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桁架----另辟蹊径----引发思考
worldqiren
worldqiren Lv.4
2005年05月26日 23:06:08
只看楼主

下一帖将引用一篇关于用ACAD图解刚杆平面静定桁架的论文,此论文虽发表较早,并且与当今已经很成熟的专业设计软件相比,实用并不大,但它对比于数解法另辟蹊径,引发了本人一些思考,作为议题如下:1、如何运用ACAD实现空间静定桁架的结点求解?2、如果换种方法来分析,将结点作个微小位移,与之相连的各杆产生伸缩。各杆相对伸缩量与轴力与拉压弹性模量之商成正比,这不是与虚功原理又微妙的符合起来了。我想,图解法可能还能引伸出更多的思考,请网友们补充讨论。

下一帖将引用一篇关于用ACAD图解刚杆平面静定桁架的论文,此论文虽发表较早,并且与当今已经很成熟的专业设计软件相比,实用并不大,但它对比于数解法另辟蹊径,引发了本人一些思考,作为议题如下:
1、如何运用ACAD实现空间静定桁架的结点求解?
2、如果换种方法来分析,将结点作个微小位移,与之相连的各杆产生伸缩。各杆相对伸缩量与轴力与拉压弹性模量之商成正比,这不是与虚功原理又微妙的符合起来了。
我想,图解法可能还能引伸出更多的思考,请网友们补充讨论。
免费打赏
worldqiren
2005年05月26日 23:54:15
2楼
(转载)运用AUTO CAD求解桁架内力

刘跃华 李兰英

摘 要 一个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其力多边形必须闭合,依其条件,利用图解法和计算机中的AUTO CAD绘图工具,迅速准确地求解一个结点上的两个未知力,并以其类推求解桁架各杆内力。特别在复杂的桁架内力计算中更显示其法优越性。
关键词 AUTO CAD 图解法 桁架内力

APPLYING AUTO CAD TO OBTAIN INTERNAL FORCE OF TRUSS

Liu Yuehua
(Jiangsu Yancheng Institute of Building Design and Reseach, Yancheng 224002)
Li Lanying
(Jiangsu Yancheng College of Industry Dept.of Building Engineer, Yancheng 224002)

  Abstract:The balancing condition of plane joint-force system is that force polygon must be closed.The graphic solution and AUTO CAD tool of computer can be applied to obtain two forces on a nodepoint fast and accurately,then internal force of truss can be obtained.This computation method of internal force has its superiority,especially for a complicated truss.
  Keywords:AUTO CAD, graphic solution, internal force of truss

  一般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分析采用截面法、节点法和图解法。简单的桁架内力可以通过节点法求解,但多节点的平面桁架将会有大量的、复杂的计算;图解法亦往往由于手工作图、量图的偏差而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工程设计中当遇到桁架计算或选用通用图需进行桁架内力复核时(如屋架上吊挂荷重,屋架为非标准尺寸),不免会感到数解法的繁杂以及计算起来需要较长的时间和细致耐心的工作。笔者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发现:运用图解法并结合工作面上的计算机AUTO CAD来进行桁架内力计算,可迅速方便地绘制、修改和测量图形,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其具体作法如下:
  (1)进入AUTO CAD工作环境。
  (2)以一定的比例(如1∶1,1∶10等)绘制桁架计算简图,如图1。
(3)先从图1节点a开始复制[COPY]a节点处的杆件(图1点虚线),得其隔离体,如图2(a)所示,作用于节点a的力有已知力R,Nab和未知力Nac,Nae;由节点力的平衡条件:其节点处各力所组成的力多边形闭合,绘制其力多边形。按指定距离偏移命令[OFFSET],偏移ae直线,其指定距离为已知竖向力的值238(R-Nab=256-18=238),得力多边形一边aa′,见图2(b);采用图形切角命令[CHAMFER]点取代表各杆件的直线,使其两两相交,即得闭合三角形,并根据力在多边形中首尾相联的特点标注力的指向,见图2(d);最后采用图形数据查询命令[LIST]分别点取线段,即得线段长度为对应杆件力的大小,并将其值标注在图上。
回复
worldqiren
2005年05月26日 23:55:16
3楼
图2(a)
回复
mimi57
2005年05月29日 20:48:26
4楼
这个我不懂啊,怎么办
送个花瓶啊
回复
liuyuejun2003
2005年12月22日 14:19:46
5楼
我懂
就是
组合布置
总是不合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复
xiaoshunzi
2006年01月03日 09:44:58
6楼
这有什么不懂的?不就是理论力学里的图解法求力么?高中力学也学过的,~
回复
zbhaidxf
2007年12月25日 13:06:27
7楼
三角形法则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