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皇家庙宇—万寿寺[原创摄影游记]
lmf200404
lmf200404 Lv.15
2008年08月20日 23:03:51
只看楼主

万寿寺 始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在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世祖福临赐寺匾额“敕建护国万寿寺”,曾是清代皇家祝寿庆典的重要场所。

万寿寺 始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在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世祖福临赐寺匾额“敕建护国万寿寺”,曾是清代皇家祝寿庆典的重要场所。

1.jpg

lmf200404
2008年08月20日 23:05:24
2楼
去年12月底,北京迎来了2006年最后一场雪,使这一家皇家庙宇更显得清幽、肃穆。
回复
lmf200404
2008年08月20日 23:07:40
3楼
:time: 两侧齐胸高的宇墙虎皮底座,朱墙白顶,色彩分明。
回复
lmf200404
2008年08月20日 23:08:25
4楼
山门两侧的卡子墙、撇山影壁的砖雕,构图精细,为不可多得之艺术精品。
回复
lmf200404
2008年08月20日 23:09:00
5楼
万寿寺位于京城西直门西北七华里处的苏州街北,即明清时的长河广源闸西侧。历经万历、康熙、乾隆、光绪历朝的数次大规模翻建,形成了集寺庙,行宫,园林为一体的建筑格局,有“京西小故宫”之誉。
回复
lmf200404
2008年08月20日 23:09:43
6楼
主要用做藏经卷,后经板、经卷移至番经厂和汉经厂,万寿寺便成为明代帝后游西湖(昆明湖)途中用膳和小憩的行宫。
回复
lmf200404
2008年08月20日 23:10:50
7楼
万寿寺深庭广厦,琼楼玉宇,雕梁画栋,极其宏丽。其间曲栏回廊,御书碑亭,青石假山,古道地宫,苍松翠柏错落有致,占地三万余平方米。寺内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为主体建筑,山门以内共七进院落,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即大延寿殿)、万寿阁、大禅堂、御碑亭、无量寿佛殿、万寿楼等,各殿两侧有配殿配房。东路为方丈院和圃园,即僧人生活区。西路在乾隆年间改为行宫院。
回复
lmf200404
2008年08月20日 23:11:47
8楼
其后还有乾隆御碑亭、无量寿佛殿、光绪御碑亭、千佛阁等。无量佛殿两侧原有洋式门两座,建于清乾隆年间,与圆明园之西洋楼同龄,皆为中西结合之产物。
回复
lmf200404
2008年08月20日 23:12:47
9楼
大禅堂后为最后一进院落,内有一片假山,象征普陀、峨眉、清凉佛教三山,山上有三大士殿,正殿为观音,左为文殊,右为普贤。山后有两株古银杏树分立两旁,饱经沧桑的虬干枝叶高耸入云。
回复
lmf200404
2008年08月20日 23:13:37
10楼
西路是行宫部分,为清乾隆年间修建,靠前部分有四小院落,被中间夹道一分为二。左为寿膳房,右为寿茶房,其后是皇帝、太后驻跸之行殿。
回复
lmf200404
2008年08月20日 23:17:05
11楼
清乾隆十六年和二十六年,清高宗弘历曾两次在这里为其母祝寿。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重修万寿寺行宫,在西跨院增修了千佛阁和梳妆楼,形成最后格局。当年,慈禧往来于颐和园与紫禁城之间,都要在万寿寺拈香礼佛,在西跨院行宫吃茶点,故有小宁寿宫之称。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