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除铁锰怎么这么难呢???
silence_1999
2008年09月02日 14:05:29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我5月份做了个小工程,说小呢,但却让人及其头痛!原水为地下深井水。原水水质:浑浊度:28.83NTU,色度:161,铁:0.78mg/L,锰:2.7mg/L出水水质要求:【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浊度:<1NTU,色度:<15,铁<0.3mg/L,锰<0.1mg/L工艺:深井泵+高锰酸钾投加+PAC+管道混合器+PAM投加+旋流反应器+斜管沉淀+中间水箱+泵+锰砂过滤+活性炭过滤+5微米的pp棉过滤器+紫外杀菌器

我5月份做了个小工程,说小呢,但却让人及其头痛!原水为地下深井水。
原水水质:浑浊度:28.83NTU,色度:161,铁:0.78mg/L,锰:2.7mg/L
出水水质要求:【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浊度:<1NTU,色度:<15,铁<0.3mg/L,锰<0.1mg/L
工艺:深井泵+高锰酸钾投加+PAC+管道混合器+PAM投加+旋流反应器+斜管沉淀+中间水箱+泵+锰砂过滤+活性炭过滤+5微米的pp棉过滤器+紫外杀菌器
现在铁已经去除完全,锰不达标,早在第一次取水样时已经可以把铁锰去除了,但是就测一个水样;后来再取水样都不达标,锰在1.5~2ppm左右;设备一天反洗一次更严重的是,现在几乎不出水。
情况大概就是这样,请各位做过类似工程的帮忙看下问题出在哪里,帮忙支个招吧

[ 本帖最后由 silence_1999 于 2008-9-4 10:46 编辑 ]
免费打赏
mengyan197206
2009年10月26日 11:11:55
62楼
辽河流域高铁高锰地下水处理探讨
杜思勇,吕廷洋,王刚
(沈阳市水务集团六水厂)
摘要:沈阳市水务集团六水厂采用接触氧化膜法,去除辽河地下水中的高铁高锰,进行系
统化管理,自86 年建厂以来,运行稳定,水质良好。由于城市供水量增大,使石佛一期新井介入,导致水质不稳定,滤池负荷增加,由此进行的高标准水处理工段优化管理。新的理念和新的管理赋予了水厂新的生命,为保城市供水,细化生产流程谱写了新的篇章。
关键词:曝气;接触氧化;气囊运动;调频速给水;混凝
水处理系统优化运行的目的在于:通过提高水厂的技术管理水平,合理使用水厂现有处理设
施,提高供水水质,降低供水成本,使系统在不断变化的运行状况中,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由于不同流程、不同净水工艺、不同处理构筑物型式的处理能力、处理效率及运行费用不同,而且各种构筑物的运行参数又都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因此就存在着整个处理系统在一定的运行条件下,各流程在处理能力上的相互协调、各处理构筑物在处理效率上的相互协调,从而达到整个系统的处理费用最小、能源消耗最低,即系统处于经济运行状态。
我厂的净水工艺:管井——跌水曝气——除铁滤池——中间泵房——除锰滤池——清水泵房——市区管网;废水回收工艺:除铁锰反冲洗水——调解池——沉淀池——回收池——跌水曝气。
1 高铁高锰地下水的净化
我厂建于 80 年代中期,是亚洲第一座高铁高锰地下水处理厂,属典型辽河流域高铁高锰地下水,采用天然锰砂接触氧化法去除水中的高铁高锰。铁的常见化合价有+2 价和+3 价,地下水的氧化还原电位比较低,pH 值在6.0~7.5 之间,这种情况下铁一般是以Fe2+的形式存在地下水中。铁的氧化还原电位比氧低,易于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pH 值对Fe2+的氧化速率有较大影响,在pH>5.5 的情况下,地下水的pH 值每升高1.0,二价铁的氧化速度就增大100 倍。
其基本原理是曝气充氧后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经反应沉淀之后,过滤将其去除。前已述及,提高地下水的pH 值能够大大加快Fe2+氧化为Fe3+的速度。因此,空气自然氧化工艺通常采用较大曝气强度,在充氧的同时散出地下水中的游离CO2 以提高pH 值,散出水中的H2S,曝气后的pH 值一般在7.0 以上。尽管如此,空气自然氧化除铁工艺所需的停留时间仍较长,约2-3h,且由于三价铁絮凝体较小。容易穿透滤层,影响水质,造成二价铁与锰砂无法吸附,出现滤后水浑浊的现象。另一方面,水中溶解性硅酸与三价铁氢氧化物形成硅铁络合物,使Fe(OH)3 胶体凝聚困难,影响氢氧化铁的絮凝,难以从水中分离。在地下水碱度较低时,溶解性硅酸对除铁效果影响尤为显著。
1.1 接触催化氧化除铁
接触氧化除铁,地下水经过简单曝气要絮凝、沉淀而直接进入滤池,在滤料表面催化剂的作用下,亚铁迅速地氧化为三价铁,并被滤层截留而去除。由于催化剂的作用,只要处理水的pH值高于6.0,Fe2+就能顺利的氧化为Fe3+。我厂地下水pH 值都是高于6.6 的,Fe2+的氧化均能迅速完成,这样就可以简化曝气过程。曝气只需要向水中充氧即可。接触氧化除铁工艺的构筑物较为简单,水力停留时间只需5~15min。同时,铁的去除不受溶解性硅酸的影响。出水总铁浓度也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在周期时间内,水质会越来越好。
接触氧化除铁的机理是催化氧化反应,起催化作用的是滤料表面的铁质活性滤膜。铁质活性滤膜首先吸附水中的亚铁离子,被吸附的亚铁离子在活性滤膜的催化作用下迅速氧化为三价铁,并且使催化剂再生,反应生成物为催化剂,又参与新的催化反应,铁质活性滤膜接触氧化铁的过程是一个自催化反应过程。铁质活性滤膜的化学组成为Fe(OH)3•2H2O。新鲜的滤膜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随着时间的增长,滤膜老化脱水活性也逐渐降低,滤膜最终老化生成FeOOH 便丧失催化活性。在除铁滤池中自然形成的羟基化铁FeOOH)的羟基表面起接触催化作用。羟基氧化铁不是以FeOOH 所示的简单分子形式存在的,它是铁原子、氧原子和固体内氢原子三者相结合的巨大无机分子。
1.2 除锰理论与工艺
锰常见的化合价有+2、+4、+6、+7 四种价位,其中+6 价和+7 价锰在天然水中一般不稳定,实际中可以认为不存在。+2 价锰溶于水是要去除的主要对象,+4 价锰则常以固体物质MnO2 及水合物的悬浮粒子形式存在于水中,其溶解度甚低,不足为害。锰比铁去除难得多,Fe2+在pH>7.0 的情况下就能够迅速氧化为Fe3+,而水中二价锰则需在pH>9.5 时,才能比较迅速地氧化为MnO2 析出。地下水的pH 值一般在7.5 以下,必须加以适宜条件,反应才能进行。接触氧化除锰工艺流程比较简单,原水经简单曝气之后进入除锰滤池,在滤料表面的锰质活性滤膜的作用下,Mn2+被水中的溶解氧氧化为MnO2,并吸附在滤料表面,使滤膜得到更新,该过程也是自催化反应。
关于锰质活性滤膜的组成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接触催化物为MnO2,接触氧化除锰与接触氧
化除铁的工艺非常类似,都是简单曝气后直接过滤,水力停留时间短。但由于铁锰性质略有不同,因而影响因素也有所不同。前已述及,铁的氧化还原电位比锰低,二价锰较难被氧化成四价锰,所以其滤速比除铁滤速低,一般为8~10 m/h。而且二价铁对四价锰成为还原剂,大大阻碍二价锰的氧化。锰的去除远较铁为困难,铁锰共存时,铁对锰的去除有干扰。在滤层中,要先完成对铁的去除,才能开始除锰,由于锰的电位比铁要高的多,因此锰比铁需要的能量要高很多,要获得稳定的除锰效果,Fe2+的界限质量浓度约为2 mg/L,才会有很好的效果。
无论是接触氧化还是生物去除均需要6.0 以上的pH 值和对铁的处理效果的支持,才能完成。
1.3 滤料对曝气滤池性能的影响
1.3.1 粒径
由于滤料的膨胀率的影响,滤料的粒径的大小决定了滤池的反冲效果和过滤效果,因此滤料的选择应以50%为宜,例如一号料为18-26mm,二号则应为10-14mm,三号为6-8mm,四号为2-4mm,五号为1-2mm,这样的级配对于滤料的反冲及滤速均有很好的益处。确定滤料粒径应考虑待滤水性质、预期达到的滤后水水质标准、滤池类型、可利用的水头损失等因素。粒径与滤池
运行参数的关系见下表。

1.3.2 滤料流失
主要原因包括:(1)滤床内积聚了气体;(2)表面反冲洗持续时间过长(>5min);(3)反冲洗强度
太高,尤其是在低水温季节;(4)粒径不匹配;(5)锰砂离V 形槽太近(锰砂大多已经形成锈砂);(6)气、水反冲洗程序安排不当;(7)池底集水系统漏砂等。
一般认为,在原深度基础上变薄20%或总深度降低15cm 的流失是可接受的水平,而对表面冲洗系统,当滤床表面下降超过15cm 后,表面冲洗的优势丧失。此外,滤层度变薄20%后,滤池的截污能力开始下降。
快滤池的补砂操作很简单,将与原粒径相同但不均匀系数略低的滤料铺加到滤床表面。对不均匀系数的要求高些,主要是控制细砂阻滤而缩短滤池运行周期。补充用滤料必须与原滤料的物理特性匹配,从而保证各层滤料在反冲洗过程中均衡膨胀。
1.4 滤池的运行管理
运行滤池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格控制清水,反冲两门的开度,并及时向负责人报告滤池的不正常现象,做好滤池的大修工作。
1.4.1 快滤池的操作与维护
(1)快滤池投产前的准备
普通双阀快滤池大修后需作好投产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所有管道和闸阀是否完好,各管口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排水槽上缘是否水平。对滤料最好是在放入前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粒径和级配与设计相符,初次铺设的滤料应比设计厚度增加5-10cm 左右。清除滤池内的杂物,保持滤料平整,然后按“操作运行”的“过滤操作”要求放水检查,排除滤料内的空气。待放水检查结束后,对滤料进行连续冲洗,直至清洁为止,冲洗方法按“操作运行”的冲洗操作进行。
(2)快滤池的过滤操作
徐徐开启进水阀,当水位升到排水槽上缘时,徐徐开启出水阀,过滤开始。开始开启出水阀门时要注意出水水质,待达到设计指标时方可全部开启。对过滤过程的时间、出水水质、水头损失等主要运行参数应作好原始记录。
(3)快滤池的保养和检修
滤池是净水设备中最主要的设备之一,其保养和检修制度分为: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大修
理。一级保养为日常保养,每天要进行一次,由操作值班人员负责;二级保养为定期检修,一般每半年或每年进行一次,由操作值班人员配合检修人员进行;大修理为设备恢复性修理,包括滤池的翻砂和阀门的解体大修或更换,由厂部安排检修人员进行。
① 滤池的保养内容见下表:

② 滤池大检修
滤池大检修一般在下列情况下考虑:a. 滤池含泥量显著增高,泥球过多并且靠改善冲洗已不能解决;b. 砂面裂缝甚多,甚至脱离池壁;c. 冲洗后砂面凹凸不平,砂层逐步降低,清水池中已发现大量跑砂;d. 配水系统堵塞或管道损坏已明显感到冲洗不均匀;e. 滤后水浊度经多方检查、改进,仍长期达不到30 摄氏度,细菌和大肠菌值甚至比沉淀水还高如无不正常情况,滤池连续运行时间已达10 年,则应进行大检修。
大检修的主要内容:a. 将滤料全部取出清洗、如无清洗价值则应完全更换新滤料;b. 将承托层全部取出,清洗,按层次重新筛分;c. 彻底清洗池壁、池底平口池及其他构筑物;d. 对配水系统进行拆装检查,调换损坏部分并对金属管道进行防腐刷油;e.检修所有控制阀门和附属设备,有损坏和不能正常使用的都需进行修理或更换。池大检修要在年初列入计划并安排在供水淡季进行。
③ 滤池大检修后的验收
滤池大检修后验收十分重要,一般采用分段验收的办法:a.配水系统重新安装后进行一次反冲洗以检查接头紧密状态及孔口、喷嘴的均匀性;b.在铺设滤料及承托层时要分层检查,以确保按规定的级配和层次铺设;c.滤料全部铺设后再进行整体验收,每次验收都要由负责操
回复
mengyan197206
2009年10月26日 11:12:46
63楼
操作的人员和主要技术人员与修理人员共同参加。
2 气囊运动的危害与防护
2.1 滤层进气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范措施
2.1.1 滤料层进气产生的原因
滤料反冲洗后,滤层中截留物质大部分被冲洗掉,这时,滤层孔隙率最大,水头损失阻抗系
数最小。滤池开始过滤生产时,由于水在滤层中水头损失小,滤池内水位迅速下降,最后整个滤料表面裸露,在滤料层中进入空气并出现动水位。待滤水从洗水槽进入滤池直接跌落到滤料表面,携带空气进入滤层过滤(见图1)。滤层内水头损失过大,有的滤层内出现负压现象,溶于水中的气体从水中析出形成气塞。

随着工作时间延长,滤层中水头损失不断增大,水位不断上升逐渐浮出水面。这种现象出现,对滤池正常工作和出水水质会带来很大影响,对其危害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本文做以阐述。
2.1.2 滤料层进气带来的危害
(1)增大水流在滤层中的水力损失,大幅度降低滤工作周期
由于滤料层裸露,在滤料层中的水位以上部分充满了空气,待滤水从洗水槽跌入滤层中时又
携带空气进入滤层。过滤生产一段时间后,滤池的液面将淹没滤料并不断上升。在浮力作用下,滤层中空气欲上浮,过滤水在滤层中向下流动,阻碍空气上浮,最后,滤层中空气在向下运动水流的作用下形成气泡附着在滤料颗粒下方,对水流产生额外阻力。有人提出过滤时水力坡降公式:
式中,i0——滤池开始工作而且无气泡时水在滤层中的初期水力坡降,该值取决于滤料粒径、滤速等因素;i——滤池工作t 时间后水在滤层中的水力坡降;m0——滤池反冲洗后孔隙率;△m——滤池工作t 时间后,滤层因截留物质和气泡使孔隙率减少的数量。由于大量气泡存在,孔隙率减少的数量△m 大幅度增加,从而使水在滤层中的水头损失迅速增加,滤池工作周期大幅度减小,见图2。

①:滤层中无空气时水头损失变化曲线;②:滤层中有空气时水头损失变化曲线;H0:滤池开始工作时初始水头损失;H1:滤料层厚度;H2:滤池工作水头;T1:滤层内无空气时工作周期;T2:滤层中有空气时工作周期
滤层内存在空气层对工作周期影响很大,生产实践证明滤层中腔调气时工作周期T2 仅为滤层中无空气时工作周期的50%-60%,因而迫使滤池加大反冲洗密度,浪费反冲洗水量。
(2)冲刷滤料对水质产生危害
当滤料层裸露时,滤层中出现动水位,实际过滤层厚度下降影响滤过水水质。待滤水从洗水
槽跌入裸露的滤层中,待滤水在滤层平面上颁布不均匀,出现若干流量集中区,局部滤速过大,对水质带来影响。洗水槽上跌落的待滤水冲刷滤料,有时把滤层中截面的物质冲刷下来造成二次污染,甚至出现滤后水质指标大于待滤水现象。
(3)气泡的浮力作用,反冲洗时千万注意滤料流失
过滤工作结束后,关闭滤过水门停止过滤,这时,滤层中有大量空气释放出来,形成气泡浮出水面,但是滤层中仍有相当数量的空气。反冲洗时滤料片悬浮状态,滤料颗粒上附着的气泡使其综合比重大幅度下降,由于气泡的浮力作用,有部分滤料颗粒被反冲洗水流带走,通过洗水槽排到下水道中,造成滤料流失,出现这种现象的水厂需要经常向滤池中补充滤料,造成浪费。
2.1.3 控制空气进入滤层的技术措施

H0:滤池开始工作时起始水头损失;H1:滤料层厚度;H2:滤池工作水头;H3:洗水槽到滤料层下沿高度
控制滤池内水位,不但要使滤层不裸露,而且要使待滤水通过洗水槽进入滤池时不要产生过大的跌水,滤层内不产生真空。反冲洗后滤池投入生产时,控制滤过水门的开启程度,使滤池内水位在洗水槽上沿H3 附近(见图3)。随着工作时间延长,水头损失沿曲线②变化。工作时间达到t1 时间,再增加滤过水门开启程度,水头损失沿曲线③变化。工作时间达到t2 时间,将滤过水门全部开启,水头损失延曲线④变化,曲线④变化,曲线④与曲线①重合,当水头损失达到工作水头H2,工作时间达到T1 时,滤池开始反冲洗。上述操作过程可杜绝空气进入滤层。控制滤池液位可采用如下方法:① 对于自动控制滤池、采用可控制开启程序的滤过水门,通过滤池工作时间控制滤过水门开启程序,保证滤池最低工作水位。② 滤池安设液位计,根据滤池液位控制滤过水门开启程度。③ V 型滤池是通过液位计控制滤过水门开启程度,使滤池在恒水位
下工作。对于手动操作滤池,可根据滤池工作时间,手动控制滤过水门的开启程度。
2.2 有压管道中气囊对滤速的影响
因管道排气不畅而造成的气囊运动随之而来的压力振荡效应,轻则占据管道通水断面造成通水困难,增大水阻,增加电耗,加剧破坏作用,重者使管道破裂,供水中断。因此充分认识气囊的危害是保证供水畅通的关键之一。
2.2.1 管道中气体的来源及存气条件
管道中的进入气体的状况很多,对于滤池来说,主要是频繁的开井和减井,导致滤池水位波动所致,而滤池后的管路因中间泵房的原因,无排气阀,导致滤池与中间泵房的矛盾加剧,影响滤池的滤速。
2.2.2 气囊运动的解决措施
解决滤池的气囊不仅需要对滤池的门和操作制度进行控制,更重要的是严格控制开停井的次数和中间泵房的变频的额度,使水位保持于V 形槽上沿0.1-0.3 米,使空气很难进入滤层,进而从根本上杜绝气囊的危害。
3 调频速给水系统的几点节能措施
由于变频调速给水系统不需要建造传统给水系统的高位水箱、水塔,避免了二次污染并减少了土建投资,而且设计得合理能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在给水系统中,定速泵只有在其高效段运行才能保证系统正常工作且没有能量浪费。在设计中,一般以管网的最不利情况(此时流量最大,所需扬程也最大)作为选择水泵机组的主要依据,但当管网流量减小时,能量的浪费不可避免,而且还可能造成低流量时管道内超压问题。水泵根据系统流量实时变化实现无级调速运行,是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达到节能目的的途径之一。
3.1 两种变频调速给水系统的节能情况分析
水泵调速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实现,其中变频调速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变频调速是通过给水系统管网上的压力传感器对管网的水压进行采样,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送至PID 调节器与用户设置的压力值进行比较和运算,将结果转换为频率调节信号送至变频器。变频器根据传送过来的频率调节信号调整水泵电机的电源频率,从而实现调整水泵的转速。变频调速给水系统根据水泵出口压力的变化情况可分为两种:变压变量给水系统和恒压变量给水系统。
3.1.1 变压变量给水系统
变压变量给水系统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给水管网末端,PID 调节器设定值为管网末端用户所需的服务水头值。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使管网末端水压保持恒定,使管路特性曲线和系统静扬程不变,而水泵出水口压力则随着供水量变化依管路特性曲线而改变,故理论上实现了“系统需要多少,机组提供多少”,不会由于供水量的减小而产生多余的静扬程,节能效果满意。但这只是一种理想情况,且系统中仅有变频泵在单独工作。由于变频设备比较昂贵,大型给水系统往往采用变频泵与定速泵并联运行的方式供水。
现以系统中设置一台变频泵和一台工频泵并联运行为例。当管网流量减小时,需要扬程相应
降低,变频泵可以通过减速运行实现。但为保证并联机组正常工作,工频泵扬程也必须相应降低,这只能通过增加流量实现,从而造成水量的漏失,且还可能导致工频泵离开高效段工作,即没有达到真正节能的目的。遇有以上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其节能效果:①对于小规模的给水系统,可以仅设一台变频泵,并使泵的高效区(其高效范围比工频泵运行时的范围要大)尽可能多地包括出现几率较大的工况点。②采用多台泵调速运行,当然,由于变频调速装置价格比较昂贵,应综合考虑其经济因素而定。③选择工频泵时,应使系统在最不利点工作时,工频泵的工况点尽量靠近其高效区左侧;如果最不利情况出现几率较小,可以使其稍偏离高效区,落在高效区左外侧。这样,当系统扬程降低时,工频泵仍可在高效区工作。
3.1.2 恒压变量给水系统
恒压变量给水系统将压力传感器设在水泵机组出水口,旨在使水泵出水口压力保持恒定,一般设定为最不利工况时水泵出水口所需压力值。仍以一台变频泵与一台工频泵并联运行为例。当管网流量减小时,变频泵通过减速运行,保持扬程不变而减小出水量。由于出口压力不变,工频泵出水量不会改变(即运行工况不变),仍在高效区工作,从而达到节能目的。需要指出的是,当系统所需流量变小时,水泵出水口压力(仍为最不利情况下系统所需压力)大于 管路此时需要的压力,从而仍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静扬程的浪费。以下两种措施可以改善其节能效果:①适当放大管网的管径,使管路特性曲线更趋平缓,但这会增加管网的一次性投资,需要和节能效果作综合经济比较。②选择工频泵时尽量使每台泵的工况点落在高效区。
3.2 微流量时的节能措施
给水系统在用水低谷时(如夜间),系统内用水量很小,甚至达到零流量,称为“微流量”。在这种情况下,若依靠在高效区大流量范围运行的水泵来维持系统压力,不仅折损水泵寿命,而且效率低,不能达到节能的目的。理论上,变频泵的流量在高效范围可以接近于零,但实际上水泵转速不可能无限制地减小,仅靠变频泵往往还难以胜任微流量工况。实际工程一般采用在系统中增设小流量工频辅泵、小流量变频辅泵、气压罐等设施来维持微流量时的系统压力。对不同系统的微流量问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对一次性投资与长期运行费用 进行综合考虑才能作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变频调速给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给水管网的特点合理选泵,以达到在满足使用要
求的前提下,既节省投资又节能的目的。同时,合理的运用变频调速泵更加对滤池有很大的益处,可以充分的发挥滤池的最大性能和提升滤池的最大周期,从而节约反冲洗水量,节约资金。
4 反冲废水的回用及沉淀池运行管理
做好废水回收的工作是杜绝废水对跌水曝气的二次污染,是使混凝药剂得以充分的利用的最有效的措施,聚合氯化铝是我厂长期以来一直应用的药剂,效果非常好,适合高浊度水的沉淀工作。
4.1 聚氯化铝水解聚合形态与混凝效果研究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是从正盐水解为氢氧化物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对铝的水解聚合形态的
分析方法主要有化学分析法和电位滴定法,近年兴起的27AlNMR 法和Al-Ferron 逐时络合比色法为铝水解聚合形态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手段,并成为国内外混凝剂基础研究的热点。研究认为,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氯化铝只存在单体、二聚体和Al13[Al12AlO4(OH)247+]及其高聚体的形态,其中Al13 是最佳的凝聚—絮凝成分,其含量可反映产品的有效性。
4.1.1 不同盐基度聚氯化铝的水解聚合形态
随着盐基度值从小到大的变化,Ala 含量相应由大逐步变小、Alc 含量则由小变大,分别呈现较好的正、负相关性。Alb 含量随着盐基度的变化大体呈正态曲线分布:盐基度在0%~45%区间内Alb 含量呈上升趋势,盐基度在45%~94.5%区间内则Alb 呈下降趋势,与文献中报道的盐基度越高则Alb 含量越高的分布规律呈现明显的差异。引起Alb 分布差异的原因在于所研究样品的
回复
mengyan197206
2009年10月26日 11:13:17
64楼
生产或制作条件不同,国内样品均为铝酸钙调整法生产,铝的水解聚合是在高铝浓度(>2mol/L)、高温(>100℃)、短时间(<4h=条件下进行,有利于高盐基度、高聚合度的Alc 形态的生成,而文献中研究的样品是采用慢速滴碱法在实验室制作,铝的水解是在低铝浓度(0.1mol/L)、室温、长时间滴定的条件下进行,有利于Alb 形态的生成。
4.1.2 铝水解聚合形态与混凝效果
由混凝沉淀试验得出的净化水剩余浊度与盐基度的关系见图4。

净化水剩余浊度的高低可反映出混凝效果的优劣。从图4 可看出,剩余浊度随盐基度、Alc
含量的升高和Ala 含量的降低而降低,四者之间呈较好的相关性。
Alb 与混凝效果的关系为:在盐基度为0%~45%区间内则剩余浊度随Alb 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在盐基度为45%~94.5%区间内则剩余浊度随Alb 含量的降低而降低。Alb 含量越高则混凝效果越佳的结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综上所述,盐基度、Alc、Ala 均可作为衡量混凝效果的特征指标,但是与盐基度指标相比,由于Alc、Ala 的分析时间较长、数据重现性较差,故作为定量分析指标尚有待于继续完善。
4.1.3 钙含量对铝形态和混凝效果的影响
由于国内聚氯化铝产品中以铝酸钙作为主要原料,因而产品普遍含有氯化钙成分。可见在相同盐基度下,含钙聚氯化铝与纯聚氯化铝的水解聚合形态组成相似,但含钙聚氯化铝的Alc含量稍高、Ala 和Alb 含量稍低、混凝效果相近或稍好。
①聚氯化铝水解聚合形态组成中的Alb 值随盐基度的变化呈正态曲线分布,在盐基度为0%~45%区间的Alb 值为上升段,盐基度为45%~94.5%区间内Alb 值为下降段。这不同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盐基度越高则Alb 值越高的结论。
②Alb(≈Al13)不是聚氯化铝中的最佳组分,不能将高Alb(Al13)作为聚氯化铝生产工艺追求的目标。在盐基度为0%~45%区间内,Alb 含量越高则混凝效果越好,但在45%~94.5%区间内Alb含量越高则混凝效果越差。
③聚氯化铝水解聚合形态中,除Alb 外,Alc 和Ala 含量与混凝效果均呈较好的相关性,能间接反映聚氯化铝的混凝性能。Ala、Alc 与盐基度也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因该指标分析时间长、重现性差,尚不能取代盐基度作为分析指标。
④盐基度是聚氯化铝性能和形态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盐基度不但可提高混凝效果,还可以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提高盐基度或Alc 值是提高聚氯化铝混凝性能的重要途径。
⑤铝酸钙调整法生产的聚氯化铝产品具有盐基度高、Alc 含量高、Ala 含量低、成本低及混凝效果好等优点,与以氢氧化铝为原料采用压溶法生产的国外聚氯化铝产品比较,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势。
4.2 沉淀池的管理
沉淀池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各项设备安全完好,及时调控各项运行控制参数,保证出水水质达到规定的指标。为此,应着重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4.2.1 避免短流
进入沉淀池的水流,在池中停留的时间通常并不相同,一部分水的停留时间小于设计停留时间,很快流出池外;另一部分则停留时间大于设计停留时间,这种停留时间不相同的现象叫短流。短流使一部分水的停留时间缩短,得不到充分沉淀,降低了沉淀效率;另一部分水的停留时间可能很长,甚至出现水流基本停滞不动的死水区,减少了沉淀池的有效容积。总之,
回复
mengyan197206
2009年10月26日 11:13:40
65楼
短流是影响沉淀池出水水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形成短流现象的原因很多,如进入沉淀池的流速过高;出水堰的单位堰长流量过大;沉淀池进水区和出水区距离过近;沉淀池水面受大风影响;池水受到阳光照射引起水温的变化;进入和池内水的密度差;以及沉淀池内存在的柱子、导流壁和刮泥设施等,均可形成短流形象。
为避免短流,一是在设计中尽量采取一些措施(如采用适宜的进水分配装置,以消除进口射流,使水流均匀分布在沉淀池的过水断面上,降低紊流并防止污泥区附近的流速过大,采用指形出水槽以延长出流堰的长度;沉淀池加盖或设置隔墙,以降低池水受风力和光照升温的影响;高浓度水经过预沉,以减少进水悬浮固体浓度高产生的异重流等);二是加强运行管理,在沉淀池投产前应严格检查出水堰是否平直,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在运行中,浮渣可能堵塞部分溢流堰口,致使整个出流堰的单位长度溢流量不等而产生水流抽吸,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堰口上的浮渣;用塑料加工的锯齿形三角堰,因时间关系可能发生变形,管理人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以保证出流均匀,减少短流。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使沉淀池的短流现象降低到最小限度。
4.2.2 正确投加混凝剂
当沉淀池用于混凝工艺的液固分离时,正确投加混凝剂是沉淀池运行管理的关键之一。要做到正确投加混凝剂,必须掌握进水质和水量的变化。以饮用水净化为例,一般要求2-4 小时测定一次原水的浊度、pH 值、水温、碱度。在水质频繁季节,要求1-2 小时进行一次测定,以了解进水泵房开停状况,根据水质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药量。特别要防止断药事故的发生,因为即使短时期停止加药了也会导致出水水质的恶化。
4.2.3 及时排泥
及时排泥是沉淀池运行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工作。污水处理中的沉淀池中所含污泥量较多,有
绝大部分为有机物,如不及时排泥,就会产生厌氧发酵,致使污泥上浮,不仅破坏了沉淀池的正常工作,而且使出水质恶化,如出水中溶解性BOD 值上升;pH 值下降等。
初次沉淀的池排泥周期一般不宜超过2 日,二次沉淀池排泥周期一般不宜超过2 小时,当排泥不彻底时应停池(放空)采用人工冲洗的方法清泥。机械排泥的沉淀池要加强排泥设备的维护管理,一旦机械排泥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修理,以避免池底积泥过度,影响出水水质。
4.2.4 防止藻类滋生
在给水处理中的沉淀池,当原水藻类含量较高时,会导致藻类在池中滋生,尤其是在气温较
高的地区,沉淀池中加装斜管时,这种现象可能更为突出。藻类滋生虽不会严重影响沉淀池的运转,但对出水的水质不利。防止措施是:在原水中加氯,以抑止藻类生长。采用三氯化铁混凝剂亦对藻类有抑制作用。对于已经在斜板和斜管上生长的藻类,可用高压力水冲洗,往往一经冲洗即可去除附着的藻类。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二次沉淀池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沉淀池的运转是否正常直接
关系到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的浓度,对整个系统的净化效果产生重大影响。二次沉淀池运行管理较为复杂,其运行过程中常见问题及防止措施参见“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
5 结束语
水厂的管理就应以准则为基础,既要认识到水厂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又要对这种联
系及其相应的利益,进行管理控制的一种全新的模式,把多种管理方法和手段集成起来,从技术运作,准则控制这三个最基本的方面入手,管理水厂的方方面面,处理水不仅仅依靠滤池的处理工艺,更要诸多环节共同协调配合。把水厂看作一个整体,我们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这样协调合作的结果是生产出优质的自来水,来满足城市的供水需求。以下是 2005 年以来制水完成情况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自实行优化运行管理以来效果明显。无论是制水总量,还是日均水量,单位耗电量均收效不菲。由此可以看出此管理体系之可行性。
回复
mengyan197206
2009年10月27日 09:23:37
66楼
高锰酸钾在邯郸市地表水厂中除锰的生产性应用
时真男%,蔡振宇%,李思敏%,尹莲凤!,张志刚)
(河北工程学院,河北邯郸";!邯郸市自来水公司,河北邯郸" 邯郸市环保局评估中心,河北邯郸")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锰酸钾除锰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当地表水源水中锰含量为0.13~0.53mg/L,其超标范围为30-430%时,投加适量的KmnO4经处理后,滤池出水中的锰含量≤0.1mg/L,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该方法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投资少,除锰效果良好。
关键词:关键词:高锰酸钾;二价锰;二氧化锰
邯郸市铁西自来水厂以岳城水库水为水源,第一期日处理能力为10万m3/d,二期将完成水厂的终期规模20万m3/d。岳城水库位于太行山脉以东河北省磁县境内,为漳河干流的大型水库。在岳城水库集水面积地区内的含锰溶岩土壤和矿物中含锰量较高,由于地表径流含锰的溶岩土壤和矿物被冲入水库中,这些冲击物中锰的氧化物、碳酸盐、硅酸盐等溶解于水,长时间使水库底泥中锰的含量积累。锰以二价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三价、四价氧化状态存在,其中+2 和+4价锰较不稳定,但+2价锰的溶解度低,所以水中主要以二价态溶解于天然水中,在水中的溶解度主要受PH 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锰的化合物常与它的金属离子、氧化铁共存。地下水由于缺氧,锰为可溶态的二价,地面水则以可溶性三价锰络合物和四价锰的悬浮物存在。如果水中锰浓度超过0.15mg/L 时,会在洗涤的衣服和卫生设备上留下不易除去的斑痕,在较高浓度时使水产生不良味道。在有较多溶解氧的状态下,锰以二氧化锰固体状态存在,不易溶解于水中。但在春末、夏、秋初季节,澡类等浮游生物繁殖较快,当水体由于温度变化产生上下水体交换时,这些浮游生物就会下沉,浮游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底呈厌氧状态。在厌氧状态下,水中溶解氧少,PH值适宜,锰由二氧化锰还原成二价锰离子溶于下层水中,当上下水层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交换时,含锰的水就被取水头部取走,造成季节性锰增高。近几年,水源水质在7,8.9 三个月锰的含量为0.13-0.53mg/L,其超标范围为30%~430%。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水中含有微量的锰,一般对人体无害,但在饮用水中如果锰含量过高,人体长期摄入过量的锰,可致慢性中毒,锰也是诱发某些地方病的病因之一。
1 除锰的方法
1.1接触氧化法除锰
含锰地下水曝气后经滤层过滤,能使高价锰的氢氧化物逐渐附着在滤料表面上,形成锰质滤膜,使滤料成为黑色或暗褐色的“锰质熟砂”。这种自然形成的熟砂具有接触催化作用,能大大加快氧化速度,使水中二价锰在较低PH的条件下就能被溶解氧氧化为高价锰而从水中除去。采用该法需要对原有工艺进行改造,需要大量投资,在现有水厂中很难实现。
1.2 氧化法
氧化剂氧化分离锰,可使用的氧化剂有液氯、高锰酸钾、臭氧等,其原理是在正常的"# 值下投加氧化剂,使二价锰氧化成不溶性的二氧化锰,再通过反应、混凝、沉淀、过滤等水处理工艺去除。采用氯作氧化剂时,其氧化速度较慢,需要锰砂做催化剂来加快反应速度。采用臭氧作为氧化剂时,可在比较低的PH值(6.5)和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使二价锰完全氧化,但臭氧投加量如超过最佳投加量,并不能提高锰的去除率,由于锰被超氧化成高锰酸盐,反而使出水略成粉红色。采用臭氧氧化生产成本比较高。
高锰酸钾是比臭氧和氯都更强烈的氧化剂,采用该氧化剂氧化是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可快速将二价锰氧化成不溶性的二氧化锰,本身被还原成二氧化锰,其反应式为
3MnO2++2KmnO4+2H2O=5MnO2+2K++4H+
高锰酸钾投加量超过需要量时,处理后的水会现粉红色,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投加量。高锰酸钾氧化水中二价锰的反应很快,一般可在数分钟内完成。氧化生成的二氧化锰沉淀物,在投加混凝剂的同时一并处理。
解决水库源水中锰超标的根本措施是实行分层取水,但这一措施需要改造取水口,在工程上有难度。
因此经过对以上的几种方法比较,并综合考虑,选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除锰。
2 KMnO4投加量及投加方法
该水厂使用的KmnO4是由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生产的分析纯试剂,KmnO4含量≥99.5%。其它杂质的含量为:水不溶物≤0.2%;氯化物≤0.002%;硫酸盐≤0.005%;总氮量≤0.005%;铁≤0.005%;砷≤0.0005%;重金属(以pb计)≤0.003%。
KmnO4投加量:根据源水中锰的含量,并进行分析试验,决定按源水中MnO2+的两倍投加KmnO4。
投加方法:按照KmnO4-最佳投加量与混凝剂聚合氯化铝的最佳投加量搅拌均匀,同时投加,不改变原水厂的净水工艺。
投加位置:在静态混合器之前投加KmnO4。
3 生产运行效果及其讨论
根据化学反应式(1)可知,每氧化1mg/L 二价锰理论上需要1.92mg/L高锰酸钾,但实际上所需高锰酸钾量比理论值低,因为反应生成物———二氧化锰是一种吸附剂,能直接吸附水中的二价锰,从而可使高锰酸钾用量降低。但是源水中除了含有Mn2* 外,还有其它有机物,比如腐质酸、藻类等。为了保证水中Mn2*被完全氧化成MnO2,使出厂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我们按源水中MnO2+的两倍投加KMnO4。投加KmnO4-前净水厂的运行效果见表1 所示,投KmnO4,-后净水厂的运行效果见表1所示。

由表4 可以看出:不投加KmnO4,只经过反应、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处理,当源水中锰的含量≤02mg/L时,出水中锰的含量≤0.1mg/L,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中规定的锰含量<0.1mg/L的标准;当源水中锰的含量>0.2mg/L时,出水中锰含量>0.1mg/L不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而且对色度的去除效果不明显,使水产生不良味道,并且在卫生设备上留下不易去除的斑痕。
由表2可以看出:尽管源水中的锰严重超标,甚至锰含量>0.5mg/L,按照最佳剂量投加KmnO4经处理后,水中锰的含量<0.1mg/L,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而且滤后水的色度也明显降低,除锰效果持续稳定。

运行效果还表明:(1)水中投加KmnO4.后,滤池的工作周期由原来的24小时自然缩短为16 小时,这是因为投加KmnO4后的生成物MnO2吸附水中大量悬浮物被滤池滤料截留使滤池水头损失增加所致。
(2)滤前水的色度略有增加,但经过滤后,色度<5 倍。因此需要对滤池加强管理。
每年的7、8、9 三个月KmnO4投加量范围为0.25~0.8mg/L,KmnO4市场价为8000元/吨,每立方米水处理成本仅增加2~6 分。
4 结论
1)通过投加KmnO4除去源水中的锰,不用改变水厂的净水工艺,投资少,费用低,运行管理简单。
2)当水源水中锰的含量<0.200mg/L时,出水中锰的含量<0.1mg/L,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不需投加KmnO4。
3)当水源水中锰的含量>0.200mg/L时,经投加最佳剂量的高锰酸钾,出水中锰的含量及色度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回复
wsybr
2009年10月27日 09:45:13
67楼
新手学习一下 :lol
回复
mengyan197206
2009年11月03日 16:01:36
68楼
顶一下!!!!!!!!!!!1111111111111
回复
gy_newpower
2009年12月06日 22:59:50
69楼
工艺过于复杂,只需要曝气——锰砂过滤即可,试一试一定行的。:victory:
回复
rao_11003
2009年12月07日 16:36:18
70楼
原水刚取出来是清澈,放置一段时间变褐色,应该是水中二价铁被空气氧化了
回复
kfbkfb
2009年12月08日 20:01:24
71楼
工艺用的不少呀,就是结果不好,学习了,支持一下。我以前也有过事。没处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