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斌 装置源于对自然的一系列想象,它是一个迷宫,是一个居所,是一个幻境。它没有方向,可以生长,也会凋零。她是临时的,也是永恒的,是脆弱的,也是强壮的,是人群的庇护所,也是动物的乐游园。 感谢
装置源于对自然的一系列想象,它是一个迷宫,是一个居所,是一个幻境。它没有方向,可以生长,也会凋零。她是临时的,也是永恒的,是脆弱的,也是强壮的,是人群的庇护所,也是动物的乐游园。
《小森林》是繁星建筑于2024年新天地设计节参展的艺术装置,地点位于太平桥公园绿地。这次的新天地艺术节以“无边界乐园”为策展主题,旨在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探讨现代生活中自由与乐趣,祛除隔阂,融合不同,汲取新知,引发冥思。
倘若你和我一样,对田园牧歌有着一丝想象,你一定会迷恋在夏日虫鸣中,温暖的风吹在脸庞,斑驳的的树影撒下,午餐盒中有着冰镇的水果。此时,自然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闭上眼,周围的温度让眼前出现迷幻的色彩,然后迅速消散,隐匿在了自我的呼吸之中。
时空来到元丰五年的黄州,苏轼有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因为同样的清风拂面,词句可以穿越千年,其幽幽内涵我深信不疑,倘若有什么东西没有边界,那一定是自然,自然构建了时间与空间,清风与明月,欢愉与梦想。
装置源于对自然的一系列想象,它是一个迷宫,是一个居所,是一个幻境。它没有方向,可以生长,也会凋零。她是临时的,也是永恒的,是脆弱的,也是强壮的,是人群的庇护所,也是动物的乐游园。
日间的人群喧闹与夜晚的光怪陆离是小森林的一体两面,倘若自然有一个可以阅读的内心,她花枝招展的表面是否有着另外一副模样?那由阳光沐浴下的无边乐园还会有哪些隐秘的角落?
白日和夜晚,是两场不同的光的冒险。白天,阳光穿透装置撒在草坪上,地面反射着天空和环境,走在其中,周遭的光景变幻营造了小森林基本的体验。发光的柱子与半透明的表面则提供了夜晚了别样的景观。鲜明的面板机理被灯光照亮,承托着柱子的阴影,魅影婆娑,变幻莫测。
小森林由33根不同长度的钢木复合柱子支撑组成,上方支撑起3面大小一样,角度不同的半透明面板。每一个面板下方由3*4的规整柱网支撑,形成一个结构单元。每个单元彼此之间旋转了120度,并且彼此之间共享一个柱子,从而形成稳定的单元组团。这种理性的组合方式最终形成了一个有机复杂的平面结构以及空间体验,恰如自然界的丰富形态最后都是由简洁的基本粒子构成,这种原理简单而结果丰富的建构逻辑是小森林的体表背后的哲学思想:有限与无垠之间并非不可逾越,他们是微观与宏观的表里差异,是理性与直觉之间的因果逻辑。
每根柱子由一对角钢和两对特殊截面的榆木组成,这些不同的元素组合成了直径6cm的柱子。柱子通过套管与地梁上的预埋短柱头对接,从而方便快速定位和安装。高度集成的柱子上方,半透明的面板结构是由钢材和亚克力形成骨架,表面覆盖上杜邦纸而形成的三个轻薄界面。它承载树影也透过光线。半透明的面板与柱子之间通过折弯钢板和螺栓固定,这样刻意地保持一定的构造距离,让他们之间有种若即若离的视觉感受,从而从体感上区分支撑物与遮蔽物—-小森林它是脆弱的,有一些东西可以轻轻晃动甚至摇摇欲坠,不要一成不变和坚如磐石,这符合我们对于一场关于自然冒险的期待。
这件搭建装置延续了繁星建筑对于钢木材料的应用实验,如果说大伾山驿站和金鸡湖驿站是对钢木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能的表现,那么这次艺术节的装置则更多的探索了它们在极限尺寸下的语义表达。