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无论是万能式或塑壳式断路器,都有必须具备Icu和Ics这两面三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只有Ics值在两类断路器上表现略有不同,塑壳式的最小允许Ics可以是25%Icu,万能式最小允许Ics是50%的Ics=Icu的断路器是很少的,即使万能式也少有Ics=100%[国外有一种采用旋转双分断(点)技术的塑壳式断路器,它的限流性能极好,分断能力的裕度很大,可做到
3 、 断路器 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确定电器产品的电气间隙,必须依据低压系统的绝缘配合,而绝缘配合则是建立在瞬时过电压被限制在规定的冲击耐受电压,而系统中的电器或设备产生的瞬时过电压也必须低于电源系统规定的冲击电压。
因此: (1) 电器的额定绝缘电压应 ≥ 电源系统的额定电压 (2) 电器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应 ≥ 电源系统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 (3) 电器产生的瞬态过电压应 ≤ 电源系统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基于以上三原则,电器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 ( 优先值 )Uimp 就与电源系统的额定电压所确定的相对地电压的最大值和电器的安装类别 ( 过电压类别 ) 等有很大的关系:相对地电压值越大,安装类别越高 [ 分为 I( 信号水平级 ) 、 Ⅱ ( 负载水平级 ) 、 Ⅲ ( 配电水平级 ) 、 Ⅳ ( 电源水平级 )] ,额定冲击电压就越大。例如相对地电压为 220V ,安装类别为 Ⅲ 时, Uimp 为 4.0KV ,要是安装类别为 Ⅳ , Uimp 为 6.0KV 。电器产品 ( 例如断路器 ) 的 Uimp 为 6.0KV 污染等级 3 级或 4 级,其最小的电气间隙是 5.5mm 。 DZ20 、 CM1 和我厂的 HSM1 系列塑壳断路器的电气间隙均为 5.5mm ( 安装类别 Ⅲ ) ,只是用于电源级安装,如 DZ20 系列的 800 以上规格, Uimp 为 8.0KV ,电气间隙才提高到 ≥8mm 。而产品的实际的电气间隙,如 HSM1 系列, Inm( 壳架等级电流 )=125A 时,电气间隙为 11mm , 160A 为 16mm , 250A 为 15mm , 400A 为 18.75mm , 630 和 800A 均为 300mm ,都大于 5.5mm 。关于爬电距离, GB/T14048.1 《低压开关设备与控制设备总则》规定:电器 ( 产品 ) 的最小爬电距离与额定绝缘电压 ( 或实际工作电压 ) 、电器产品使用场所的污染等级以及产品本身使用的绝缘材料的性质 ( 绝缘组别 ) 有关。例如:额定绝缘电压为 660(690)V ,污染等级为 3 ,产品使用的绝缘材料组别为 Ⅲ a(175≤cti 〈 400 , CTI 为绝缘材料的漏电起痕指数 ) ,最小爬电距离为 10mm 。上面所提到塑壳式断路器的爬电距离都大大超过规定的数值。综上所述,如果电器产品的电气间隙和漏电距离,达到绝缘配合要求,就不会因为外来过电压或线路设备本身的操作过电压造成设备的介质电击穿。 GB7251.1-199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一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 ( 等郊于 IEC439-1 : 1992) ,对绝缘配合的要求与 GB/T14048.1 是完全一样的。有一些成套电器制造厂提出断路器接线用铜排,其相与相之间的 ( 空气 ) 距离应大于 12mm ,有的甚至提出断路器的电气间隙应大于 20mm 。这种要求是不合理的,它已经超出了绝缘配合的要求。对于大电流规格,为了避免在出现短路电流时产生电动斥力,或是大电流时导体发热,为了增加散热空间,因而适当加宽相间的空间距离也是可以的。此时无论是达到 12mm 或 20mm ,都可由成套电器制造厂自行解决,或请电器元件厂提供有弯头的接线端子或联结板 ( 片 ) 来实现。一般断路器出厂时,都提供电源端相间的隔弧板,以防止电弧喷出时造成相间短路。零飞弧的断路器为防开断短路电流时有电离分子逸出,也安装这种隔弧板。如果没有隔弧板,则对裸铜排可包扎绝缘带,其距离应不小于 10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