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
dewey2686371
2005年05月14日 12:40:13
只看楼主

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一)城市形成的动因 城市与人类文明史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农业和牧业/原始社会/固定居民点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奴隶社会/城市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引力 城市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形成的动因

 城市与人类文明史

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

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农业和牧业/原始社会/固定居民点

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奴隶社会/城市

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 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 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引力

 城市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二)城市发展的规律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 基本经济部类和从属经济部类:循环积累过程和乘数效应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 “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始期)

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成熟期)

 “澜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初始期)

 “绝对分数”时期(后工业化成熟期)

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

 集聚与扩散

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

 经济全球化的城市和区域影响

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经济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l、城市物质构成

 公共领城和非公共领域、城市物质构成的空间属性(可达性和

 外部效应)

2、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趋势

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方式:内外扩展和内部重组

 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与再开发的时机

 经济结构重组与物质环境演化

(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社会构成:异质性和社会空间

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产业构成:三大产业和两大部类

2、城市产业演化趋势

 从第二产业主导到第三产业主导

 从传统制造业主导到高科技产业主导

 从水平空间经济结构到垂直空间经济结构

 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

(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

(三)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

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 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的特点

 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

(四)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

 四、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

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l、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

 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 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二)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

 城镇体系的概念

l、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区域发展条件 (2)城镇发展建设条件分析

2、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实践

 一、古代城市规划

 (一)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

 《周礼,考工记》的礼制理念

 《管予》的自然至上理念

2、唐长安城

 中轴线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理坊制

3、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

 三套方城、官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

 (二)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

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

 古希腊时期:格网状布局;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核心

 古罗马时期:广场群;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

 空间的核心和焦点;道路、桥梁、城墙、输水道

 等城市设施

2、中世纪城市

 教堂成为城市的中心;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城市的有机发展;

 后期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活动中心

免费打赏
dewey2686371
2005年05月14日 12:40:25
2楼
3、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

 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

 绝对君权时期出现轴线放射的街道、宫殿花园和规整对称的公

 共广场

 二、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 (一)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社会经济背景:工业化、工业城市、城市问题

知识背景:空想社会主义——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

 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现代城市规划

 的法律基础

 豪斯曼的巴黎改建—现代城市规划实施的行政权力实验

 城市美化——空间景观与建筑艺术传统

 公司城—私人投资建设

(二)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

 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

 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

 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 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

 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3、其他的探索

(1)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

 城市建设的一切其他问题,均以城市运输问题为前提

(2)戈涅的工业城市

 现代城市在生活和技术基本背景中的

 用地功能分区的雏形

(3)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

 《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

(4)格迪斯的学说

 城市——区域研究

 先诊断后治疗:调查—分析—规划

(三)现代城市规划学科主要理论的发展

l、城市发展模式理论的发展

(1)从田园城市到新城

 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

 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

 派生产物。

 新城:对按规划设计建设的新建城市的统称。

(2)有机疏散理论

 把大城市一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成为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

 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

 方法:“对日常生活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对这些集中点进

 行有机的分散”

(3)广亩城

 把城市分数发展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每户一英亩用地,依靠

 高速公路相互联系。

2、区域规划理论的发展

 城市体系:区城内所有城市在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经济学

 的地城分工和生产力布局学说。

 规模上的相互关系——等级——规模分布关系

 城市在地线空间分布上的关系——中心地理论

3、城市规划方法的发展

(1)综合规划

 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为其基础

 特征:综合性、总体性和长期性

(2)分离渐进规划

 分解问题,就事论事地解决

(3)混合审视规划

 基本决策——综合规划 项目决策—分离渐进规划

 (4)连续性城市规划

 不同城市规划要素的不同时效性;

 城市规划应当是从现状出发的不断推演过程.

 (四)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 l、雅典宪章(1933)

 城市规划的出发点: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观;

 城市的功能分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将各种预计作

 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

 积方面作一个平衡,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

 的交通网。

 描述城市联系状况,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

 2、马丘比丘宪章(1977)

 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

 在1933年,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

 在1977年,目标应当是把已经失掉了它们的相互依赖性和相

 互关联性,并已经失去其活力和涵意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

 来。

 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作为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

 一个结构体系。

 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

 三、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和实践

 (一)当代城市规划所面临的社会和经济条件

 l、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经济、社会和环境

 人类住区的可持
回复
dewey2686371
2005年05月14日 12:41:29
3楼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掌握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熟悉城市规划中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常用方法

熟悉城市规划中的研究及常用方法

掌握—考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

熟悉——应当具备的较重要知识

了解—指一般知识

 一、调查内容和主要方法

(一)区域环境调查

 总体规划阶段,指城市与周边发生相互作用的其它城市和广大

 农村腹地所共同组成的地线范图

l、城市化水平

(1)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常住,流动,非农业

(2)城市化水平的历年变化

(3)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可能

(4)耕地总量和历年的变化

(5)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

(6)城镇建设投资

2、城镇体系

——区城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城镇职能 ·规模

·地理分布和相互联系,距离、密度、联系

调查内容

(1)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和在其影响范围的作用和地位

(2)资源 (3)经济结构、社会结构

(4)各城镇的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和产业

(5)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和利用率 (6)其它基础设施

 (二)历史和环境特色

l、体现在两个方面

 ·社会环境 ·物质环境

具体有

(1)自然环境 (2)历史遗迹 (3)城市格局

(4)城市轮廊的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主导产品和产业

(5)建筑风格

(6)其它物质和精神的特色,民俗风情

 (三)自然环境调查

l、自然地理

位置

环境,与周边城市或地区在地理特征方面的相互联系

地形、地貌

工程地质,地质构造、地质现象、地震、地基承载力和地下矿藏

水文地质,江河流量、水位、水质,地下水,洪水位和洪水法没区

2,自然气象

风象 气温 降雨 太阳辐射

3、自然生态

(四)社会环境

l、人口 2、社会组织和结构,家庭、政府企业和社区

(五)经济环境

l、总量2、产业部门 3、土地市场 4、建设资金

 (六)城市土地使用

 按照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七)调查主要方法

l、现场踏勘和观测 2、问卷和抽样调查

3、访谈和座谈会 4、文献资料

 二、定性定量分析的常用方法

 (一)定性分析

l、因果分析 2、比较分析

.(二)统计分析

1、频数频率分析 2、集中和离散分析

 (三)一元回归

 如果存在相互关系,以一个控制变量预测另一个。

 (四)模型分析法

l、实体模型 2、概念模型



三、城市想划中的研究工作

(一)城市性质

主导职能,建设的总纲,基本特征和总的发展方向

1、城市类型 2、依据

3、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 4、检验

(三)城市规模

l、人口

(1)人口预测的简单增长法 (2)比例法

(3)区域分配法 (4)环境容量法

(5)回归分析法

2、用地



指标级别 用地指标(M2/人) 指标级别 用地指标(m2/人)

 I 60.1~7.5 3 90、1~105

 2 75.1~90 4 105、1~120

 城市用地规模=预测城市人口的规模*人均建设用地标;

(三)城市环境容量

l、自然条件 2、城市现状

3、经济技术条件 4、历史文化

 四、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方法

三大类——自然地质,建设条件,经济条件

(一)掌握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地质条件 工程条件 水文条件 气候 太阳

风象 气温 降水 土地的适用性评价

(二)掌握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

用地的布局结构 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三)熟悉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



城市土地的基本特征 承载性 区位

区位理论的应用 城市土地评价的主要因素

 五、城市规划用地构成和空间布局

(一)城市用地构成

掌握大类名称——用地比例 熟悉中类名称

了解小类

 (二)掌握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原则

回复
dewey2686371
2005年05月14日 12:42:07
4楼
 三、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 (一)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编制

任务和内容

成果——说明书、现状图、分析图、规划结构图、专题研究报告深度

审定

(二)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 总体规划的期限 总体规划内容

(三)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要求

文本

依据、基本对策、城镇体系、性质与规模、土地利用

图纸

现状图

城镇体系、城市现状、工程地质评价图

规划团

城镇体系、总体规划、郊区规划、近期规划、专业规划

(四)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方法

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

编制基础资料文件 绘制现状图 城市用地综合分析

评定图绘制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 基础资料分析研究

确定城市性质 预测城市人口,确定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的含义、意义、人口构成、人口变化、计算城市人口规模,

确定城市用地规模

城市总体布局布局原则

方案比较编制与审定

(五)掌握城市分区规划作用和内容

作用主要内容 成果 基础资料、文本、图纸

分区规划中的工程系统规划

 四、城市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一)掌握详细规划的类型、作用和地位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和地位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和地位

 (二)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编制方法

内容

编制方法

基础资料的收集

用地分类—小类(细分类)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

地块划分的原则、弹性、规模

控制体系

规定指标、指导性指标

 (三)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文本、图纸、图则、计算规则

 (四)掌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编制方法

一般内容、一般方法、一般成果

(五)掌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文字说明、图纸

附加

城市不同功能区的规划

居住(生活)区规划

 任务要求内容构成规模等级类型

规划结构

 住宅用地的布置

 类型

 住宅经济、户室比

公共建筑

 分类、定额指标、规划布置

道路交通

 功能、道路分级、规划布置要求



绿地

 组成、标准、布置原则

技术经济分析

 用地平衡表、技术经济指标

术语解释 图纸的比例要求



 类 型 总体纲要 总体划分 分区规划 控详规划 修详规划

 文件 主 要 说明书 文本 文本 文本 说明书

 附件 基础资料 说明书 说明书

 说明书

 专题报告 图则

 图集 图集 图集 图集 图集

图纸 主要图纸比例 1:25000 1:5000 1:5000 1:1000 1:500

 1:10000 1:25000 1:2000 1:2000

 现状图 ☆ ☆ ☆ ☆ ☆

 评价图 ○ ☆ × ○ ○

 分析图 ○ ○ ○ ○ ○

 结构图 ☆ ○ ○ ○ ○

 编码图 × × ○ ○ ×

 指标图 × × ○ ☆ ○

 规划图 ○ ☆ ☆ ☆ ☆

 表现图 × × × ○ ☆

 位置图 ○ ○ ○ ☆ ○

 第六章 主要专项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一、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掌握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概念

掌握城市道路网规划及红线划示

了解城市交通的特征及交通调查的基本知识

熟悉城市交通及对外交通的主要设施及规划要求

熟悉城市交通政策的概念及制定原则

熟悉城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知识

(一)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基本概念

l、城市综合交通,市际,近郊和城市

2、城市交通系统,人物,通道,车辆,管理

a、城市交通和城市用地布局

(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l、影响因素

●区域 ●用地布局 ●已有交通

2、规划基本要求

用地

●划分地缺 ●通道 ●景观

运输

●与沿路开发协调结合 ●结构完整,分布均匀,有可靠性

●密度和面积率,密度4~6kM/km2,20% ●分流
回复
dewey2686371
2005年05月14日 12:42:16
5楼
(四)城市交通规划

l、基本概念

 是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设计达到该目标的策略,制订和实

 施计划的过程。一个连续的过程,包括问题定义、目标制订、

 备选方案设计与评价,实施反馈。

2、系统构成 3、规划一般步骤

4、规划层次 5、规划任务

(五)城市交通政策

1、意义 2、内容 3、基本特征

4、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我国城市交通政策

(六)城市对外交通

l、铁路

 与城市生产生活有关或无关

 站场起主导作用

 会让站中 间闽站 区段站 编组站 客运站

2、公路

 技术等级 行政等级 市城布置要求

 场站

 客运 货运 过境车辆服务

 高速公路

3、港口

 分类

 组成,水域和陆地

 布置要求

 区域交通,腹地与工业布置

 岸线分配与利用 水陆联运

4、机场

 规模 机场净空 通讯要求

 与城市的联系,共用,减少总时间

(七)城市公共交通

1、类型和特点

2、衡量标准,经济,迅速,准点、方便、舒适

3、基本概念

4、规划一般要求

 时耗 拥有量 轨道交通 运送能力

5、线路网

 市区、近郊和远郊线 能力与流量协调

 走向与主客流向一致 换乘点的布置

 技术要求,密度,换乘系数大城市<1,5,小城市<1.3,非直线

 系数<l,4,线路增长度8~12公里,轨道<40miN量行程

6、站点

 站距

 站点覆盖,300米半径>50%,500米半径>90%

 公共汽车枢纽站

 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想划的主要内容

熟悉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

 (一)城市市政公用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l、城市供电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1)城市电源工程

(2)城市输配电网络工程、电压等级

2、城市燃气工程系统构成与功能

(1)燃气气源工程 (2)燃气储气工程

(3)燃气输配气管网工程、压力等级

3、城市供热系统构成与功能

(1)供热热源工程 (2)供热管网工程(蒸汽、热水管网)

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1)邮政系统 (2)电信系统

(3)广播系统(有线、无线) (4)电视系统(有线、无线)

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1)职水工程 (2)净水工程 (3)输配水工程

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1)排水体制 (2)雨水排放工程 (3)污水处理排放工程

7、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1)垃圾处理与收集 (2)公共厕所 (3)管理设施

(二)城市市政公用工程规划的任务

l、城市供电工程系统的主要任务

2、城市燃气工程系统的主要任务

3、城市供热工程系统的主要任务

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的主要任务

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主要任务

6、城市排水工程系统的主要任务

7、城市环卫工程系统的主要任务

(三)各层次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规划的主要任务

l、总体规划 2、分区规划 3、详细规划

(四)工程规划的工作程序

l、熟悉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工程管线种类

 性能与用途分类(11种)

 敷设方式分类 弯曲程度分类

(2)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原则

 综合布置原则(15条) 避让原则(7条)

 共沟敷设原则(5条)

(3)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内容

 总体规划 详强规划

2、熟悉竖向规划的基本知识

(1)竖向规划的内容(6条)

(2)总体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

(3)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

(4)竖向规划的方法

 等高线法 商程箭头法 纵横断面法

3、熟悉城市防灾系统规划的基本知识

(1)城市防灾措施

 灾害种类

 防灾措施:政策性防灾措施 工程性防灾措施

(2)主要灾害的防灾标准

 防洪标准 抗震标准 消防标准 人防工程建设标准

(3)城市主要防灾工程设施布局

 防灾工程设施

 抗震设施

 疏散通道

回复
dewey2686371
2005年05月14日 12:43:40
6楼
三、城市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 城市绿化景观系统规划包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景观系统

规划二个组成部分。

 城市绿地系统: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

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 城市景现系统:指社会对城市外部空间的感知总和。它包合对

城市中的自然环霎时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感知。

(一)城市绿化系统的组成

l、城市绿化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起源阶段(古希腊至文艺复兴)

公园运动阶段(1843—1887Park Movement)

 世界各国普通认同城市绿化具有五个方面的价值,即:

 保障公众健康 滋养道德精神

 体现浪漫主义(社会思潮) 提高劳动者工作效率

 促使城市地价增值

公园体系阶段(1880—1898)

重塑城市阶段(1898—1945;1946—1970)

生态觉醒阶段(1970年以后)

 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人对自然的需求及生态环境

 意识的觉醒,是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的动力。

二大趋势

 城市绿地系统的要素趋于多元化;

 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趋向网络化。

2、城市绿化的功能

 改善气候 改善城市卫生环境 改善水文

 防灾 改善城市景观 承载城市游憩和动物栖息

 城市节能

3、城市绿地的分类

目前正式通行的二种分类方法

 《城市绿化条例》:“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

 防护林绿地、生产绿地”及“风景林地、干道绿化等”。

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公共绿地(G1),生产

 防护绿地(Gz),及居住用地中的绿地Rl4、R24、R34、R44。

新的城市绿地分类方法(P249)的四个特点:

 以城市绿地的核心功能为分类依据;

 采用分级代码法;

 涵盖城市范围内的所有绿化用地;

 突破城市建设用的有限配额。

 (5大类,16中类,9小类)可看作三大板块

 第一板块Gl十G2十G3,计入城市建设用地“G”的统计口径,直接

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层次的建设用地平衡。

 第二板块G4,分包含在其他城市建设用地之中,在详细规划层

次上使用,也用于计算城市绿地率。

 第三板块G5处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不计入用地平衡表,用于

改善城市大环境。

(二)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基本概念

 城市绿化系统规划指,通过规划手段,对城市录地及其物种在

 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系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

工种形式

 第一种属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

 个专业规划之一。

 第二种属“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或称“专项规划,它是

 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绿化建设的规划管理而另行独立

 编制的规划。

回复
dewey2686371
2005年05月14日 12:43:48
7楼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

城市总规阶段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专业规划)的具体内容

 (1)依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要求,

 确定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 (2)调查与分析评价城市绿化现状、发展条件及存在问题;

 (3)研究确定城市绿化系统的发展目标与主要指标;

 (4)参与综合研究城市的布局结构,确定城市绿化系统的用地

 布局;

 (5)确定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指Gl、G2、G3)的

 位置、范围、性质及主要功能;

 (6)划定需要保护、保留和建设的城郊绿地(指“生态景观控

 制区”G5);

 (7)确定分期建设步骤和近期实施项目,提出实施管理建议;

 (8)编制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图纸和文件。

3、城市绿化的发展目标

 “花园城市” ‘园林城市” “森林城市”

“山水城市” “现代园林城市” “生态园林城市”



 建设部的“园林城市”改策(1992、1996、2000)

4、城市绿化为规划指标



序号

类别

代号 类别名称

 面积

(万平方来) 占城市建设用

地比例(%) 人均

(平方米/人)

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现状 规划

 1 G1 公园绿地

 其 中 综合性公园G11

 专类公园G12

 敞开公园G13

 2 G2 生产绿地

 3 G3 防护绿地

 小 计

 4 G4 附属绿地

 合 计

 绿地率:是指绿地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占面积的比例。如城市

绿地率,居住用地绿地率等。屋顶绿化不计入绿地面积。

 绿化覆盖率:是指各种植物垂直投影面积在一定用地范围内占

面积的比例。绿化覆盖率不是用地指标,但它是研究绿量和衡量绿

化环境效能的重要指标。

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是指城市常住人口平均享有的公共绿地面

积,即(G11十G12+G13)/常住人口数。

城市绿地规划指标的确定

 我国规定的城市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定额为(2000年)每人5——7平

方来,没有上限限制。





 人均公共绿地M2

 北京 6、97

 合肥 7.40

 珠海 20.10

 杭州 8.34

 深圳 13.89

 中山



 9.42



 马鞍山 8.39





 威海 14.91





 大连 7、OO





 南京 7.97





 厦门 9、43





 南宁 6、74



 “园林城市”平均 12.49

 全团城市平均 5.54

 5、城市绿化系统的规划布局

布局原则

 第一,网络原则 策二,匀布原则

 第三,自然原则 第四,因地制宜和生命周期原则

 第五,地方性原则

公园 地(G1)

 综合性公园(G11)包括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公园。

 专类公园(GI2)是具有特定内容与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城市

公园绿地。包括:儿童公园(Gl2l)、动物园(Gl22)、植物园(Gl23)、

历史名园(124)、风景名胜公园(G125)、游乐公园(G126)

 敞开绿地(G13),包括带状绿地(G131)和块状绿地(G132)



附分属绿地(G4

 居住绿地(G41) 公共设施绿地(G42)

 工业用地绿地(G43) 仓储用地绿地(G44)

 对外交通绿地(G45) 道路绿地(G46)

 市政设施绿地(G47) 特殊用地绿地(G48)

生态景观控制区(G5)

 生态控制区(G51)是为改善城市生态和景观质量而需加以控制

的区域。如水源保护区、城市组团分割带、基础设施绿化防护区、

自然区、湿地、山体、林地、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等。生态控制区

(G51)不宜向公众开放。

 景观游憩区(G52)是具有较好的景观质量,具有一定设施的城郊

游憩区域。如芦苇荡、江心洲、成片林地、历史遗迹区、森林公园、

现光农业区、野生动植物国等。宜开发建设向公众开放。

(三)城市景观系统规划
<
回复
dewey2686371
2005年05月14日 12:44:35
8楼
四、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大纲要求

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 熟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 熟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

 熟悉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

(二)基本概念

 文化遗产的概念



 文化遗产

 CulturalHeriThAge 文物(中国)

 (1)纪念物(MoNuMents)

(2)建筑群(GrouPs of BuildINGS) 文化财(日本)

 (3)场所(SiTes) CulturalProperty/L 3sed Buildin8(英国)

 HiStoric P1acES(美国)

 8zen cuttura1(法国)

 Kulturgut(德国)

 文化遗产包含:

 (1)纪念物(MoNuMBENtS);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来看,

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素材

或遗构,铭文,穴居以及其它有特征的合体。

 (2)建筑群(Groups OF BtIildings):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



角度来看,在景观的建筑式样、同一性(HoMOGEnelty)、场所性方

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由独立的或关联的建筑物组成的建筑群。

 (3)场所(Sites):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成人类学的角度来看,

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工物或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以及包含考

古点的地区。

 ——《世界遗产公约》

 Th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inClUdes oNly Individual

bUildInGS 0f exceptional qUality aNd their sURroUNdlNGs,

bUt a1so a11 areas of TOWNs 0r villages oF historIc or

cUltUral inTeresT.

 ——tHe Declaration oF AMsterdAM,1975

 历史环境的概念



 历史环境

 HiStoric Environment 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地段、历史街区(中国)

 传统的建造物保存地区、历史的町(日本)

 Conservation Area(英国)

 HiStor DistriCt/Area/TOWn(美国)

 Sectrurs SauveGardes(法国)

 Centri storIci(意大利)

 P1acES OfCulturalSignifiCANce(澳大利亚)

 历史环境(H1StOrIc EnvironMenT)——“a geographlcally

deFInAble area—,urbaN or rural,large or SMaII—PossessING

A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linkAge,or ConTINUiY 0f

SiteS,btlildinGs,stracTUres,and/or obiecTS uniTed by

past eveNts of aes theTIcAlly by plaN or pHysICal

developMeNt。”





 保护·再生 保存、保护、再利用、开发(中国)

 保全、保存、保证、活用(日本)(日本)









MAINTENANCE

PROTECTION

PRESERVATION

CONSERVATION

ADAPTATION

ADAPTIVE REUSE

 保护(CoNServaTioN与PReservation)

 在英国PReservation这个字眼指的是对特殊建筑物的保存,而

ConservatioN的字义涵盖的范围较众它包含了复原、保存、修复、增

建、改建等内容。

 在美国CoNservatloN多指对自然区、国家公园的保护,对历史环

境、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多用PreservatioN,特别是Historic

Preservation一词。日语有“保全”、“保存”与之对应,如“环境

保全”、“历史保存”、“历史的保全”等。

 (三)历史保护学(Historic PreservatioN)

1981年全美有45所大学有“历史保护”专业(学士、硕士课程)

 Cincinnati大学、Illionis大学等5所大学有博士学位课程

1989年,设置有“历史保护”专业的大学已经超过100所

0hio州立大学“历史保护”专业的主要教学课程:

●保护的历史

●19~20世纪的建筑史及历史保护学

●历史保护的方法论价值、意义、保护的方法论

●历史保护的管理与实践

●建筑与城市的技术史

●建筑环境论

●建筑保护与野外调查

●历史保护历史的规划与设计

●保护技术与修复 传统技术与构造

●保护规划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旧城改造

●保护规划与旅游资源开发

●历史保护的经济学旧建筑的再利用、
回复
dewey2686371
2005年05月14日 12:44:45
9楼
(五)保护的含义

 历史保护是城市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战略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规划中

必不可少的组成内容。城市保护不仅意味着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文物古迹

或历史地段的保护,而且还包括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中的各种积

极因素的保护与利用。

 历史保护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项主要内容,远远超出了历史建筑博物

馆式成单纯的对文物古迹保存的做法,将历史文化资产和古旧建筑保护

列入城市规划的通盘考虑,除了有经济方面的利益之外,还有文化方面

的效益,历史保护不再是城市规划与涉及的边缘因素,而巳成为有理论

有实践的重要学科分支。

 保护的基本目的不是要留住时机,而是要敏锐地调遣变化的力量。

保护是从历史资产和来来改造者角度对当代的一种理解。保护不在于重

拾过去的风貌,而是要保留现存的事物并指出未来可能的改变方向。要

避免具有吸引力而且能够继续使用的场所遭受不适当的改变成破坏。进

而言之,保护的目标常常是要保持当地居民以及他们生活方式的稳定性,

也就是要防止社会生活的过度变迁。

 对保护的认识,是将保护作为认识城市以及规划设计的观念、尺度,

进行规划的手段、方法、以及规划目标要达到的历史、自然、生态的综

合效果。保护是观念、是手段、也是目标。整合性保护(integrated

PrservatiON)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内的文物古迹保护,还应包含一般

城镇历史地段等历史环境的保护,文化生态的保护,地方特色和场所精

神的保护。

(六)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 历史街区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历史街区(10公顷以下)、中型历史

街区(10~30公顷)、大型历史街区(30公顷以上)。

 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应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要保护历史性建、构筑物及其风貌特征和历史环境,

提高和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 各类历史街区的划定,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名城保护规划制

定的原则,综合考虑该地区的历史风貌的保存状态、历史沿革、地形地

貌等环境状况、现状和规划的道路格局以及景观视觉效果等各项因素。

一般情况下,历史街区的用地范围应比较完整。

 确定历史街区保护范围以及建设控制地带,应依据以下原则:历史

景观特征及期史环境的完整性;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的连续性;街区

单元的相对独立性;保护、利用、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历史风貌评价必须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察现场踏勘的情况

和各类历史建筑的保存状况,从建筑外观及景观连续性方面进行评价.

一殷分为:完好、一般、差三级。

 参照建设部对房屋结构质量的分类要求,一般分为三类:一类为好

房;工类为一般破损,结构尚安全但需大修;三类为严重破损和危险房

屋。

 建筑类型分析可按建筑年代、建筑风格(传统建筑、西洋建筑等)、

外观形式(坡顶、平顶;四合院、独立式等)、功能特征(寺庙、民居

等)。

 根据历史建筑的类型、保存状况的提出保护、利用和更新改造的对

策与方式,一般情况下可按保存修缮、整治改造、拆出新建三类控制。

 建筑高度控制规划,依据历史街区内文物古迹、传统民居或历史建

筑的建筑层数和高度确定街区的基本高度,新建、改建建筑的高度不应

超出此次基本高度。考虑城市景观、街景、对景等环境景观的协调问题,

应划定视线走廊(视廊),加大建筑高度控制的力度。

 街区内的道路交通设施、工程基础设施等一般应满足有关规范和技

术规定。同时也要充分考虎历史街区的特殊性和维护历史格局形态,因

地制宜的加以改进。

 保护规划设计成果一般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三部分组成。

规划成果应清晰、准确、完整,同类图纸规格应尽量统一。

 规划文本:表述规划意图、目标和对规划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

求,文本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

 容:

 (1)街区历史文化价值评述;

 (2)历史街区保护原则;

 (3)历史街区的保护措施,包括功能改善、用地调整、空间形态或

景观控制等;

 (4)明确位于历史街区内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和地方民居的保护
回复
jiangning0014
2006年05月24日 13:47:58
10楼
........................
回复
jiming1223
2006年05月24日 14:14:03
11楼
什么啊 楼主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