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后沉淀池上清液很多悬浮物是那些原因影响呢
steven-chen
2005年05月15日 10:35:32
只看楼主

我主要处理工业废水,生化工艺为连续处理工艺,生化池结构为单侧曝气,工业废水进水COD 500 BOD 150经常出现在生化出水溶解氧0.5-1.5ppm, 沉淀池沉降效果不理想,很多悬浮物沉不下,望各位专家帮我分析一下具体原因.

我主要处理工业废水,生化工艺为连续处理工艺,生化池结构为单侧曝气,工业废水进水COD 500 BOD 150经常出现在生化出水溶解氧0.5-1.5ppm, 沉淀池沉降效果不理想,很多悬浮物沉不下,望各位专家帮我分析一下具体原因.
免费打赏
99113222
2005年05月16日 09:08:45
2楼
增加曝气强度,do控制在2-3mg/l,mlss太低了。
回复
tendytang
2005年05月16日 09:27:21
3楼
水中的残留溶解氧好像真的低了一点哦。
还有楼主你没有二沉池的吗?
回复
chb_cx
2005年05月17日 18:18:14
4楼
污泥的絮凝性不好,加大曝气量,使出口的DO在2mg/l之上!具体工程还得具体分析啊
回复
yiqing063
2005年05月18日 18:46:40
5楼
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差,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加污泥的回流,MLSS适当提高约2-3mg/l,进水中对活性污泥有毒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等含量是否严重超标等等.
回复
wzhsjy
2005年05月18日 18:59:48
6楼
是脱落的生物膜造成的.
回复
steven-chen
2005年05月18日 21:59:31
7楼
谢谢大家的宝贵意见,目前SV30为13 ,MLSS为1900mg/l 是否仍需要提高,但两天不排泥,大量轮虫出现,污泥有老化迹象,所以要提高MLSS, 污泥老化怎么办呢

加大溶解氧是否反而会把絮体冲得越来越小呢?

进水COD 500 BOD 120 出水 COD 150-180 BOD 20 是否是处理效果不好,还是本身废水生化性较差呢
请帮忙分析分析

回复
zystudio
2005年05月19日 17:27:28
8楼
我的看法:
1、你的生化池结构为单侧曝气氧利用率肯定不高,生化出水溶解氧0.5-1.5ppm,偏低了,一般2~3,建议增加曝气强度;
2、沉淀池沉降效果不理想,很多悬浮物沉不下,可能是停留时间较少,或排泥次数过少,或SV30过小;
3、你的SV30和MLSS都太小,一般MLSS=3000~5000,SV30=20~50,如要达到较好的SS去除率,SV30应控制在25~50,但具体控制在哪一范围应根据你的废水而定,不能一概而定,可摸索出相关规律;
4、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回复
chp
2005年05月19日 23:29:40
9楼
及时排泥会好一些。
同意8楼的分析。
回复
lynx
2005年05月20日 00:30:01
10楼
请问MLSS怎么测定,它跟SS的测定有什么区别?
回复
steven-chen
2005年05月20日 08:28:22
11楼
但排泥SV30均要降,不排污泥又要老化,很多轮虫出现
是否可以把回流加大倒150%

沉淀槽210m3,生化出水8m3,加上回流污泥应该合计有15m3


SS和测mlss方法一样,只是测得是曝气池的ss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