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结构工程师-高层建筑结构100道练习题(转)
sunjy1
sunjy1 Lv.12
2008年07月01日 21:16:59
只看楼主

选择题 1.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D】 A 框架结构 B 板柱结构 C 剪力墙结构 D 框支剪力墙 所属章节:2 分数:5 2.高层建筑各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设置防震缝时,下列所述哪条是正确的?【A】 A 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 B 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 C 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连接构造应可靠 D 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应按铰接支座构造

选择题
1.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D】
A 框架结构
B 板柱结构
C 剪力墙结构
D 框支剪力墙
所属章节:2 分数:5
2.高层建筑各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设置防震缝时,下列所述哪条是正确的?【A】
A 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
B 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
C 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连接构造应可靠
D 可采用牛腿托梁的作法,但应按铰接支座构造
所属章节:2
3.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高度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所受的风力最大?【A】
A 建在海岸
B 建在大城市郊区
C 建在小城镇
D 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所属章节:2 分数:5
4.建筑高度、设防烈度、建筑重要性类别及场地类别等均相同的两个建筑,一个是框架结构,另一个是框架-剪力墙结构,这两种结构体系中的框架抗震等级下述哪种是正确的?【C】
A 必定相等
B 后者的抗震等级高
C 前者的抗震等级高、也可能相等
D 不能确定
所属章节:3 分数:5
5.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B】
A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
B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C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地面以上设置
D 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
所属章节:2 分数:5
6."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抗震设计三水准的设防要求。所谓小震,下列何种叙述为正确?【C】
A 6度或7度的地震
B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大于10%的地震
C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
D 6度以下的地震
所属章节:3 分数:5
7.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主要目的是下列所哪种? 【C】
A 防止结构倒塌
B 防止结构发生破坏
C 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
D 防止使人们惊慌
所属章节:3 分数:5 出题时间:2004-12-4 11:00:39
8.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分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B】
A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B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 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
D 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所属章节:3 分数:5
9年颁布的建筑抗震规范(GBH11-89)提出的抗震设防目标为:【A】
A 三水准两阶段
B 三水准三阶段
C 两水准三阶段
D 单水准单阶段

10.在抗震设防中,小震对应的是:【B】
A 小型地震
B 多遇地震
C 偶遇地震
D 罕遇地震
sunjy1
2008年07月01日 21:18:28
2楼
11.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规》JGJ3-2002的规定?【A】
A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B 6度设防时,I~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V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C 6度不必计算,7度至0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D 6度设防时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II类和IV类场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虺度计算
12.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B】
A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B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虺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 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和采取抗震措施
D 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13.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时,相应的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当时取下列何值?【D】
A 0.125g
B 0.25g
C 0.30g
D 0.20g
14.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当梁、柱中心线间有偏心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 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B 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C 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D 如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1/4时,可采用增设梁水平加腋的措施。
15.抗震设计时,高层框架结构的抗侧力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哪种要求【B】
A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
B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采用部分铰接
C 纵、横向均宜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
D 横向应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
16.进行抗震设防的高层框架角柱,下列哪项要求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规定?【D】
A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B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30
C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D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载面承载力计算,一、二、***框架角柱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
17.关于框架柱的反弯点,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
A 上层梁的线刚度增加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下移
B 下层层高增大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上移
C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该柱的楼层位置有关,与结构的总层数无关
D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荷载分布形式无关
18.以下关于框架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C】
A 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
B 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
C 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层数有关
D D值法比反弯点法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19.为体现“强梁弱柱”的设计原则,二级框架柱端弯矩应大于等于同一节点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之和的【D】
A 1.05倍
B 1.10倍
C 1.15倍
D 1.20倍
20.抗震设计时,一级框架梁支座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D】
A 0.25%
B 0.3%
C 0.35%
D 0.4%
回复
sunjy1
2008年07月01日 21:19:35
3楼
21.在计算抗震设计的框架节点时,当四边有梁约束,梁宽不小于1/2柱宽,两个方向梁的高度分别为850mm和600mm,其节点约束数的取值为:【C】
A 1.50
B 0.90
C 1.0
D 1.10
22.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采用D值法分析内力及位移.关于D值法与反弯点法之间的区别.下列哪种是正确的?【B】
A D值法与反弯点法的物理意义没有区别,都是以柱抗剪刚度比值分配楼层剪力
B D值法中,柱的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梁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假定楼层梁刚度为无穷大,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
C D值法和反弯点法柱的抗剪刚度都考虑了楼层梁约束的影响,反弯点法取柱高中点为反弯点位置,而D值法由计算确定
D D值法中,柱的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梁约束作用的影响,反弯点法中,柱的抗剪刚度不考虑楼层梁的影响
23.一般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下列何项符合规定【B】
A 剪力墙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
B 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
C 不步于两层层高
D 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4.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布置不宜过分集中,下列哪项符合规定?【A】
A 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腚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40%
B 各楼层每道剪力墙承受的水平地震剪力不宜超过该楼层总剪力的30%
C 各楼层每道剪力墙承受的水平剪力宜不超过该楼层总剪力的50%
D 各楼层每道剪力墙承受的地震楼层剪力,不超过该楼层总地震剪 力的1/3
25.关于框架结构的变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B】
A 框架结构的整体变形主要呈现为弯曲型
B 框架结构的弯曲型变形是由梁、柱的轴向变形引起的
C 框架结构的层间变形一般为下小上大
D 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仅与柱的线刚度有关,而与梁的线刚度无关
回复
sunjy1
2008年07月01日 21:20:00
4楼
填空题
1.板柱体系是指钢筋混凝土【无梁楼板】和【柱】组成的结构。
2. 由框架和支撑框架共同承担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框架-支撑结构】。
3.单独采用框筒作为抗侧力体系的高层建筑结构较少,框筒主要与内筒组成【筒中筒】结构或多个框筒组成【束筒】结构。
4.框架-核心筒结构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混合结构。
5.巨型框架结构也称为主次框架结构,主框架为【巨型】框架,次框架为【普通】框架。
6.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有【两】种形式。
7. 高层建筑的外形可以分为【板式】和【塔式】两大类。
8.结构沿高度布置应【连续】、【均匀】,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上下相同,或下大上小,自下而上连续,逐渐减小,避免有刚度或承载力突然变小的楼层。
9.平面不规则的类型包括【扭转】不规则、【楼板凹凸】不规则和【楼板局部】不连续。
10. 钢结构房屋建筑一般不设置【防震缝】。
11.高层建筑的外荷载有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包括自重等【恒载】及使用荷载等【活载】。水平荷载主要考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12. 结构的地震反应包括【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反应。

所13.抗震设计的两阶段设计分别为:第一阶段为【结构设计】阶段,第二阶段为【验算】阶段。

14.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可分为【静力法】、【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三大类。
15.影响α值大小的因素除自振署期和阻尼比外,还有【场地特征周期】。
16.场地土愈【软】,软土覆盖层的厚度愈【大】,场地类别就愈【高】,特征周期愈【大】,对长周期结构愈不利。
17.框架-核心筒结构设置水平楼伸臂的楼层,称为【加强层】。
18.巨型框架也称为主次框架结构,主框为【巨型框架】,次框架为【普通框架】。
19.水平何载作用下,出现侧移后,重力荷载会产生【附加弯矩】。附加弯矩又增大侧移,这是一种【二阶效应】,也称为“P-Δ“效应。
20.一般用延性比表示延性,即【塑性变形】能力的大小。
21.要设计延性结构,与下列因素有关:选择【延性材料】、进行结构【概念设计】、设计【延性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及【抗震等级】。
22.在内力组合时,根据荷载性质不同,荷载效应要乘以各自的【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
23.现浇框架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为【0.8】~【0.9】。装配整体式框架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为【0.7】~【0.8】。
24.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采用【分层法】来计算。
25.对于柱,除底层外,上层各层柱的线刚度均应乘以【0.9】修正。
26.水平荷载下的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和【反弯点法】进行。剪力墙根据洞口大小和分布不同,可分为【整体墙】、【联肢墙】和不规则开洞剪力墙三类。
28.当剪力墙的高宽比小于或等于4时,要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29. 为了实现抗震设防目标,钢筋混凝土框架除了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30.钢筋混凝土框架具有梁铰机制优于【柱铰机制】、弯曲破坏优于【剪切破坏】、大偏压破坏优于【小偏压破坏】。
回复
sunjy1
2008年07月01日 21:24:02
5楼
31.影响梁的延性和耗能的主要因素有:【破坏形态】、截面混凝土【相对压区高度】、塑性铰区混凝土【约束程度】等。
32.框架梁的破坏有两种形态:【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
33.梁的破坏可归纳为三种形态:【少筋破坏】、【超筋破坏】和【适筋破坏】。
34.为了使塑性铰区具有良好的塑性转动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压溃前受压钢筋过早压屈,在梁的两端设置【箍筋加密区】。
35.对于一级框架结构和9度抗震设防的框架梁,除符合简化要求外,还应按实际抗震受弯承载力对应的剪力确定【剪力设计值】。
36.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承载力】要求、【构造】要求、【剪压比】限值。
37.框架柱的破坏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压弯破坏或弯曲破坏、剪切受压破坏,【剪切受拉】破坏,【剪切斜拉】破坏和粘结开裂破坏。
38. 混凝土强度等级、纵向钢筋配筋率等是影响框架柱延性和耗能的因素。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剪跨比】、【轴压比】和箍筋配置。
39.框架柱的箍筋有三个作用:抵抗【剪力】、对混凝土提供【约束】、防止纵筋【压屈】。
40.框架柱纵向配筋量,除满足【承载力】要求外,还要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41.剪跨比大于2的柱,箍筋加密区的范围为:(1)柱的两端取矩开截面高度、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者;(2)底层柱的柱根以上取不小于柱净高的【1/3】;(3)当为刚性地面时,除柱端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42. 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配箍特征值与框架的【抗震等级】、柱的【轴压比】以及箍筋【形式】有关。
43.在竖向荷载和地震作用下,梁柱核芯区受力比较复杂,但主要是【压力】和【剪力】。
44.保证核芯区不过早发生剪切破坏的主要措施是配置足够的【箍筋】。
45.柱剪跨比不大于2的梁柱节点核芯区配箍特征值不宜【小于】核芯上、下柱端的较大的配箍特征值。
46.框架纵向钢筋的连接应能保证两根钢筋之间力的传递。有三种常用连接方法:【机械】连接、【绑扎】连接和【焊接】。
所属章节:6
47.受力钢筋宜在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连接,抗震设计时,尽量不要在【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等部位连接。
所属章节:6 48.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结构中,除框架结构外,其它结构体系都有【剪力墙】。
所属章节:7
49.剪力墙是钢筋混凝土房屋的主要【抗侧力】结构单元。
所属章节:7
50.剪力墙的抗震设计原则应符合【强墙弱梁】、【强剪弱弯】、限制墙肢的【轴压比】和墙肢设置边缘构件、加强重点部位、连梁特殊措施等原则。
所属章节:7 51.在轴压力和水平力作用下,墙肢的破坏形态与实体墙的破坏形态相同,可以归纳为【弯曲破坏】、【弯剪破坏】、【剪切破坏】和滑移破坏等。
所属章节:7 分数:152.为加强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的抗震能力,保证在墙底部出现【塑性铰】,其弯矩值取法有一系列规定。所属章节:7
53.墙肢斜载面的破坏形态可以归纳为三种破坏形态:【剪拉破坏】、【斜压破坏】和剪压破坏。
所属章节:7
54.剪力墙截面两端设置【边缘构件】是提高墙肢端部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改善剪力墙延性的重要措施。
回复
sunjy1
2008年07月01日 21:25:02
6楼
阅读题
主观题
1. 框架结构和框筒结构的结构平面布置有什么区别?
标准答案:
框架是平面结构,主要由于水平力方向平行的框架抵抗层剪力及倾覆力矩。
框筒是空间结构,沿四周布置的框架参与抵抗水平力,层剪力由平行于水平力作用方向的腹板框架抵抗。倾覆力矩由腹板框架和垂直于水平力方向的翼缘框架共同抵抗。框筒结构的四榀框架位于建筑物周边,形成抗侧、抗扭刚度及承载力都很大的外筒,使建筑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框筒结构的适用高度比框架结构高得多。
所属章节:2 分数: 2.简述房屋建筑平面不规则和竖向不规则的类型。
标准答案:
《规范》列举了三种平面不规则和三种竖向不规则类型,并要求对不规则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和内力进行调整等。
平面不规则类型包括扭转不规则、楼板凹凸不规则和楼板局部不连续。
竖向不规则类型包括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和楼层承载力突变。
所属章节:2 分数: 3.框架结构和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结构平面布置有什么区别?
标准答案: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周边框架为平面框架,没有框筒的空间作用,类似于框架-剪力墙结构。
所属章节:2 分数: 4.在什么情况下设置防震缝、伸缩缝和沉降缝?
标准答案:
不规则结构设防震缝
平面长度和高度超过一定限值时设伸缩缝
主体结构与裙房高度与重量相差悬殊时,设置沉降缝。
所属章节:2 分数: 5.防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的特点和要求是什么?
标准答案:
防震缝从基础至建筑顶部断开,防震缝应有一定的宽度。
伸缩缝从基础以上设置,若为抗震结构,伸缩缝的宽度不小于防震缝的宽度。
沉降缝将建筑物的两部分从顶层到基础全部断开。沉降缝的宽度应符合防震缝最小宽度的要求。
6.什么是小震、中震和大震。
标准答案:
小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即众值烈度,双称为多遇地震。

中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10%的地震烈,双为基本烈度或设防烈度。

大震指该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2%的地震烈度,又为称为罕遇地震.
所属章节:3 分数:
7.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有哪些方法?
标准答案:
计算等效水平地震作用是将地震作用按水平和竖直两个方法分别来进行计算的。具体计算方法又分为反应谱底部剪力法和反应谱振型分解法两种方法。
所属章节:3 分数:
8.什么是抗震设计的二阶段设计方法?为什么要采用二阶段设计方法?
标准答案:
第一阶段为结构设计阶段,第二阶段为验算阶段。保证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在震不倒的目标实现。
回复
sunjy1
2008年07月01日 21:25:09
7楼
所属章节:3
9.什么是地震系数、动力系数和地震影响系数?
标准答案:
地震系数: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g的比值。

动力系数:结构最大加速度反应相对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最大系数。

地震影响系数: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积。
所属章节:3
10.延性和延性比是什么?为什么抗震结构要具有延性?
标准答案:
延性是指构件和结构屈服后,具有承载力不降低或基本不降低、且有足够塑性变形能力的一种性能。
构件延性比: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当受拉钢筋屈服后,进入塑性状态,构件刚度降低,随着变形迅速增加,构件承载力略有增大,当承载力开始降低,就达到极限状态。延性比是极限变形与屈服变形的比值。
结构延性比:对于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当某个杆件出现塑性铰时,结构开始出现塑性变形,但结构刚度只略有降低;当塑性铰达到一定数量以后,结构也会出现“屈服现象”即结构进入塑性变形迅速增大而承载力略微增大的阶段,是“屈服”后的联塑性阶段。结构的延性比通常是指达到极限时顶点位移与屈服时顶点位移的比值。
所属章节:4 分数
11.什么是概念设计?
标准答案:
结构概念设计是保证结构具有优良抗震性能的一种方法。概念设计包含极为广泛的内容,选择对抗震有利的结构方案和布置,采取减少扭转和加强抗扭刚度的措施,设计延性结构和延性结构构件,分析结构薄弱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薄弱层过早破坏,防止局部破坏引起连锁效应,避免设计静定结构,采取二道防线措施等等。应该说,从方案、布置、计算到构件设计、构造措施每个设计步骤中都贯穿了抗震概念设计内容。
所属章节:4 分数:
12.什么是内力组合和位移组合?
标准答案:
内力组合是要组合构件的控制截面处的内力,位移组合主要是组合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层间位移。组合工况分为无地震作用组合及有地震作用组合两类。
所属章节:4 分数
13.为什么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弯矩能作塑性调幅?如何进行调幅?
标准答案:
降低跨中弯矩。提高延性等。给一定系数的折减。
所属章节:4
14.为什么梁铰机制比柱铰机制对抗震有利?
标准答案:
梁铰机制是指塑性铰出在梁端,除柱脚外,柱端无塑性铰;柱铰机制是指在同一层所有柱的上\下端形成塑性铰.梁铰机制之所以优于柱铰机制是因为:梁铰分散在各层,即塑性变形分散在各层,不至于形成倒塌机构,而柱铰集中在某一层,塑性变形集中在该层,该层为柔软层或薄弱层,形成倒塌机构;梁铰的数量远多于柱铰的数量,在同样大小的塑性变形和耗能要求下,对梁铰的塑性转动能力要求低,对柱铰的塑性转动能力要求高;梁是受弯构件,容易实现大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柱是压弯构件,尤其是轴压比大的柱,不容易实现大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实际工程设计中,很难实现完全梁铰机制,往往是既有梁铰\又有柱铰的混合铰机制.设计中,需要通过加大柱脚固定端截面的承载力,推迟柱脚出铰;通过"强柱弱梁",尽量减少柱铰.
回复
sunjy1
2008年07月01日 21:25:36
8楼
所属章节:6 分数:
15.为什么梁、柱构件应按“强剪弱弯”设计?
标准答案:
梁、柱剪切破坏是脆性破坏,延性小,力-变形滞回曲线“捏拢”严重,构件的耗能能力差;而弯曲破坏为延性破坏,滞回曲线呈“梭形”或捏拢不严重,构件的耗能能力大。因此,梁、柱构件应按”强剪弱弯“设计。
所属章节:6 分数
16.剪力墙抗震设计的原则是什么?不什么要按照强墙弱梁设计剪力墙?什么是强墙弱梁?
标准答案:
剪力墙的抗震设计原则应符合下述原则:强墙弱梁、强剪弱弯、限制墙肢的轴压比和墙肢设置边缘构件、加强重点部位、连续特殊措施。
连梁屈服先于墙肢屈服,使塑性变形和耗能分散于连梁中,避免因墙肢过早屈服使塑性变形集中在某一层而形成软弱层或薄弱层。
所属章节:7 分数
17.墙肢的斜截面剪切破坏有哪几种?
标准答案:
剪拉破坏、斜压破坏、剪压破坏三种型式。
所属章节:7
18.简述剪力墙边缘构件的作用及类型。
标准答案:
剪力墙载截面两端设置边缘构件是提高墙肢端部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改善剪力墙延性的重要措施。边缘构件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类。
所属章节:7
19.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力调幅有什么要求?
标准答案:
有两点要求:

一是联系梁弯矩调幅

二是框架内力的调幅
所属章节:5
20.影响水平荷载下柱反弯点位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标准答案:
柱反弯点位置与柱端转角有关,即与柱端约束有关。当两端固定时,或两端转角相等时,反弯点在柱中点;当柱一端约束较小,即转角较大时,反弯点向该端靠近,极端情况为一端铰接,弯矩为0,即反弯点在铰接端,规律就是反弯点向约束较弱的一端靠近。
具体来讲:
结构总层数、梁柱线刚度比、荷载形式、上层梁与下层梁刚度比、上下层层高比。
所属章节:5 分数
回复
wangshijun4585
2008年07月01日 23:46:15
9楼
不错,谢谢
不知道来自哪里?
:) :) :)
回复
junhuawu2005
2008年07月02日 16:24:25
10楼
不错,好东西,这些资料有利于加深和强化一些常用的基本概念,现在设计应该更注重这些概念的理解,多谢楼主!
:call: :call: :call: :call:
回复
gtz915
2009年02月06日 23:11:58
11楼
谢谢楼主!好资料,顶起来,不要沉底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