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设计体制
yy1970
yy1970 Lv.6
2009年08月05日 15:08:52
只看楼主

从现实情况来看,设计质量高低无所谓!结至目前,没见到哪个设计院因质量问题而被吊销执照,每年只见不断地有设计院升级,而看不到降级的;没见到哪位设计人因质量问题而被停职不准设计,反倒是高级职称者不断涌现、更加年轻化;也没见到哪位业主扬言再也不找为其服务的设计院了,评优时“赞美证书”要多少有多少,常见现象是技术水平虽不高,关系反倒很融洽,这大概也是“功在戏外”吧;更未见到哪个施工单位敢说“只要是某某设计院设计的工程,我就不参加施工”,吹捧奉承、请客送礼乃司空见惯;更为现实的现象是:所有工程都通过各种机构检查验收投入使用了,没见过“不及格工程”。最最突出的现象是,您未看到有多少建筑物坍塌了,比例数微乎其微。

从现实情况来看,设计质量高低无所谓!结至目前,没见到哪个设计院因质量问题而被吊销执照,每年只见不断地有设计院升级,而看不到降级的;没见到哪位设计人因质量问题而被停职不准设计,反倒是高级职称者不断涌现、更加年轻化;也没见到哪位业主扬言再也不找为其服务的设计院了,评优时“赞美证书”要多少有多少,常见现象是技术水平虽不高,关系反倒很融洽,这大概也是“功在戏外”吧;更未见到哪个施工单位敢说“只要是某某设计院设计的工程,我就不参加施工”,吹捧奉承、请客送礼乃司空见惯;更为现实的现象是:所有工程都通过各种机构检查验收投入使用了,没见过“不及格工程”。最最突出的现象是,您未看到有多少建筑物坍塌了,比例数微乎其微。
ccc678
2009年08月05日 16:22:35
2楼
......老兄好像有所指?
回复
一指慢
2009年08月05日 16:42:27
3楼
中国特色。“功在戏外”,潜规则呀!:lol :time:
回复
yy1970
2009年08月05日 17:47:20
4楼

随便从别人的笔记里面选出粘贴上来的,我觉得值得大家思考
回复
caonim
2009年08月05日 19:59:13
5楼
说明质量还是过硬的。
并没有复杂因素

老一辈,认真、谨慎、踏实、负责的老一辈,
给现代人留下了一笔财富,
安全裕量留的够大,所以怎么偷工减料也不会出事故!!


如果 是我们——被和谐的一代,去编写规范,
未来的房子就靠不住了
回复
xuxianjie
2009年08月05日 21:58:41
6楼
设计大多还是认真负责的
所以让我做
我也做的可能不如他们好
回复
electricity
2009年08月05日 23:10:45
7楼
首先不能以房子倒没倒来衡量设计好坏. 关键是中国的设计市场不是市场经济, 有各种保护在里面, 地方的, 部委的, 干的不好的, 下次还有项目, 所以设计院的人牛烘烘的.
回复
混在电气
2009年08月06日 11:20:59
8楼
体制问题,知道有问题的大有人在,可是能改变的人还没出现吧,呵呵。
回复
加肥猫
2009年08月06日 14:48:24
9楼
看到楼主这篇文章我也有所领悟,以前想写感觉影响太大,跟个贴说说心里换吧,希望不要引起公愤:
1.设计师技术更新慢,基本上等待产品上门介绍,很容易受商业利益引导,对技术引用实用性不强。
2.人员流动过快,骨干力量缺失,老弱多,青壮少。
3.各专业配合不紧密,工程上细节问题笔笔皆是,虽然业主,施工也有责任,但图纸质量下降明显。
4.图纸商业利益加强--不想深说了。
5.设计市场混乱,鱼龙混杂,技术在与商业博弈中往往处于下风。
6.个别设计师服务意识不强,对自己的工程不负责任,不能客观对自己的问题做出评价。
7.与业主,施工单位沟通缺乏技巧,不是一味的抵触,就是一味的迎合,最终结果都是设计地位的下降。
8.....

[ 本帖最后由 frankfanfan 于 2009-8-6 14:49 编辑 ]
回复
加肥猫
2009年08月06日 14:52:48
10楼
最终鉴定结果,设计行业顺应中国市场潮流继续漂泊。。
回复
加肥猫
2009年08月06日 14:56:01
11楼

现在的分包,投标单位,早就把这些余量剔除了。。时代变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