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无风的天气易结霜,而有风的天气不易结霜?
sybs
sybs Lv.3
2008年12月03日 10:32:02
来自于制冷技术
只看楼主

为什么无风的天气易结霜,而有风的天气不易结霜?

为什么无风的天气易结霜,而有风的天气不易结霜?
免费打赏
wybbyw
2008年12月03日 10:48:14
2楼
因为有风的天气空气的的流速大,能及时带走接霜部分的冷量使其等于环境温度。
实际上有风时接霜部位的与空气的传热系数,和传热温差都比较小。
这就是为什么冷风机要加风机的缘故。
不过说实在的楼主把该问题放在这里有点不妥。
回复
sybs
2008年12月03日 11:20:15
3楼
来这个板块问难了吧,没人回答,问简单了又觉得没有水平,我晕倒!
1.哪么请问接不接霜和露点没有关系?能不能给详细解答一下?
2.按照你的说法,结霜和露点没有太大的关系,仅仅和风带走的热量有关?
回复
wybbyw
2008年12月03日 15:43:27
4楼

结霜肯定和露点有关系,原因很简单不结露那来的霜。还于空气的湿度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我认为风速的影响站主导。
但是露点好象和风量没什么关系。:call: :call: :call: :call:
回复
wangxiaotao0918
2008年12月03日 19:19:31
5楼
只要低于冰点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组分就会结霜,这是必然。
我认为有风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管外壁的亲疏水特性,因为结霜是先结露而后固化。有风的时候水不易停留在外表面,即疏水性强。
回复
峰哥
2008年12月03日 20:27:33
6楼
1.低于冰点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结霜,但是不是所有的都会结霜,如果那样东北冬天空气中就没有水蒸气了,呵呵。
2.这个还是和水蒸气的分压力有关,分压力越低,就是结霜的温度点就越低;即同样条件下,温度越低空气越干燥。
3.个人认为结霜首先要满足物体表面温度低于霜点温度;结霜我们都可以看成水分凝结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物体表面都可以很容易结霜,和物体表面的特性有关。

[ 本帖最后由 limanfeng 于 2008-12-4 15:12 编辑 ]
回复
tecumse
2008年12月04日 13:27:05
7楼
简单问题还真的有人糊涂
科普一下

转帖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6110109940.html


霜与霜冻
1、霜:

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以下,所含水汽的过饱和部分在地面一些传热性能不好的物体上“凝华”而成的冰晶。

2、成霜天气条件:霜的形成与地面物体温度、空气湿度、风云情况等有关,而这些因素又是互相配合的。晴朗、无风或只有微风、地表温度低于0℃是成霜的条件(通常气温在5℃时地表温度可低于0℃)。夜晨期间,地面辐射冷却最快,在冷季夜间到清晨的一段时间内最易成霜。“霜重见晴天”就说明这一点。形成霜时一般是静风,超过2米/秒时就不易成霜。

3、霜的类型:

平流霜:由冷空气侵袭而成,称为平流霜。

辐射霜:地面夜间强烈辐射冷却而成的称为辐射霜。

所以在冷空气侵袭不久后的晴朗天气里,最易成霜。洼地与山谷,容易积蓄冷空气,霜的频率最大,水边平地与森林地带,霜的频率较小。

4、霜冻

霜冻是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农业气象学中,指土壤表面或者植物株冠附近的气温短时降至零度以下并使作物受害的降温现象,而这时百叶霜内所观测到的气温可能不低于零度。出现霜冻时,往往伴有白霜,也可不伴有白霜,不伴有白霜的霜冻群众称为“黑霜”或“杀霜”。

(1)、霜冻类型:

晴朗无风的夜晚,因辐射冷却形成的霜冻称为“辐射霜冻”。冷空气入侵形成的霜冻称为“平流霜冻”。两种过程综合作用下形成的霜冻称为“平流辐射霜冻”。

按霜冻出现的季节,可分为春霜冻(晚霜冻)和秋霜冻(早霜冻)。

(2)霜与霜冻的区别:霜是水汽凝华现象,霜冻是植物受冻致害现象。植物表面出现霜时,不一定会发生霜冻之害。因为在凝霜时,由于有凝华潜热的释放,结霜物体表面的气温常有少许升高。

(3)作物遭受霜冻危害的原因:主要是冻结使细胞脱水引起危害;代谢过程被破坏,原生质结构受损伤以及细胞内冰块的机械损伤。近年来,有人认为是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破坏,ATP供应的失调,细胞器结构裂变和细胞能量平衡的不可逆转变,最后引起细胞死亡。作物霜冻指标因作物种类和生育阶段而异。根据霜冻预报,及时灌水、熏烟、覆盖或喷洒化学药剂,冻后加强田间管理等是抗御霜冻危害的主要措施。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霜冻发生,不过各地遭受霜冻危害的作物有所不同,危害程度也有差异。

(4)霜冻的危害程度:

霜冻能使农作物受害,1、霜冻强度愈大,即气温越低,作物受害也愈大,2、霜冻持续时间愈久,即低温持续的时间越长,作物受害也愈重。3、当霜冻之后,如果温度迅速上升并且与阳光同时作用于受冻的作物时,植物受害更重。因为高温和阳光会加强植物细胞间隙中的水分蒸发,使植物因枯萎而死亡。

霜冻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与地形、土壤、植被、农业技术措施及作物本身等条件密切相关。如就地形影响而言,洼地、谷地、小盆地和林中空地,霜冻多于邻近开阔地。

(5)防霜措施:

防止霜冻对植物危害的方法很多,大致分为生物学的方法和物理学的方法。1、生物学的方法基本上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和把植物播种在霜冻危害较轻微的地方(如利用小气候特点)。2、物理学的方法是依靠减弱夜间辐射冷却或提高贴近地面气层温度的一些措施。被广泛应用的方法是熏烟法,加温法,灌溉法,掩蔽法(覆盖法及风障法)等。

a熏烟法:就是利用各种可以熏烟的物质堆在田地上(或制成烟堆),在农场或果园四周,借助烟幕来防止土壤和植物表面很快地散失热量,又可以使空气中水汽增加并能增加近地面空气的温度。

b加温法:是利用燃烧各种燃料时所产生的热量直接使地面空气增热。由于这种方法用费较大,所以多用于保护经济价值较高的植物。

c灌溉法:是灌水在田地上,可使空气中水汽加多,湿度加大,土壤导热系数也增大,土壤下层的热量容易传到上层来,同时土温受水温调剂也得以升高(灌溉的水温较高),近地面空气的冷却也就较缓。

d掩蔽法:是利用各种覆盖物,如芦草、稻草、蔗叶、树皮、厚纸、麻布以及棚帐等,覆盖在植物上或把植物包扎,这样可以阻止夜间地面和植物表面的散热。同时利用高粱秆、细竹或其他物质制成风障放在冷空气侵入的方向,对于防霜也有很大作用。



一些天气与霜的区别:

(1)霜与冻露的区别:冻露是露的冻结物,是液体水珠结成的固体冰;霜是水汽的凝华物,并未经过液体阶段。

霜晶的一端附着于地面或地物上,仅另一端能自由增长,使地面或地物表面形成毛茸茸的样子;雪晶常呈六角形发展。

(2)霜与冰淞区别:霜是夜间或清晨静风时形成的,风大时不易形成;冰淞却常在有过冷却平流雾时雾中水汽在物体迎风面上凝华面成,形成时常有一定强度的风,而且也不一定在夜间或清晨才能形成。

(3)霜与雾淞也有区别:雾淞是雾滴或毛雨滴(液态水)在地物上碰冻而成,形成时有风;霜却不然,成霜与地面或地物的局部温度是否因辐射而冷却到霜点以下有关,需为无风条件。
回复
tecumse
2008年12月04日 13:40:55
8楼
以前看坛子里一位高人的有关文章的时候
特意留意了一下霜

呵呵,有些时候,制冷管道上的是霜,有的时候则不是,呵呵,像冻露之类的,不过没有人认真去讨论这些的
回复
wangxiaotao0918
2008年12月04日 14:11:15
9楼
楼上的,回答问题,别贴些不相干的玩意。
你先给我把蒸发器结霜的机理讲清楚在发言!
有谁不会从网上找些东西贴呢?所以你贴的这些东西人人都会干。
但是,只有十足的蠢货才会做人人都会干的活,而十足的蠢货是不应该出来丢人现眼的。
比如说,我也可以天天对你说:
结霜的问题你好像没有好好思考;你应该好好思考;你应该好好学习学习蒸发器结霜这个问题;等等,等等。当然,最后是你还应该网上找些东西来学习学习。
一个有教养的人,可以骂人,但是不可以说不着边际的人人都不会反对的话。这点道理你都不懂,你能干什么。我真为你感到不值得。
这下你高兴了吧?
人是不应该说废话的。建议你去读一读《On Bullshit》这本小书,中文版已经有了。这本书是普林斯顿大学哲学系荣誉教授Harry G. Frankfurt只有67页的小书。有人把它翻译成《论扯淡》,也有人把它翻译成《论装逼》。以下是一个介绍的链接: http://love1008.blogbus.com/logs/21886233.html

[ 本帖最后由 wangxiaotao0918 于 2008-12-4 14:35 编辑 ]
回复
dengchao_2008
2008年12月05日 12:16:44
10楼

呵呵!每个人对制冷之个行业的认识深度是不同的,也许是个新手就像我一样,高手也是从什么都想问开始的。
回复
dengchao_2008
2008年12月05日 12:20:08
11楼

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卖弄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