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谈谈合流污水、初期雨水的截流问题
calfliu1980
2008年04月30日 02:43:12
只看楼主

最近做一个截流工程的项目。搜索了一些有关截流工程的资料。不过还是有个大的问题无法解决。污水截流比较好计算,规范上面有截流倍数的相关条文。但是,初期雨水就不好计算了。 有些项目写的是初期15分钟或其他事件段。也有的是用 截流倍数换算初期雨水量。也有用排雨水管道设计流量的百分比量作为设计初期雨水流量。还有用汇水流域面积内2mm降雨两来计算初期雨水量。这三种方法都存在问题。用初期15分钟降雨的方法:

最近做一个截流工程的项目。搜索了一些有关截流工程的资料。不过还是有个大的问题无法解决。
污水截流比较好计算,规范上面有截流倍数的相关条文。
但是,初期雨水就不好计算了。 有些项目写的是初期15分钟或其他事件段。也有的是用 截流倍数换算初期雨水量。也有用排雨水管道设计流量的百分比量作为设计初期雨水流量。还有用汇水流域面积内2mm降雨两来计算初期雨水量。这三种方法都存在问题。
用初期15分钟降雨的方法:
15分钟降雨只能算总量,不能求出流量,也就得不出截流管的管井。
截流倍数方法:
汇流面积内的有合流污水的流域可能都不大,比如汇水流域小于300公顷的地方,污水流量很小,就是5倍的截流倍数,求得的截流流量也很小,300的截流管径都觉得大了。截流倍数取大了,又超过规法太多。专家评审可能过不了。
雨水干管设计流量的百分比取值方法:
这个方法感觉比较合适,不过现在没有规范规定这个百分比是多少?5%15%计算出来的截流干管管径相差很多,计算出来也比单纯用5倍截流系数算出来的管径大很多,截流干管的流速复核很难达到规范要求,因为雨季流量和旱流流量相差太大了。
流域面积的2mm降雨量方法
这个计算方法是从德国引进的。存在的问题是流域内不同位置的降水汇流到截流点的事件不同,这个数值只能是设置了调节池后逆推能收集的雨水量。以此来代替初期雨水。这个方法还是不能求得截流流量,也就不能确定截流管径了。

现在国家没有关于初期雨水的计算规范规定。希望大家能多多提供以下自己的经验,互相交流交流。
免费打赏
huangzhimin
2008年05月02日 11:35:21
2楼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第3.3.1 条规定:合流管渠的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Qd +Qm +Qs =Qdr +Qs (3.3.1)

式中Q—— 设计流量(L/s); Qd—— 设计综合生活污水设计流量(L/s); Qm—— 设计工业废水量(L/s);
Qs—— 雨水设计流量(L/s); Qdr—— 截流井以前的旱流污水设计流量(L/s)。

上述第3.3.1 条规定是指截流井前的设计流量(包括旱流污水和雨水设计流量)
第3.3.2条规定: 截流井以后管渠的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ˊ =(no+1)Qdr+Qˊs+Qˊdr (3.3.2)

式中 Qˊ—— 截流井以后管渠的设计流量(L/s); no—— 截流倍数; Qˊs—— 截流井以后汇水面积的雨水设计流量(L/s); Qˊdr—— 截流井以后的旱流污水量(L/s)。
上述第3.3.2 条规定是指截流井后的设计流量,包括截流井前的截流设计流量(按截流井前旱流污水x设计截流倍数)和截流井后旱流污水和雨水设计流量。

第3.3.3条规定: 截流倍数no应根据旱流污水的水质、水量、排放水体的卫生要求、水文、气候、经济和排水区域大小等因素经计算确定,宜采用1~5。在同一排水系统中可采用同一截流倍数或不同截流倍数。
上述第3.3.2 条规定确定截流井前计算截流设计流量所选用的截流倍数的依据。
回复
heijindishi
2008年05月02日 13:53:59
3楼
不管按照什么方法,都很难解决的,管网服务面积越大越难解决.所以对水体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要求不是很高(比如上海世博会),那么你就大概算吧.
回复
ivywll
2010年01月28日 12:08:41
4楼
学习
回复
bytterfly
2010年01月28日 12:26:43
5楼
在做一个项目,不是学这行的,还真是隔行如隔山,多来学习了
回复
ziyue818
2010年03月15日 15:13:58
6楼
我也碰到这样的问题,还想请教各位关于初期7mm、5mm的雨水量如何计算,不知道那里有相关资料,O(∩_∩)O谢谢
回复
aplican
2011年07月19日 21:06:22
7楼
我的课题方向也是雨水的截流倍数,都没什么思路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