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苏州博物馆参观,很喜欢里面素雅古朴的建筑风格以及和其相应的园林配景。拍了一些照片,愿与大家分享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建设历时3年,总建筑面积达2.65万平方米,建筑群设计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成为展示传统苏州和现代苏州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灰顶白墙的三角几何设计,很“贝老”。传媒不断重复强调新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特色,或者用另一种说法是不喧闹不霸道,正是贝聿铭作品令人感到舒服之处。这位现代主义最后一人与其老师罗格配斯--最大不同之处是,贝聿铭尝试将“几何人性化”,或者评论家称之为有点中国为的“冥想式几何”。贝聿铭曾经说过,他重视人的比例,“建筑是与生命接连的,它承载人的活动,并且要令这些活动变得崇高。”因此,他从来没有要在作品签上自己的名字,强烈的个人风格不是他所追求的。每一次设计,他都围绕"THE HEART OF ARCHITECTURE"——时间,地点,目的三点位核心,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入手。
拍了一些照片,愿与大家分享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建设历时3年,总建筑面积达2.65万平方米,建筑群设计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成为展示传统苏州和现代苏州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灰顶白墙的三角几何设计,很“贝老”。传媒不断重复强调新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特色,或者用另一种说法是不喧闹不霸道,正是贝聿铭作品令人感到舒服之处。这位现代主义最后一人与其老师罗格配斯--最大不同之处是,贝聿铭尝试将“几何人性化”,或者评论家称之为有点中国为的“冥想式几何”。贝聿铭曾经说过,他重视人的比例,“建筑是与生命接连的,它承载人的活动,并且要令这些活动变得崇高。”因此,他从来没有要在作品签上自己的名字,强烈的个人风格不是他所追求的。每一次设计,他都围绕"THE HEART OF ARCHITECTURE"——时间,地点,目的三点位核心,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