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讨论主题——我看互通立交
jiyideshengxia
2005年06月13日 15:18:41
来自于铁路工程
只看楼主

这期议题是wuchengzhong5提出来的,首先要谢谢wuchengzhong5对本版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偶来抛砖引玉,凡是认真参与讨论或积极上传相关资料的均奖励积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迅速发展,各地的汽车保有量和交通量大幅度增加,使城市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辆与行人的干扰日趋严重,造成交通拥挤、车速下降。为疏导缓解交通阻塞问题、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障行人安全,目前在城市和公路上都面临着修建立交工程的迫切要求。

这期议题是wuchengzhong5提出来的,首先要谢谢wuchengzhong5对本版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偶来抛砖引玉,凡是认真参与讨论或积极上传相关资料的均奖励积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迅速发展,各地的汽车保有量和交通量大幅度增加,使城市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辆与行人的干扰日趋严重,造成交通拥挤、车速下降。为疏导缓解交通阻塞问题、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障行人安全,目前在城市和公路上都面临着修建立交工程的迫切要求。

在中国,早期出现的立交工程多为下穿铁路干线的地道桥。近年来,由于技术的进步,国内已采用不中断交通的预制箱体顶进工艺,在天津、北京等地成功地建成了许多座箱体规模大、技术复杂的大型地道桥。

我国最初的道路立体交叉式随着修建城市道路跨河桥而产生的。1959年湖北省武汉市修建江汉一桥时,利用桥头边孔供滨河路通过,建成我国第一座半苜蓿叶形立交。1965年北京修建京密引水渠时,在三条主要干道与滨河路相交处,建成三座同样形式的立交。广东省广州市于1964年利用修建道路与铁路立交的条件,建成我国第一座环形大北立交桥。之后又于1983年建成国内第一座完全分行的四层式区庄立交桥。。

特别是进入本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和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修建通行能力高、行驶速度快的快速环路系统,因此市区干道立交及高速公路立交工程的建设,逐渐进入鼎盛时期。例如:北京市修建的二环路、三环路、东厢工程;天津市建成的中环线、外环线;广州市的内环、外环、高架路;上海市正在建设中的浦西全高架内环线工程以及已开始规划的外环线工程等等。配合这些环线干道就必须修建大量不同规模的立交工程。截至目前,北京已建有80余座大型立交桥,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居全国之冠。

立交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苜蓿叶形、菱形、喇叭形、环型以及定向式、互通式、组合式等,大部分立交为2~3层,个别的达到4层。立交桥的桥型和结构比较复杂,通常需要建造弯桥、坡桥、斜桥以及异性桥面的结构。。1986年建成的青岛铁港立交桥和1991年竣工的上海南浦大桥东引桥曲箱梁立交桥等,均成功地运用了预应力混凝土弯桥的新技术。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阻塞、确保行人安全、提高机动车通行能力,人行天桥也如雨后春笋出现在繁忙的立交路口。人行天桥由于跨度与跨度不大、荷载较小,往往可与周围环境协调而设计成造型简洁、轻快、流畅的各种结构形式,及满足交通功能上的要求,又增加了城市中的立体景观,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我收集了一些互通立交的图片,和大家共享。

天津徐庄子桥:

徐庄子立交桥是京津塘高速公路位于天津区段的一座双喇叭形互通式大型立交工程,它跨越市内"三环十四射"的主要出口道路。

立交跨线桥全长4264m,上部结构由跨径30m 预应力混凝土T形简支梁和多孔连续箱梁组成,下部结构采用φ1.5m钻孔灌注桩和倒梯形桥墩。于1992年建成通车。



1118647471632.jpg

免费打赏
jiyideshengxia
2005年06月13日 15:24:43
2楼
上海市槽溪路、中山路、沪杭铁路立交桥

位于市区西南隅,它是由两条相互交叉的城市主干道分别与沪杭铁路交叉的3层部分苜蓿叶形互通式立交桥。

底层为地面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第二层为楷溪路立交桥,第三层为中山路高架道路,在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分别设置东南与西北连接匝道。

鉴于立交工程与在地下经过的地铁1号线工程同步建设,因此,地下、地面、空间,即地铁、道路、铁路之间,工程关系十分复杂。工程全长2610m,分两期进行施工,第一期先修建南北向游溪路立交桥,第二期再修中山路高架及二、三层间的转向匝道。

第一期工程全长1750m,其中桥梁工程长916m,共44孔,除了一座跨径为20+30+20(m)和一座4×30m的连续钢一混凝土结合梁结构外,其余均为跨径20m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见立交桥下部结构在盾构顶进段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l.om钻孔灌注桩,在立交桥与地铁1号线分开处采用40×40cm钢筋混凝土打人桩基础。

于 1991年底全线通车。

效果图
回复
jiyideshengxia
2005年06月13日 15:27:51
3楼
北京广安门桥:

广安门立交桥位于北京市西外二环路与广安门大街相交处,系3层变形苜蓿叶互通式立交,广安门大街上跨二环路,桥梁分上、中两层,上层为机动车道桥,全长310m,中层为两座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桥,桥长95.2m,全桥总面积17000m2。

上层主桥为7跨等截面双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型梁,跨径为5×19.3+21.0+16.3(m),桥宽35.5m,桥的一端设“十”字型双向预应力混凝土点支承的异形板结构,最大跨径为24.7m。下部结构采用与中层桥重叠共用柱墩,重力式桥台。中层桥为5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两端引桥均为两跨16m点支承钢筋混凝土连续板。

上层主桥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工艺,下部结构均采用钻孔桩基础。

于1991年12月建成通车。
回复
rebod
2005年06月13日 16:34:23
4楼
山区互通立交效果图
回复
rebod
2005年06月13日 16:35:00
5楼
山区单喇叭立交
回复
jiyideshengxia
2005年06月13日 16:39:42
6楼
rebod斑竹也来了,很喜欢你现在用的签名照片哦,很酷~~~~
回复
jiyideshengxia
2005年06月13日 16:41:57
7楼
广州区庄桥

区庄立交桥为国内第一座4层转盘式立交。它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区东北角内环线环市东路与市区进出口主干线先烈路相交处、设计通行能力为机动车9000辆/h,非机动车3000辆/h。

立交第一层顺环市东路东西走向,车道宽15m;第二层在原地面为人行、非机动车环道,宽3.5m~5m和7m;第三层为供机动车转弯的环形板,环的内直径为50m,环道宽16m,与7.5m宽的单行匝道相连;第四层为顺先烈路南北向机动车直行的23孔高架桥,桥宽9.5m,总长372m,两中孔各19m。全部立交工程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除第四层为预制梁外,其他均为现浇。立交的最大纵坡和净高:机动车道5%和4.5m,非机动车道0.5%和2.8m。立交总占地仅3.23公顷。于1983年建成。
回复
jiyideshengxia
2005年06月13日 16:43:16
8楼
北京三元桥:

三元立交桥位于北京市东北三环路与京顺路。机场路相交处,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的两层苜蓿叶式立体交叉,三环路上跨京顺路和机场路。此立交工程包括3座跨线桥和5座匝道桥,桥梁总面积约10616m2.

3座跨线桥均采用V型墩刚架结构,其中Ⅰ号、Ⅲ号桥跨径均为13.5+27.3+13.5(m),Ⅱ号桥跨径为2×22.25m。I号、Ⅱ号桥 梁全宽45m,由9根双T型梁组成,Ⅲ号桥桥梁全宽11m,由两根双T型梁组成。下部结构中墩采用预应力V型墩柱,边墩为单排柱式墩,墩柱均置于天然地基的条形基础上。V型墩柱采用预制安装法施工,双T型梁现浇施工。V型墩刚架结构刚度大、梁高小、造型新颖美观。于1984年10月建成通车。
回复
jiyideshengxia
2005年06月13日 16:46:11
9楼
天津中山门桥:

中山门立交桥位于天津市市区中环线东南段与津塘公路相交处,因所处地位受周围建筑物地形所限,把4个匝道均设置在环线一侧的两个象限内,形成所谓互通式"蝶形立交’。

立交分为3层:下层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上两层供机动车行驶,做到机非分行,机动车互通,环线干道和匝道全为单向行驶,交通功能好。

立交桥全桥共78孔,全长1411.5,除津塘公路由于道路曲率半径较大建成为直线桥之外,全部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曲线箱形连续梁结构,跨径从 17m至 25.23m不等,桥面净宽 8.5m~12m,箱梁高 1.10m。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 Y型桥墩和 40cm ×40cm钢筋混凝土打人方桩基础。于1986年7月全线竣工通车。
回复
jiyideshengxia
2005年06月13日 16:47:31
10楼
北京大北窑桥:

大北窑立交桥位于北京市建国路与东三环路交叉口处,建国路机动车L跨东三环路,是一座非互通式的菱形立体交叉,桥梁全长360m,总面积6552m2。

主桥上部结构为3孔变截面连续钢箱梁,桥面全宽18.2m,由4个单室箱梁组成,跨径为33+39+33(m)。下部结构为天然地基条形基础上设钢制T型墩柱。

引桥由一侧 8×15m和另一侧 9×15m共 17孔连续桥面的预制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组成,梁支承处设牛腿,使墩柱盖梁的一部分隐置于主梁高度内。桥梁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上置钢筋混凝土T形墩柱。

该桥是北京地区第一座连续钢箱梁桥。于1986年11月建成通车。
回复
jiyideshengxia
2005年06月13日 16:48:49
11楼
广州大道桥

广州大道立交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南北主干线广州大道与东风路和天河路相交的4层式连体立交工程,其与东风路的立交(下称南立交)和与天河路的立交(下称北立交)相距50(m)。南立交西接中山一路,东接通往黄埔港的黄埔大道;北立交西接环市东路,东接通往东芜、深圳的天河路,是市内两大交通枢纽。立交设计通行能力均为小客车11000辆/h,非机动车30000辆/h。

两立交的第一层为非机动车、人行环道,车道宽7m和人行道宽5m,净高2.8m;南、北立交环道的内径分别为98m和93m,环岛均填土并围以现浇钢筋混凝土折板挡土墙。第二层为宽18m的机动车转弯环道,其单、双向引桥宽8m和16m,净高5m,纵坡3%;在跨第一层环道处设变截面钢筋混凝土板式刚架桥。第三、四层分别为南北向和东西向直通的高架桥,其主跨均为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斜腿刚架,引桥均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倒T梁与现浇桥面板的组合式简支板结构。于1986年建成。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