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液式水冷机组 排气过热度控制问题!请专家指点!
wlmwml
wlmwml Lv.2
2009年04月15日 18:04:03
来自于制冷技术
只看楼主

满液式机组使用排气过热度进行控制。 现象: 满液式蒸发器理想的液位应该是制冷剂液面刚刚漫过蒸发管。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液面可能漫过蒸发管后由于排气过热度没有明显变化,液位还会继续惯性上升,(该段上升的液位,排气过热度没有任何变化,该段空间我叫它"排气过热度呆滞空间")直至机组产生液压缩,引起排气过热度降低,电子膨胀阀关小,液面下降。周而复始重复该过程。 分析: 由于不同的系统,制冷剂的起飞高度就不一致,计算也没有什么依据,为了防止液压缩,提高制冷剂气体的起飞高度,蒸发器布管只是到筒体的中部位置.因此系统不可避免的存在如上所述的“排气过热度呆滞空间”,但这个空间在设计的时候很难去把握,请问高手是如何解决此问题。

满液式机组使用排气过热度进行控制。
现象:
满液式蒸发器理想的液位应该是制冷剂液面刚刚漫过蒸发管。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液面可能漫过蒸发管后由于排气过热度没有明显变化,液位还会继续惯性上升,(该段上升的液位,排气过热度没有任何变化,该段空间我叫它"排气过热度呆滞空间")直至机组产生液压缩,引起排气过热度降低,电子膨胀阀关小,液面下降。周而复始重复该过程。
分析:
由于不同的系统,制冷剂的起飞高度就不一致,计算也没有什么依据,为了防止液压缩,提高制冷剂气体的起飞高度,蒸发器布管只是到筒体的中部位置.因此系统不可避免的存在如上所述的“排气过热度呆滞空间”,但这个空间在设计的时候很难去把握,请问高手是如何解决此问题。

此现象后果:
1)制冷剂充注量多,造成浪费,成本升高;
2)如果冷凝器的液态制冷剂全部转移到蒸发器里后,还是不足以引起排气过热度变化,就会造成热气旁通,制冷机效率低下。

[ 本帖最后由 wlmwml 于 2009-4-21 12:58 编辑 ]

1.jpg

免费打赏
wlmwml
2009年04月16日 17:47:23
2楼
自己顶!!!:( :( :(
回复
wlmwml
2009年04月17日 11:25:27
3楼
怎么都是有看无回呀!:hug:
回复
wlmwml
2009年04月19日 11:08:54
4楼
自己顶,麻烦斑竹帮忙顶顶!
回复
鸭江绿水
2009年04月20日 20:32:23
5楼
唉,都没整明白楼主想表达什么?
回复
qwdfg-007
2009年04月21日 12:53:51
6楼
看着挺复杂,我感觉满液机组吸气口附近都是泡沫,不会产生较强的吸液。
不过还是最好把排气过热度的控制方法说一下,不然没法分析啊~~~
回复
wlmwml
2009年04月21日 13:07:58
7楼
设定一个排气过热度值,控制器控制电子膨胀阀使液位实际值趋向设定值,确保机组在任何一个负荷点都保持最高的运行效率。
回复
qwdfg-007
2009年04月21日 13:12:23
8楼
我感觉这样并不合理,我认为排气过热度是吸气过热度的一个放大,如果吸气过热度高,则排气的过热度也会高,反之亦然。如果设定一个固定的排气过热度,并不合理
回复
wlmwml
2009年04月22日 07:43:33
9楼
对,我这是简单的说,排气过热度目标值是一个变量,跟随高压值,电流值进行运算调整。
回复
wlmwml
2009年05月01日 21:38:03
10楼
哎,沉了!
回复
qwdfg-007
2009年05月06日 09:06:04
11楼
我开始明白你的意思了,呵呵,有点愚笨
1. 我相信这就是控制排气过热度与液位控制的区别所在,如果采用液位控制,应该能避免这个现象,你们不是用液位控制吗?可否采用排气过热与液位双重控制?
2. 当采用排气过热度控制的时候,的确有这个“呆滞时间段”存在,所以要对吸气挡液板进行优化设计,我最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如果可以有效减少吸液,就可以提高液位,提高铜管排布,减小筒体,减少冲注量。
我的方案: 排气过热控制加液位上限控制 或者 对吸气挡液加滤网 但这样势必增加成本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