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氧化沟调试营养求助!
wubo008
wubo008 Lv.2
2009年09月04日 15:44:42
只看楼主

各位前辈,我初次调试,关于营养物质投加计算问题希望各位赐教。污泥培养:1、培养方法:根据现有情况,首先培养东氧化沟内污泥,采用闷曝方式培养。2、培养方案:厌氧池4534.4 m3,氧化沟31185m3,总水量为35719.4 m3。从其它污水厂运含水率90%活性污泥160吨,分三天投加完毕,使池内污泥浓度达到4g/l。曝气区溶解氧需2mg/l左右,因没有污水进入厂内,需投加营养物质

各位前辈,我初次调试,关于营养物质投加计算问题希望各位赐教。

污泥培养:
1、
培养方法:
根据现有情况,首先培养东氧化沟内污泥,采用闷曝方式培养。
2、
培养方案:
厌氧池 4534.4 m3 ,氧化沟 31185m3, 总水量为 35719.4 m3 。从其它污水厂运含水率 90% 活性污泥 160 吨,分三天投加完毕,使池内污泥浓度达到 4g/l
曝气区溶解氧需 2mg/l 左右,因没有污水进入厂内,需投加营养物质 C:N:P=100:5:1 ,相当于投加甲醇 38100kg/d 氮肥 714.388kg ,磷肥
,当 sv% 达到 10% 以上时培养结束。
营养投加计算示例:
进水条件 COD=400mg/L ,流量 =35719.4t/d (别人建议按照 25000 计算吧,每天需要向系统补充 COD 的量为 10 吨) 选择营养比例: COD N P=100 5 1
每日需投加碳量为 =35719.4 × 400/1000=14287.8kg
每日需投加氮量为 =35719.4 × 400/1000 × 5/100=714.388kg
每日需投加磷量为 =35719.4 × 400/1000 × 1/100=142.9 kg
使用甲醇作为碳源则,
投加的甲醇量为 : 14287.8/37.5%=38100 kg/d
使用尿素作为氮源则,
投加的尿素量为: 714.388/46%=1553kg/d
使用磷肥作为磷源则, K2HPO4

投加的磷肥量为:

这样计算是否正确?应该怎样计算?
免费打赏
wubo008
2009年09月07日 14:51:05
2楼
各位大侠,怎么没人帮忙啊!
回复
wzyff
2009年09月07日 20:19:11
3楼
请加小弟QQ305287211
我参加过一个十万吨的调试……我们可以交流……

[ 本帖最后由 wzyff 于 2009-9-7 20:21 编辑 ]
回复
doufive55
2009年09月09日 01:36:34
4楼
楼主按照书本理论来算,这样的量是可以的。
但在目前的没有污水进入的情况下,用药量太大,成本太高了。可以按理论药量的40-60%,来投加。使得污泥中有微生物存在就行了。
有个疑问就是:既然没有污水进入,培菌期污泥浓度为何要达到4000那么高呢??????能够维持在1000-1500就可以啦。有污水进来的话,生物很快长起来的。(广东地方的经验)
回复
czw127
2009年09月09日 21:50:27
5楼
4000感觉是太高了
回复
zfxjjh
2009年09月10日 23:03:03
6楼
LZ,你的计算不是完全对,你可以查下资料,1g甲醇的COD值是1.5g,要乘以该系数;
N、P要折算其元素含量,不能直接整个分子拿来用。
回复
wzyff
2009年09月11日 11:10:52
7楼
个人看法:
同意4#的观点
磷的投加量可以减少至理论的30%
不妨可以把400改为150,去核算一下营养量。如果进水是河道(渠)取水而不是管道,COD值几乎都是偏低的(工业废水排外){GD}。氨氮及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以考虑一下粪便。SV控制6-8就差不多了,一旦进水很快会到10.
曝气量的控制没有人质疑2mg/L,我们当时没有勇气去挑战这个理论值,结果我们的污泥会顷刻间消失了。维持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需氧量书本上说没有2mg/L这么多。
我们当时面临的情况和你的一样,为了赶调试进度,我们接管子直接从河里抽水,如果只是这样维持,不知道你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以进水……
节省一下调试费用,建议你评估一下,若可以提前进水(BOT),那你也就可以提前收费……
小弟上述若有失当、纰漏,敬请批评指教……

[ 本帖最后由 wzyff 于 2009-9-11 12:24 编辑 ]
回复
zj2000
2009年10月15日 16:57:37
8楼
楼主,你的计算不全对,没有除以分子量啊。你算的是元素含量。不是整个物质的含量。比如你那个氮,你计算出来的只是氮元素的量,你要除以氮在尿素的质量百分比才是纯的尿素的含量、再除以所使用的盐,尿素的纯度,才是所选用实际盐的量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