但凡任何工程施工项目都会碰到很多未知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牵扯到施工的,有些不是,但是与施工有关的专业搭配譬如:建筑师+结构师+土建师+水电暖通师等各个专业称职的设计都可以在工程的角度上来实施方案,无论谁的方案最后的结果就是都要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的物理或者化学的有机组合,这些都是思路和抽象的理解,具象的表达无非就是材料的应用和工艺的选择而已,作为一个成熟的设计师以及项目管理人必须对现在的实施工艺材料有深度的了解!

5.“5你能控制材料应用吗?
反驳之理由:作为施工图设计师。特别是景观施工图设计师,在这方面对材料的选择是受到很大的限制的,经济因素60%+设计理念的理解30%+材料工艺的现状10%,比如说:清水混凝土工艺,自从安藤忠雄提出这个想法之后,迅速在材料工艺方面轩然大波,既经济又美观又好施工,国内从2009年6月份也出台了相关的装饰清水墙施工工艺标准,但是实际情况是包括一级园林施工企业
免费打赏
chengshidehuli
2009年11月11日 20:40:42
2楼
应该还没有完吧,楼主请继续。希望大家都能和楼主一样参与到我们的讨论当中来。
回复
rsrfy
2009年11月13日 00:32:51
3楼
3你看出方案中的好和不足了吗?

再说,我们没有学习弥补设计,对场地的SWOT的分析不够,看出方案的不足与好坏自然也就不奇怪了,但是这样也不会导致你不会绘制施工图!

----------------

是设计施工图,不是绘制施工图。
我们要讨论的是设计,而不是绘图。绘图的话永远只是个工具罢了。一个画图匠而已。
另外,个人觉得能否看懂一个方案,看出其优劣也是很重要的。至于场地的分析,在方案设计过程中,施工图设计师(包含土建水电绿化,甚至参与这个项目的每个人)都得去现场。
如果是在施工图设计之前没有参与项目的方案设计,个人的习惯是先读懂方案及扩初,然后和方案设计师沟通。

PS:
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
  SWOT分析通过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再调整企业资源及企业策略,来达成企业的目标。
  SWOT分析已逐渐被许多企业运用到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产品研发等各个方面。

PS again:
麻烦楼主发下文吧。

欢迎看到本贴的朋友们发表高见。

[ 本帖最后由 rsrfy 于 2009-11-13 00:34 编辑 ]
回复
lichunnian44
2009年11月13日 11:36:50
4楼
看到sogent开这个贴来反驳我的观点,我并不光火,反倒觉得很高兴。
《十问》本身就是想引出网友们更多的话题。
对于sogentr的反驳,我再来驳一驳。呵呵。
一:我认我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以及 工作经验是不一样的,我从不期待任何人会一下听命我自己,所以我现在就上述十问进行反驳;
1. “1你凭什么说自己能做施工图???
反驳之理由:我们现在都是集团化合作机制,也不是个人英雄的崇拜者,所以我认为,不会期待任何人都能当将军,有时候把兵当好,也会受到将军的喜欢,此疑问提到的“你”就是英雄的表现,我们只要从事园林行业的设计师都知道,现在很多设计交叉专业的合作设计共同完成的,而非疑问中之“你”所完成的,个人意见,专业从事自己本行专业比跨专业从事的比较好!还是好好合作吧!

驳反驳之驳:在《十问》中我用到这个第二人称的“你”只是一个强调。激起设计师对这一点的注意。
“你”是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在五十年前就已经被大面积讨论过了。结果是“我”才是极端个人英雄主义。一个设计师如果连最基本的东西都做不好,你能指望他在整个设计团队中作什么。对于偏重于后期设计的人员来说“能不能做施工图”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没能力做,编排到团队中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照顾下自已的准小舅子,那我也无话可说。(呵呵)。作为一个施工图设计师会做施工图是必须的。我接触过很多设计师(包括我现在所供职公司的),他们的图纸一塌糊涂,连个最基本的小建筑轴号编制都乱的一团糟。我们现在的结构工程师每天更多的时间是花在帮那些设计师在作景观建筑的二次设计上,而不是专注在结构设计上。谁能说这是个正常情况呢。像我们这种在行里有如此知名度的设计院都如此,想想其它的。(我发这一问并不是只针对于我所供职的这一家企业。因为我看到过更多其它院的图纸,很多比这些还要低一个层次。)对于一个设计师,连自已的问题都研究不明白(或者说很迷茫,不知道自已要做什么)能做出什么样的项目。再好的设计思想都是惘然。
那么sogent你认为,你的团队里是不是该有几个会做施工图设计的呢。还是你更喜欢那些听话的木偶,会不会做事并不重要呢?

2.“2你能看懂方案吗?

反驳之理由:我们必须要深刻的认识施工图-扩初-方案的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实施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和基础是什么,施工图必须必要的时候是在扩初的内容上进行,那么扩初的内容深度按照08年之建筑设计文件之深度规定有明确之要求,在扩初的时候就已经把材料工艺等基本信息都进行了图纸化表达,这个时候施工图的阶段就是:施工图是基于设计扩初方案下结合现场实际通过图形符号文字标注以及图片说明等综合方式来详细解释设计理念的可行性的设计语言。所以只要看你对于设计流程的把握和控制,基本上还是可以很好的理解方案的,除非你自己不想去了解扩初或者自以为是,现在很多甲方以及设计单位自身都不是很好的遵照这个要求来做,所以就会出现很多时候,方案一出,就是直接做施工图,90%都是这样的情况,所以这个问题我认为不是别人的问题,是设计行业的问题,需要将来更多的一代设计师来理性的改善这个被动局面!
驳反驳之驳:对于国内现在的景观业界,说实在的我个人对于绝大多数方案及初设计是不抱太高期望的。(这不是我轻视国内的同行者,而是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么一个发展的阶段上,是须要我们直面面对的。当然有些设计大师的东西我也是很钦佩的。)所以作为一个“会”做施工图设计的设计师来说,看懂方案是很重要的。因为你还需要帮助初设来纠偏,甚至于帮助方案来纠偏。(这是常遇到的情况,也话sogent没经历过这些,相信很多设计师遇到过)。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施工图是设计出来的,不是描出来的。施工图设计师是必须懂设计的。方案是设计的一部分,施工图设计师是必须懂的,如此才能做到施工图不仅能正确精准的传达前期的设计思想,更能在此基础上让设计得到升华(这是施工图设计师要追求的目标)。
或许sogent认为,自已手下的设计师只要听话就可以,是否具备设计能力并不重要。如此我要恭喜新毕业的实习生了。你们不必那么担新自已的出路问题了。(在此提醒实习生,不管是对于公还是对于私,抓住一切机会尽量提高自已的实力吧。)
想来只有都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将来才能从现在的这么一大批后期设计师中成长起一批能全面掌控设计的标准设计师(这是整个行业理性发展的必然,必竟我们的设计要越来越走向理性化。)。


3.“3你看出方案中的好和不足了吗?“
反驳之理由:纵使你是再好再牛的设计大师,对设计理念的理解不一样,信息的不对称,就会在方案的理解上造成一定的误解,方案的不足于好坏我们可以说出一大堆,但是在比起方案设计师的理解思考之后,作为一个成熟的全面的方案师,再后期实施过程中的调整和变动会更灵活一点!再说,我们没有学习弥补设计,对场地的SWOT的分析不够,看出方案的不足与好坏自然也就不奇怪了,但是这样也不会导致你不会绘制施工图!

驳反驳之驳:方案设计的好与不足,不单单只停留在对于设计理念的理解上。还有一个更基本的,合理与否。希望sogent不要忘了这个基本点。方案和初设计中遗漏的问题,施工图设计师有责任去补全。所以不管是理念上的纠偏,还是功能上的纠偏,都须要设计师能够具备这样的能力。这也是团队协作的基础(本人并不是只懂个人单挑的主,尽管很多时候我都在单挑项目,但我更懂团队协作的重要。也更懂得一个好的团队中需要什么样的协作者,我说这么多也是希望通过的的一些心得能让更多的设计师能了解到这一点,从而组建出更多出色的团队,推动行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是需要众人的努力。不是哪几个人说了算的。我冒出来只是想牵个头而已。呵呵,自嘲一下。)

4.“4你有办法能从工程角度实现这个方案吗?
反驳之理由: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可笑,但凡任何工程施工项目都会碰到很多未知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牵扯到施工的,有些不是,但是与施工有关的专业搭配譬如:建筑师+结构师+土建师+水电暖通师等各个专业称职的设计都可以在工程的角度上来实施方案,无论谁的方案最后的结果就是都要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的物理或者化学的有机组合,这些都是思路和抽象的理解,具象的表达无非就是材料的应用和工艺的选择而已,作为一个成熟的设计师以及项目管理人必须对现在的实施工艺材料有深度的了解!

驳反驳之驳:sogent认为这个问题很可笑。我不这样认为。对于连自已要做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员(现在很多设计院中这样的人都大有人在)来说,你能指望他从工程角度来解决你设计中的技术问题吗?!理想中的建筑师+结构师+水电暖通师的团队合作是可以从工程技术角度上来实现设计。但现在的情况是,有经验的建筑师只会做大楼,景观里面的这种小西不是不屑于一做,是绝大多数的都做不来。没有经验的或根本不是建筑专业的的人员更是一头雾水。更不要说那些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需要花时间花心思去研究的工程节点。也许sogent会说,这些东西有几个会CAD的,再找几本图集就能搞定。为什么工程实施过程中会有那么多问题需要设计师蹲现场?不言而喻。
在这里sogent并没有深层次的理解我有此一问的目的。从工程角度来实现设计,并不单单只是堆砌工程作法。我在《十年有感》、《十问》及平常与其它设计师的讨论中都提到过,施工图设计师要做的是用最简单的工程技术方法、最经济的手段来实现我们的设计。这其中还要包含工程技术的创新。景观并不是只能跟在建筑的屁股后面捡破烂的。他应该有自已的发展道路。建筑行业的发展只能作为景观发展的一个借鉴,而不是照搬照套。
所以我们的景观施工图设计师不但要懂方案、懂工程,更要懂得如何操控工程。能说一开始的从工程角度思考设计的实现是可笑的,是儿戏吗?
(skgent对土建工程师的理解有偏差。)

5.“5你能控制材料应用吗?
反驳之理由:作为施工图设计师。特别是景观施工图设计师,在这方面对材料的选择是受到很大的限制的,经济因素60%+设计理念的理解30%+材料工艺的现状10%,比如说:清水混凝土工艺,自从安藤忠雄提出这个想法之后,迅速在材料工艺方面轩然大波,既经济又美观又好施工,国内从2009年6月份也出台了相关的装饰清水墙施工工艺标准,但是实际情况是包括一级园林施工企业

驳反驳之驳:sogent有些一想,大概是习惯了跟在建筑屁股后面捡破烂了(这个比喻可能不太合理)。景观的材料少吗?在于你对这个群落了解多少,了解的有多深,能不能合理运用。我想在中国的几千年园林发展史中没听哪个大师说过用来做园林的东西太少了。对材料选择的限制因素并不在于经济、设计理念、材料工艺,而在于大脑。人的行为存在惰性,所以容易思维定式。这才是限制景观材料选择运用的关键所在。
我曾经在郦城的初设中运用了一项比较古老的方法来处理材料,这引起了一位同事(保送博土)的才时间讥笑,但两年后的一天,我们再次碰面时他却是另一种态度“钦佩”,这件事对他的印象太深刻了。甚至于他在后来的教学中还常以此为例。(这件事我不是想在大家面前鼓吹自已有多历害,只是想作为亲历的一个例子来说。事实上我行事一向都很低调的。能出来牵这个头也算是目睹行业的畸形发展而逼不得已吧。)
所以关键还在于思想的解放。大家也见过一些让人震惊的大师项目,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归结在经济上,而在于一个经济的平衡。
所以材料的运用很重要。材料语言是实现设计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
诚然如一些材料工艺发展滞后的问题我们须要面对。但作为材料运用的潜在巨大市场,我们是有能力带动材料行业发展的。
回复
lichunnian44
2009年11月13日 11:42:07
5楼
sogent所说的清水砼工艺问题,据我所了解目前深圳有两家小公司能在现场达到这个标准。
在北京有一家工厂预制干挂清水砼的,但其作为让人寒心,以此作宝漫天要价,一平米要1K多。这是防碍这个工艺发展的一大助力。因为在同样的价格下,客户更多会选择物有所值的东西,除非脑子进水了。
即然这个工艺已经被引入,相信在三五年之后这个东西应能得到普遍的运用。只怕到时用的多了又会觉得它俗了。哈哈。:lol
回复
sogent
2009年11月13日 11:50:48
6楼
仅凭 自己的个人经验是很有局限的,我不知道 春年是否学过系统学,你不能孤立的来看施工图,施工图的实施不是个人说的算,是有管理的,有系统的控制的,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阶段功能要求,对于设计环节的每个设计师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有总工做总体把握,下面有项目主持人负责项目质量和进度,再综合搭配独立专业进行协调,每个专业下面都也是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新手设计师,这个基本上师国内设计院的设计团队的框架结构,我们每个单体的个人都只是整个设计环节的一颗螺钉,至于螺钉的价值如何取决于设计质量和价值以及所谓的现实的考虑,再说了易兰现在的基本结构都是这样的,我们面对的是团队的整体设计,而不是独立的个人小打小闹,我们需要在规范的管理机制下去实现设计扩出的理念,而非强调施工图设计师的全面的价值颠覆,毕竟施工图是实现设计理念的,而非设计理念的,我建议你应该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一下,你们易兰施工图设计团队是否也是这样搭配的啊?

[ 本帖最后由 sogent 于 2009-11-13 12:11 编辑 ]
回复
lichunnian44
2009年11月13日 17:22:44
7楼
施工图是一个精确的细统
一个系统的每个细节都是至关重要的,有时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只要哪一颗镙丝钉出现问题,你的整个系统都会崩溃。其它环节做的再好也是惘然。
系统学不是用嘴巴说说就可以的。研究方法论的人很多,研究成功学的人也很多。你见过几个自认为研究成功学的人真正成功了。
我所强调的是每个设计师都要有提高自已的觉悟。并不是说所有人自成一体,设计是个团队协作的事。也只有团队成员都上符号要求的才能做好事情。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设计理念创造实用价值是没有错的。但不要忘记设计的理念也是在设计的过程中逐步成形的。设计师自身没有一定的能力和相应的价值观、审美观又如何能形成一个好的设计理念,又如何能够去实现他。
也许sogent在高位上座惯了,更喜欢说什么是什么的绘图员。更希望他们永远都是绘图员,永远是自已手中的木偶。
若确是如此,那我只能说你受的限制太大了。
设计师只有解放了思想才能成长起来。十几年几十年后,我们需要新生代来将我们的事业推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上去。而不是让几个连牙齿都没有了的人来支撑门面。
设计师应该有求得更高发展目标的权利和觉悟。
一个人经验是很有局限的,但众人人的经验加起来就是不容忽视的。不管是景观的创新,还是科技的发展都是在经验上发展起来的,是因为有了经验的证据才找到成功的道路的。只讲空泛的系统,不要经验的支持也就只能是个空泛的东西而已。
我的一个朋友就学过很多的管理系统,但他没有成功,因为他只仅停留在知道系统是大概怎么回事上,而没有能操作系统的人来支持。所以他的公司一直在生死线上徘徊。
一个好的系统本身就是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如果现在只接受系统而不接受他的经验就没有意义。
景观设计系统亦是如此。没有个体经验的积累并汇成一个大的资源库,再怎么讲系统也是白费。
对于sogent来说,我的思想可能是要颠覆设计师的全面的价值,因为我们的目的不同。我讲的是整体设计师群体的发展。而sogent讲的是如何操控其它设计师来达到实现自已的目的。
我们两个的观点在这一点上确是对立的。
在这我要提醒下设计师的是“驭人者首先要有被驭于人的胸怀”。人是逐步发展起来的,要一步蹬天,除非你有非常强硬的裙带关系。但依靠裙带关系想在技术行业中发展,似乎是不大行的通的。大家不要听了我的鼓吹就去造反。要发展就要提高自已的实力,个体实力提高了群体实力就提高了,到时自有自已大展身手的天地在。
我从来就没有孤立的来看待施工图,这个或许在《十年有感》中为提醒大家对施工图环节的重视时言词有些激烈。但在《十问》中前面三问都是与方案息息相关的。由此可以看出sogent在这一点上来批驳我是太牵强了。
而且我也一直在说,我们现在只是先拿施工图来说事,后面还有更多涉及到整个景观设计过程的东西要讨论。只是在讨论其它东西前,我是希望大家能在施工图设计上有个长足的进步,如此才有精力来讨论其它的东西。
sogent的理想系统如果现在真的达到他的要求了话我无话可说,但从业内情况来看,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出现那么多问题又是错在哪里呢?
我的观点就是组成系统的镙丝钉有问题。
所以要提升整个行业在施工图设计上的能力,光靠一个不成熟的系统和一批只会描图的描图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还会越走越远,让这个行业更畸形。
如何提高行业在施工图设计上的能力,就是造出好的镙丝钉来支技这个系统。让其能正常运转。
方法论要讲,经验更要积累。
我一直都没有排挤过新手,在我的群里老手新手一大堆,大家都是抱着提高自身的实力同时提高行业整体的实力的目标在努力。我们要的是设计师,不是描图员。不论是在施工图阶段还是在方案阶段。
我建议sogent在讲方法论的同时还要务实些好。于人于已都好。:handshake
回复
chengshidehuli
2009年11月13日 17:55:12
8楼

这里请楼主注意下啊,论坛欢迎大家畅所欲言,因为交流才能有提高。但论坛言论中最好不要出现“我不知道 春年是否学过系统学~~”及“你们易兰施工图设计团队是否也是这样搭配的啊”等带有真实性或其他感情色彩类的语言。
回复
sogent
2009年11月13日 18:45:17
9楼


首先 抱歉 版主啊

其实我在回复此贴的时候也看了 关于春年本人在其他论坛(筑龙啊什么的)的自白,所以关于真实性的问题和感情色彩的语言也不是故意说的,还请春年不要过于介意!

再者 与其说 可能春年你我之间所说的关于施工图的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不过就是思考的高度不一样而已,我原本的意思是施工图是个系统来的,因为国内关于景观施工图的系统性规范尚未成熟,具体的原因大家也知道,每个环节包括你说说的十问都是变化的,作为个人也会在工作中成长,但是对于个人的选择会面对不同的机遇挑战和取向,你所叙述的十问是更多的施工图的细节,对于施工图的细节这些概括也不是你我讨论能给完成的,需要的设计师本人的成长过程,你自己本人不也是这样走来的吗,越是作为老同志,越需要多多培养新同志,听你问的口气就是,你巴不得下面的人全部是各自有想法主见,各自都有真本事,没有本事的我不要。但是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公司的成本会是多少啊?基本上三年五年的工作经验的都能干,为什么待遇会有那么的差别啊,再说了这个问题也不是讨论就能解决的,更多的在于设计师本身的觉悟和上进机会,现场经验,恰恰是现在设计院的人80%都在家画图,而没有机会上现场;

第三 既然 春年提到自己工作十年 对于施工图是个精确的系统的概论,我希望你能给出详细的说法我们会洗耳恭听的,
比如
1.施工图系统的定义,理解
2.施工图语言的属性、原则依据及表现方式特征
3.施工图在整个项目中的地位和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3.施工图系统的过程控制及风险控制
4.限价设计条件下,施工图设计方式方法
5.施工图的完善方案及比较方式
6.博弈条件下的施工图出路
7."5W"系统在施工图语言系统的应用

以上七个 好好想想 再回吧,太着急了,每次都满杯酒,是交流不出新东西来的,也不希望你再拿自己和别人的回帖来对付。这是个严肃的话题,思考之后你才会发现施工图的系统怎样设计才比较合理。

也许这样 才会真正的对新手设计师和成熟过程的设计师是个很好的教程及学习文件,站在新个全局新高度来看施工图才会有新的收获。

[ 本帖最后由 sogent 于 2009-11-13 19:11 编辑 ]
回复
rsrfy
2009年11月14日 02:48:07
10楼
5W:
  Who (谁)
  Says What (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al (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 (向谁说)
  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

http://baike.baidu.com/view/1335079.htm
回复
camio
2009年11月14日 19:46:27
11楼


感觉把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向了虚无缥缈,纯理论的东西真的对施工图设计有用?

是不是结合一个施工图实例来说事儿更有针对性?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