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门外汉在装修过两次之后学到的一些经验和东西
p71
p71 Lv.4
2008年09月27日 11:18:41
只看楼主

首先介绍两次的大致情况: 第一次装修: 2003年,马路游击队,半包,清水 第二次装修: 2008年,著名建材超市,清包,混水 结论: 1.马路游击队也不错,只是做事过程没有那么正规;比如说材料乱放,排线有些乱;使用5年下来不好的地方就是,窗帘杆的固定螺钉用得也太短了,有一天掉下来了; 2.单单从数字上讲,清包不比半包省钱,但是你用的材料都提高了几个等级; 3.现在由于网上购物和送货上楼的出现,清包不是很烦很累,只不过有时候装修工人会揩点油;

首先介绍两次的大致情况:
第一次装修:
2003年,马路游击队,半包,清水
第二次装修:
2008年,著名建材超市,清包,混水
结论:
1.马路游击队也不错,只是做事过程没有那么正规;比如说材料乱放,排线有些乱;使用5年下来不好的地方就是,窗帘杆的固定螺钉用得也太短了,有一天掉下来了;
2.单单从数字上讲,清包不比半包省钱,但是你用的材料都提高了几个等级;
3.现在由于网上购物和送货上楼的出现,清包不是很烦很累,只不过有时候装修工人会揩点油;
4.找个好的施工队长很重要;不是要手艺多好,而是要讲道理.
沙发一定要坐着舒服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追求样式,结果中看不中用;
卫生间的台盆最好不要用玻璃的,有一点水渍就看得出,很讨厌;
厨房间和卫生间的地砖不要用浅色的,一点点水加上点灰,很显脏;
晾衣架的手柄不要装得太高,每次使用胳膊架起来很累;
厨房间的地砖最好用防滑的,因为很难避免油,水什么的落到地上,我不止滑倒过一次了,幸好年轻;
楼层高的话,厨房间的移门最好加个可以让门嵌进去的框;我家是南北通的,厨房移门关上后,因为总是会有点缝的,结果就一直响着呜呜的风声,现在都不敢关门,一直开着;
还有个生活小窍门,小苏打粉可以在厨房常备,用来替代去污粉,安全无害,因为本来就是食品;
浴霸还是风暖的好,这次装修坚决选择只有风暖功能的;
吊灯最好装节能灯,不然只能看不能开;
如果用燃气热水器,管道就不要走太长,不然太浪费了;浪费到不敢用;
买了几件宜家的家具,鞋柜,餐桌,餐椅,书桌,经过几年的使用,发现质量还可以,不象网上看到的那么不堪一击;
浴室和厨房的五金件最好不要买镀铬的,环境恶劣,最后总是要锈,铜的绿锈,钢的红锈;最好买不锈钢的或者铝合金的;
客厅的吊灯要买实用的,因为会经常开;卧室和书房的灯开的几率不是那么大的,可以买中看不中用的那种;
还有几条和装修有关系但不是本质关系的:
不要让你的长辈来帮你装修,他们根本帮不上忙,而且会给你设置许多障碍;
装修工人很辛苦,他们会想方设法揩点油,要理解;
装修最好只有一个人说了算,不然会吵架;
设计是需要的是生活经验+你自己的个人喜好;尊重设计师的想法也要以自己生活习惯为准
其实装修的味道并不大,家具的味道最大;所以家具一定要买好;
硅胶一定要用好的,不然发霉得一塌糊涂;虽然橱柜公司会带硅胶,但这次坚决自己买最好的来用;
还有填缝剂,不好的同样会发霉,不过没有硅胶那么严重罢了.
交房时候:
买好房子,一直会处于兴奋之中,尤其是每次看到离交房更近一步时候,
但是一旦交房,面临装修,会突然不知所措,即使你在xiukw上潜水多时
这个时候,你需要找一个有经验并且可靠的人来做你的指导,有问题时候可以问他/她,
不要想的太复杂,只要是一个曾经装修过的人就可以了
如果实在没有,现在网络好发达啊,一个新小区都会有个论坛或是MSN群的,你就晚点装修,
然后去问你的邻居就可以了
因为一旦开始装修,每天都会有很多问题,不会是多严重的问题,只是会者不难的问题
让谁来装修???
第一次找了个马路游击队,不过是熟人介绍的
主要考虑是预算不够,怎么省钱怎么好
不过做得还是可以的,只是工地的管理上没有那么井井有条
第二次找了个大型建材超市,
个人感觉最大的好处是如果出了问题可以去店里找麻烦
这一点比大的装修公司还好,超市每天对外开门营业,特别怕堵在门口抗议的
家庭内部责任划分
一个人说了算是最最重要的!!!
小夫妻二人一起也还好,吵吵架就吵吵架
但是千万不要把父母公婆找来,他们什么都不懂,每天想着的事情就是买便宜东西,
而且很容易听信别人的推销
但是也有一个好处,装修公司最怕这种年纪大一些的人,一旦有了问题让他们去协商,会比年轻人去效果好
清包,半包还是全包?
第一次半包,省力,但是总是担心材料不好,防水没有做,油漆涂料少了一道
第二次清包,因为有了网络购物和送货上楼的服务,也还没有觉得多累,就是稍微麻烦了一些;
而且因为是清包,工人会偷偷揩油的,不过建议给予理解;
这也是选择建材超市的好处,估计选择装修公司的话不会肯清包的;
清包最好的好处就是,什么都清楚,不会事后担心;
全包的话,没有试过;估计和半包差不多,因为主材的话露在外面,装修公司不太敢胡来的吧.
谁来给我设计?
现在讲究的是轻装修重装饰,做死的东西要少,可移动的东西要多,
所以设计上最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实用,耐看;
尤其是硬装上面,没有太多的花头,没有必要请个设计师;
如果你是第一次装修,而且没有什么生活经验,那就不一样了;
但是在选择设计师的时候,不要管她/他是什么学校毕业,问问他/她有没有住过自己设计的房子,如果有,可以;
拿到设计图,反复在心里和实际房子中演练几遍,看看是不是舒服;
清水OR混水?地板OR地砖?
第一次选择的是清水,第二次选择的是混水
清水不可避免会有轻微色差的问题;混水据说将来有黄变的可能
清水需要挑选适合的家具,窗帘,地板;混水搭配的范围可以大些;
第一次厅里面选择的是地板,第二次选择的是地砖
地板温馨;地砖大方(个人感觉,仅供参考);
地板用久了会有变形(非常轻微的瓦片壮);地砖比较耐用不会旧;
东西掉在地板上碰出的坑不是很明显;地砖则会掉下来一小片,然后缺口的地方就变黑了;
地板可以光脚在上面走;地砖太凉;
隐蔽工程
电线要不要全部换掉?
第一次装修没有全部换掉,开发商电线的质量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有时候会有接头的问题;
搬进去不久,一次我开厨房的灯,一按开关结果听到砰的一声,总开关就跳掉了.然后我小心翼翼的把总开关推上去,一切正常,直到现在没有出现相同问题;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电线接触不好的问题,但是从那开始心里有怀疑了.
第二次装修全部换掉了;
水管选择哪一家?
两次的水管都是选择得PPR,品牌也都是比较好的.
水管本身的质量不担心,感觉安装的质量比较重要;这次的安装工人还是比较让我担心的,虽然打压没有问题;
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做打压实验,切记切记!!!
客厅都会有些什么问题
客厅的窗帘利用率不高,住了五年没有拉上几次;
沙发中看不中用,坐着不舒服;还是白色的
茶几没有小抽屉,所有的东西都堆在茶几上面,乱死了;
沙发边上还是用了拖线板:台灯,手机充电,电风扇,无绳电话...
卧室
插座位置不好,不是在床后就是在床头柜后,很不方便;
大衣柜第一扇门虽然因为床头柜的关系不能完全打开,但是因为放的都是非当季衣服,倒也没有关系;
窗帘太薄,不太遮光,影响睡懒觉;
家具买得不好,卧室里的家具数量又特别多,感觉一直有味道;
大衣柜应该买高点的,充分利用空间;
卫生间太多教训!
浅色的地砖太容易脏;
长条型的淋浴房可能是因为太长了,虽然高度是标准的,但是显得怎么那么矮,难看;
五金件生绿锈;
玻璃台面总看着不干净;
马桶没有靠住墙;开始买了便宜的法兰,一直漏水;马桶买得不好,陶瓷都掉了;
没有设计放盆的地方,盆还是需要的;
毛巾位置太明显,好难看啊;
这次有哪些改进?
灰色的墙地砖;
五金件买不锈钢的;
白色陶瓷台盆和大理石台面;
毛巾挂低;
说说厨房
地砖是深色花纹的,非常耐脏,通常是看到拖地的抹布才意识到怎么这么脏呢;
但是不是防滑的,我本人已经摔倒了几次,看到老人做饭的时候特别担心呢;
白色台面容易脏,但是可以用小苏打擦掉;
这次用了不锈钢的台面,最大的考虑是,人造石台面装的时候太太太脏了,弄的角角落落都是白色粉末;而且如果你不是亲自打扫,台面人造石和木板之间都是白色粉末,安装工人才不管呢;
双斗水槽的那个小槽不怎么用到,多数还是用盆来洗,所以还是大点的单斗的好;
这次本来想买一款很大的单斗,但是被橱柜的设计师误导不能装,退而求其次买了个左右都是一样大的双斗,心中永远的痛.
水槽的水龙头抽拉式的很有用,以前没有抽拉式的,都是端着盆来晃着冲,结果有些位置还是冲不到; !
切记要买质量好的防霉硅胶啊!
第二次装修就全都满意吗?
卫生间马桶后面有一条装饰砖的,结果不是和马桶中心正相对;
原因就是,不想浪费瓷砖,也不想给马桶移位,希望马桶装上后不会特别难看;
仔细想想,其他都还好.清包的最大好处就是,一切都清楚,不会有担心.
其他的问题
要多用可以用节能灯的灯;
橱柜的上柜如果是翻门的,那用嵌入式的灯吧,免的柜门碰到灯;
灯不用太好看,只要不难看就好;
装饰画主要是来搭配颜色的,画得什么就第一次会看看;
本文来自全部设计施工图纸免费下载的门户网站:建数网 http://www.pc320.cn
免费打赏
dywjl
2008年10月01日 07:03:47
2楼
楼主你很幸运啊,没碰到麻烦事。
回复
yjhmm
2008年11月20日 15:43:24
3楼
楼主
真是性情中人啊
这么好的东西拿出来分享
真是辛苦了
回复
ls789
2008年12月17日 09:22:08
4楼
正准备装修,楼主的经验很有借鉴的作用哈,真的是辛苦楼主了,谢谢
回复
jyy...jyy...
2008年12月18日 14:11:47
5楼
楼主
真是性情中人啊
这么好的东西拿出来分享
真是辛苦了
顶一下
回复
wanglei191
2008年12月19日 16:50:47
6楼
楼主你很幸运啊,没碰到麻烦事。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